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上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如题所述

别来,连上海人自己也都快活不下去了,商品房没人买得起,全在买经适房,70平米经适房总价也要200万了要,市区50平米二手房普遍总价超400万,商品房更加要命,连外环都要500万才能买得起80平米的房子。。。上海这边家庭总资产800万以下的都是贫困户,你想800万相当于什么,相当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孩子5个人加起来才两套房子,5人总居住面积可能还不到150平米,没有房子可以出租,没房子出租就意味着没有额外收入,缺了租金这块收入来源的总资产在800以下的上海家庭是很难帮自己家里最小的孩子买商品房性质的婚房的,没婚房如果孩子是男的,就有可能被永久单身,整个家有800万资产一点用都没有的。。。。。。所以在上海你要能生儿育女赡养老人,达到小康家庭,你最起码5口之家家庭总资产得达到1500万(包括三套不算大的房屋和200多万闲钱)。另外哦⊙∀⊙!,还有一点,现在在上海工作的70年之后00年之前出生的人的平均年薪已经达到20万,你如果发现自己年薪低于这个平均数,如果你是上海人你在上海至少有个窝,你就继续混,死不了,如果你是外地人,没到这个数,你真的会死的,怎么死的,被鄙视链最底层的自己给气死的,不是危言耸听!但是,上海本地人穷人占一半,富人也很多很多哦!你知道吗?很多月薪2500的上海本地人的大楼保洁阿姨都是动迁户,他们月薪少,但是她们工作是为了陶冶情操,好多分到几套动迁房的上海爷叔家里蹲的很多,好多分到动迁房的80后90后青年都是天天在小区里打篮球锻炼身体,没一个上班的。。。。。。在上海上班当底层职员的上海人大多都是穷人,你只能跟上班的人打交道或者和跟你一样的新上海人打交道,你肯定融不进上海的富人圈子,你无法融入富人圈子,你就没有上升的推力和渠道,重要的关系就没了。没关系可走,你就得纯靠自己,当然上海是个比全国都要自强自立的城市,大多数人不靠走关系上升,靠自己能力及别人欣赏自己时义务的给自己的帮助,人帮人还是有的,如果你融不进上流社会,你就会没像样和靠谱的人来帮你,帮来帮去,全是和你一样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4

在上海工作的真实感受就是特别的累,而且充满了无力感,好像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只有工作。而且工资特别的低,根本没有精力和资金可以去社交。

1.刚刚毕业到上海工作,工资不到五千块,为了节约房租,在距离公司很远的郊区租了一个单间,一个月房租就要一千六,但是到公司往返需要两个小时,每天早上五点就要起床,晚上还经常要加班,经常没有直达车回家,但是又舍不得打车,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转两三趟车才能回到家。

每次这一段路都让人疲惫和无力到想哭,上海虽然很大,但是属于我的好像只有这一个小小的单间,而且这个小单间似乎也容不下我,特别是在每个月要交房租的时候。

2.一个人在上海没有朋友也没有钱,在公司里面因为是新员工,杂七杂八的事情都是我负责,周末好不容易休息,只想待在家里,出门逛街都没有人陪,只能在家吃外卖。每一餐每一个交通费都要严格的记录,每个月都要精打细算,偶尔还需要靠家里支援。

3.经常会觉得自己撑不下去了,但是每一天睡觉起来,就会觉得自己一定要努力留在上海,一个人在大城市真的非常的困难,但是似乎也充满了希望,即使再苦再累,都想要留在上海,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第2个回答  2020-12-24

好无聊的问题啊,无非就是竞争压力比其它2.3线城市大的多,因为来上海的都不回太差。在我去上海之前,在这个问题下面看到了很多回答,说实话,内心充满了忐忑与不安。现在在上海工作,签了劳动合同,房子也找到了,是该我贡献答案的时候了。(纯手机打字,有错别字,请海涵。)

