各位朋友帮忙写一篇论项羽的700字作文 要求是根据高二《史记》选读中的项羽本纪

各位朋友帮忙写一篇论项羽的700字作文 要求是根据高二《史记》选读中的项羽本纪 或写一篇以项羽为对象的人物评价 已有提问也有回答请帮忙另写一篇 谢谢急用

论项羽
西楚霸王项羽的力能扛鼎、破釜沉舟和自刎乌江成为后人永恒的话题。对于项羽的评论褒贬不一,任何极端的评价项羽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更加辨证公正的评价和认识项羽。
首先,项羽“英勇无比”。“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史记》中的记载是:“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在会稽时,拔剑斩杀太守,击杀数十百人。项羽斩杀宋义,率两万人渡河,破釜沉舟,九战九捷,打败秦军的章邯,楚军将士更是在项羽的带领下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这一战一举奠定了西楚霸王的英雄气魄,更使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在与刘邦作战的过程中,刘邦手下的楼烦射杀项羽数将,当楼烦想要射项羽时,项王嗔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用项羽自己的话讲:“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在垓下之战的最后时刻尚且杀汉军数十百人。因此项羽的英勇可见一斑。但是项羽的勇是“匹夫之勇”,作为一个统帅逞一己之勇万万不可,在与刘邦较量的过程中,曾要求与刘邦“单挑”,这无疑是项羽“匹夫之勇”的集中体现。在垓下不求决战而求快战,在快战中项羽展现了太多的英雄气概、展现了项羽的儿女情长,但却永远丧失了反败为胜的可能。
其次,项羽“仁慈爱人”。当士兵生病的时候,项羽会亲自看望,亲自送食物来;当垓下之围时,项羽怜惜虞姬唱出“虞姬虞姬奈若何”的绝唱;当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前,不忍乌骓马面临刀光之灾将它送给乌江亭长。相比之下刘邦则显得“心狠手辣”、“猜忌重重”,尽管韩信为他立下汗马功劳,依然被刘邦猜忌、不受信任,最终死于萧何之手,留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遗憾;在鸿门宴上樊哙在一定意义上救了刘邦,而刘邦在晚年却猜忌樊哙,命令张良杀死樊哙,虽然最后没有实现,但确着实为樊哙捏了一把冷汗;在与项羽作战失败时三次将子女抛下车去;在晚年冤杀彭越;刘邦甚至猜疑第一功臣萧何……种种行为的对比,好像是项羽仁慈,刘邦心狠手辣;项羽情深意重,刘邦冷酷无情。但是正如韩信所说,项羽的仁慈是“妇人之仁”:项羽在士兵生病时可以亲自为他送饭,但是当将士们获得战功时,刻好的印章在项羽手里被磨掉了角却舍不得给他的将领,所以项羽赏罚不明;“说者”为项羽提出定都咸阳这样好的建议,不被采用,只因出去说了一个“沐猴而冠”而被“烹”,所以项羽气量狭窄;项羽每攻下一个地方,都会屠城,而且坑杀了20万降卒,连夜活埋,所以项羽凶狠残暴;更是在鸿门宴放走了他的最大竞争对手刘邦。刘邦确实也杀了很多人,其中的很多人也确实不该杀,但是刘邦不滥杀:攻下咸阳,对百姓秋毫无犯,约法三章;当栾布当着刘邦的面替彭越收拾尸骨、替他鸣不平时,刘邦放了他;刘邦也同样放了蒯通。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项羽的仁慈不过是“妇人之仁”吧了。
项羽的失败还在于项羽“政治眼光”短浅,在鸿门宴项羽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将自己的眼线说出,证明了项羽在政治上的幼稚;当刘邦那里人才济济,谋士遍布时,项羽身边只有一个范增,而且不被重用,正如刘邦所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所以项羽在用人上输了刘邦一招;当“说者”提出定都咸阳时,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衣锦还乡的结果必然造成项羽的悲剧人生;项羽四处屠城,不得人心,而刘邦约法三章,还军霸上,之后天下归心,项羽失败;项羽在最后时刻拒绝返回江东,英雄气概可见一斑,却丧失了重新逐鹿中原的可能;项羽政治眼光的短浅还像刘邦手下高起、王陵所说的那样“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刘邦在政治上则表现不凡,未得天下而先分天下,争取到了韩信和彭越,大大加强自己的力量,最后赢得了胜利。
项羽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悲剧,所以项羽“悲情”,但是项羽的人格,他的气拔山兮力盖世,他的九战九捷,他的破釜沉舟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若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这样一个贵族所展现的英雄气概远比刘邦这样一个市井无赖的形象高出很多,这也正是历代项羽都被称赞的原因所在,以至司马迁为项羽做本纪。但是项羽的性格和政治上的问题,却只能让他成为一个悲情英雄,被历史所淘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06
  论项羽

  翻开历史的画卷,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透过那泛黄的纸页向我们缓缓走来。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项羽。
  项羽,出生在一个世代将门的贵族家庭,他年仅二十四岁,就拥有称霸天下的雄心壮志,没有理想没有抱负的人往往不能成功,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在公元前207年,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在巨鹿以少胜多,大败秦军。当时秦军共有30万人,而项羽只有数万人,当他们度过漳河,项羽就命令士兵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只剩了三日的粮食,使士兵们坚定了与秦军战斗到底的决心。最后,他们成功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项羽有时候也是会有很高的谋略。项羽的果断,细腻,勇猛,感悟了我。
  但在关键的时候,项羽谋略方面还是不如刘邦的。在鸿门宴上,项羽谋士范增一再给项羽使眼色,要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但项羽心太软了,一直不做声,没杀刘邦,正是因为错误的决断,使项羽后面被刘邦打败了。这让我明白了时机是多么重要。
  南宋的女词人李清照写过“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短短的几句诗,赞扬了项羽是个男子汉、大丈夫!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鼠目寸光,残暴不仁,妄自菲薄。
  虽然项羽神勇无比,但却在处理私情方面十分不谨,对于项伯私访张良,泄漏军机,项羽却没有诛杀,导致后来被刘邦打败。为了所谓的信任而重用无能的亲信,特别是在事业成败、个人生死的重大问题上。这是如此愚蠢的行为啊!
  项羽在每次战争之后,必定屠城。活生生地把人埋了,人家都已经投降了,还要这样涂炭生灵,这种滥杀无辜的行为难道值得肯定吗?
  项羽的滥用私情,残暴,冲动,无一不警戒我,应该冷静、客观地面对每一件事,从多角度地去看每个问题,才能理性地作出选择。
  项羽——看着你站在乌江边,英雄末路,横槊悲叹。人们忘记了你四面楚歌的窘迫,铭记下了你的豪情、你的大度与你的痴情。“虞兮虞兮奈若何!”见你的不甘,更见你的悲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