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例题和讲解!最好带图

初中电学的物理定义,公式!例题,还有讲解!最好有电路图!
谢谢谢谢(我要恶补一下)

(一)电流与电路
1、电荷
(1)正电荷与负电荷: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失去一部分电子而带正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得到一部分电子而带负电荷。
(2)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毛发、灰尘或纸屑等轻小物体的性质。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片张角越大,物体带的电荷越多。
2、电路的组成
(1)电源: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3、电路的状态:通路、断路(开路)、短路
(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
(2)断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4、电流的方向
(1)规定:物理学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负电荷定向移动,或者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对于一个具体的电路来说,电流方向就是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2)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5、导体和绝缘体
(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就叫绝缘体。
导体易导电的原因是其内部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而绝缘体内部缺少这种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2)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①导体:所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自来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②绝缘体:橡胶、塑料、瓷、玻璃、油、蜡、松香、柏油等。
③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可以成为导体,例如玻璃在温度升高时,其导电能力也逐渐增强。
6、电路元件和电路图
(1)要熟记一些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2)电路图
①使用电路图的目的是为了更简洁、更方便地研究电路。②画电路图的要求: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7、两种连接方式: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两种电路的识别方法:
(1)定义法:如电路中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串联电路,若各元件(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接入电路(“首”即为电流的流入端,“尾”即为电流的流出端),此电路为并联电路。
(2)电流流向法: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电流始终只有一条路径,这些用电器就是串联的,若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而每条支路最后汇合在一起回到电流的负极,各支路上的用电器是并联的,这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
(3)拆除法:由于串联电路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分别在自己的支路上工作,它们之间互不影响,所以可分别拆除某个用电器,看其他的能否工作,如果能工作则是并联,反之则是串联。这是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二)电流和电压
1、电流(I)
(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单位:国际单位:A;常用单位:mA、μA。
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3)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
①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②两确认:a. 确认所选量程;b. 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③两要:一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④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电压(U)
(1)作用: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
②电路是连通的。
(3)单位: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mV、μV。
换算关系: ; ;
(4)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①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中;②必须让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三)电阻及滑动变阻器
1、电阻(R)
(1)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是表示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2)单位:国际单位:Ω;常用单位:kΩ、MΩ
换算:1MΩ=1000kΩ;1kΩ=1000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0
http://www.zhongkao.cn/转为中考设计的很多都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