说实话啊,在去上海之前,我的人生处于低谷,想考山大的易学研究生失败了,作为二本师范院校法本毕业,司法考试也没过,谈了一年半的女朋友,劈腿走了,在家里面,父母不愿意再投资,考研二战,觉得我不够努力,考研成功率不高,所以果断撤资,赶我出去工作。

我就考虑以我的条件去什么城市合适,我之前去过一趟北京,感觉完全是权贵的世界,而且实习律师要么北京户口,要么研究生学历。而上海金融发达法治环境好工资高,就成为了我优先的选择。

说实话,来上海几天看了知乎这个问题的答案,发现很多人住的条件很差,工资待遇并不高,而且一开始去都挺苦的,再想想自己的条件普通二本法律专业毕业,辅修心理学,虽然在律所检察院,法院都实习过,但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法律实务长期工作经验,学历也完全没有优势,而且还没有过司法考试,我都不知道自己去上海能否存活,自己在上海,无依无靠,没有任何亲朋好友,就是有一些以前的认识的亲朋好友,也大多离开了上海,或者关系很远。但是没有办法,生活总是要继续,我也受不了家里面不停的唠叨和嫌弃,也想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所以毅然决然的,找工作订了机票去上海。

开始我的打算是在网上先找好工作,然后再去上海集中面试。网上找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比较迷茫,因为目前我对自己未来方向还不是很清楚,后来经过反复的分析,终于确定了先找一个空余时间比较多的金融法务,过完司考,然后去律所,实在不行就去做待遇好的金融地产行业的销售培训。接下来就是投简历,选择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因为自己条件较差,担心工作机会不够多,所以就采用的是海投的策略,大概投了有,几千到1万份吧,接了大概有几十个电话,律所的大概有5-6个,法务5-6个,剩下的金融地产销售,律所待遇低,果然如同传说中的不友好,压榨新人,大多3k,加10几的提成,让我给他,跑销售拉案源,法务大多5-6k,中间有法务HR打击过我说没过司考,就别想超过5k,而地产这一块,现在上海调控,人员流失严重,大多没有底薪,有底薪6k的,是要销售高端豪宅,压力山大。金融销售主要是基金销售,股票软件销售,还有现货白银,Q版上市我学金融的朋友告诉我,股票软件和现货白银都是骗人的,Q版上市没卵用,不过他们工资真的有很高的,最多8k底薪。当然还有一些操盘手股票经纪人,但我自己知道,完全没有任何金融背景是去不了的。

接下来就是订机票了,为了省钱,我订了中转机票,只需要600多,结果祥鹏航空行李托运,是不免费的,结果被收了120,早知道就放在书包里面了,然后去了中转机场,这里也有坑,别在机场吃东西,东西巨贵,而且难吃,还不好吃,如果一定要吃去KFC。

第3个回答  2020-12-24
在上海,张江是个好地方,1、前卫的高科园哪,年轻人很多~2、因为很干净啊。3、有地铁的地方交通很方便 4、生活舒适也不会很拥挤。缺点:1、只是生活设施不够健全。但是比起其他小城市来说,还是觉得张江很不错了。2、租金贵~~房源难道少吗?好的房源很贵,差的房源旧而且交通不方便。3、除了IT行业的多,张江也有很多民工~~(很有镇的感觉)
-------------------------------------------
来了张江已经一个月多了~
本人在五角场那边的大学呆了六年差四个月,最终选择到了张江上班。(≧∇≦)上班时间打那么多字真的好吗!!
【1、张江基本的生活条件怎样?】 相比于五角场地区浓厚的生活气息,张江真的是郊区,生活不算太方便。因为有在市区生活的体验,强烈地希望能住在靠近地铁的地方,最终选择了广兰路站旁的一个新建小区,有了自己白色的小房间,有了两个已经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室友。
1.1关于租金:在广兰路站边的新房子,三人合租房,我的卧室朝南14平,大飘窗,就要每月3000房租。(宝宝来之前还以为张江地广人稀,房租一定很便宜,应该2000以下就可以了吧,事实证明我太单纯啦。)
1.2关于商区 房子旁边看起来有个极小的商区,万和昊美大酒店一座,还有一些写字楼,配套餐饮服务。只要步行过马路就可以吃到麦当劳、全家还有类似咖啡蛋糕之类的食物,当然也有一些白领每日必吃套餐饭。 地铁坐一站就到了金科路站的长泰广场。同志们,我第一次去长泰广场,就对郊区的生活充满了幸福感。商场不拥挤,但好吃好喝满足基本需求。还有正在招商的酒吧街?!运动装女装男装都各有一些常见品牌,品牌不多,但我真的很满足了!! 但是!!很多人对上海的印象始终是繁华的商圈、摩登的装扮、现代化的装修、绚丽的灯光,张江毕竟是郊区,可能不能够满足他们的期待。周边有基本的生活服务,但是生活气息还是不够浓厚。刚来的时候去了张江镇步行街,真的会深刻地体会到这是一个镇,仅仅因为周边发展起来的大批公司才使得它不仅是个小镇。
1.3关于上下班 到公司骑车15分钟的距离。早上起床从窗口往下看,就能看到上班族一群群过马路,让人坚信吾道不孤!晚上下班骑自行车回来,还是看到大批人在红绿灯处停留。偶尔心情会带点刚从校园出来的毕业生的复杂,有点孤寂的感觉。
1.4关于运动 我这边附近有健身房,有运动场,有游泳池。晚上比较空旷,也可以沿路跑步。放心,绝对不会像在拥挤的市区一样只闻到尾气的,这边即使在马路边跑,好像空气也还好呢。什么?女生怕不安全?我也不知道呢,即使不安全,我也乐意晚上出去晃悠。
张江给人的总体感受是:相对上海的高密度市区来说,显得【地广人稀】,所以气温好像都更低;道路设施看上去都很新,也能看得到更广阔的天空;因为地广人稀,没有看到附近有菜市场。(PS: 所以我在想二三线城市的郊区是什么样子?)
【2、荒凉会不会无聊?】 会无聊!看着沿街的风景就是路啊,河流也不是很美,能不无聊吗?傍晚的时候,路灯亮起,天空很蓝,会心里暖暖的。 生活是不是无聊还是看个人情况。以前在更繁华的地方实习过,也曾天天挤爆地铁,更光鲜的外表背后其实还是一样的体验:上班族在劳碌一天之后神情漠然,到处都是人,也好像到处都没有人。互联网公司的宅男好像并不怎么渴望双休日,因为双休日意味着独立的安排,但长期忙碌地工作已经让他们不知道生活应该是什么样。所以那些单身汉+死宅的双休日,可能就是在家玩游戏,最多约几个朋友去吃个饭唱个歌。无聊不无聊还不是主要看人? 上班一个月,发现每天早出晚归地上班,起码骑车路线我会选择一条更有生活气息的道路。经常刷刷大众点评,看看周边还有些什么能丰富生活的设施,规划下自己的生活是不是可以不依靠外界的娱乐更有意义。至于那些最新鲜的东西,就交给双休日吧,双休日需要精心规划,需要社交。但工作日的朝九晚六,晚上就只剩下跑个步、看个电影、聊个天的时间。 如果你有男/女朋友在身边,会有个陪伴;如果木有,寻找自己喜欢的事物吧,因为即便有恋人在身边,每天相处,也一样如茶水平淡~
【3、这里会很有归属感吗?】
在上海这么多年,只能说魔都有魔都的魅力。哪怕张江荒凉,只要进了地铁站,看一会儿手机,也就到了陆家嘴。你渴望的绚丽是分分钟都能得到的事情,但是归属感却太难了。室友跟我说如果不能在上海安家,就离开这里。我想她口中说的“安家”,一定是找到另一半,而不是指落户、买房。所以问在张江什么体验,觉得就是毕业进入工作状态后那种“孤独”的体验吧。上海很大,过去的室友四散在各个地方,可能过去一趟就是1-2小时,这在工作日也是不大会去实现的呢。
第4个回答  2020-12-24
如果是从来没有到过上海的人,一提起上海,大概第一反应就是外滩、陆家嘴。

作为地标性的建筑,这两个地方是旅游必打卡的景点,庞大的楼群,拥挤的人流,夜晚五光十色的灯光,昂贵的江景酒店,构成了这一片的繁华。

但是,如果你在外滩或者陆家嘴,离开繁华,往周边的街道走一段,就会发现,市中心依旧也有着破落的弄堂,挂在街道上方的衣服,这里几乎没有游人,就是老上海人的生活方式。



在上海,你可以奢侈到吃人均几千的美食,也会有几块钱一份的生煎、两块钱一个的包子;




可以住一晚上万的酒店,也会发现有人住在桥洞下;

千万豪车会在你眼前驶过,也会有破烂不堪的人在乞讨。



如果你想要过得潇洒自在,这座城市欢迎你;

如果你想看看破落不堪的苟活,这座城市也会展示给你。

再难,也要有点存款



我20出头的时候,感觉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总觉得自己肯定会闯出一番大事业,可以超越同龄人无限多。

也会觉得街边的奢侈品店,想逛就逛,想买就买;

时至今日,马上就要看到20代的尾巴,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平凡人,不过是这千千万万打工者中的一员。

如果你来上海工作,我建议你,一定要认清楚自己在这座城市中的定位。

这座城市,5千可以过得很舒服,1w也可以过得很紧缩,2万也会过得很压抑。

我见过工资低的人,过得比工资高出数倍的潇洒自在多了,为啥呢?

因为没有存钱的意识,工资到手,买买买、吃吃吃、喝喝喝,然后工资就不剩了。

我还和宁先生讨论说,这座城市的闹市区,一条街可能会有10家网红店,8家是做甜品和饮品的。

为啥?因为定位的人群,就是消费不起奢侈品,但是一杯30+ 的饮品,50+的甜品也是可以吃吃,不会伤筋动骨的。

如果不想存钱,不想着有积蓄,那么这种生活肯定是乐得逍遥。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认为钱这种东西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不如花了就算了。

但我还是希望大家可以手头有些积蓄,不要全部都用来消费了,这座城市有着太多的诱惑,随便买买,可能就把你的工资卡榨干净了。

为啥一定要有积蓄?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房东就会把你赶出门(即便房东不赶,也会有其他的形式让你走,参考北京),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公司会晚发俩月工资,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人告诉你自己要结婚,份子钱要随时准备着。

这些意外太多太多了,所以说,即便是刚开始再苦再难,也要有至少一个月到两个月的存款。

意外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但是来就会狂风暴雨。

认清自己的定位



上海有非常多的隐形富豪,可能你身边的同事就会有数套房子,可能住在郊区是因为住别也。

也有可能你身边总是收快递的妹子,工作就是为了不无聊。

不要觉得她们可以买买买,可以随心所欲,就觉得自己也应该和她们一样。

家境不怎么好,你就努力工作,老实干活,抓紧时间提高自己的能力。

不要觉得别人在旁边插科打诨,就觉得自己也可以随随便便工作。

一定要记住,你和别人不一样!

周末不要宅在家



上海有非常多免费的展览,上海博物馆、世博馆、图书馆、最近的书展等等,不要总是宅在家里,吹吹空调,吃吃外卖,看看电视剧,周末就过去了。

请你,一定要好好利用这座城市提供的资源,让自己快点成长起来,只有这样,你才能接触到更加优秀的人,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

上面说的呢,都是些泛泛之谈,非常主观。

但是如果你是农村生活过的孩子,一定要记住,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对视野和三观的冲击是非常强的,一定要记住来这座城市的初心,不要被这些大城市光怪陆离的奢侈诱惑的失掉了自我。

划重点:

上海有很多的繁华世界,但是绝大部分和你无关
踏踏实实工作,不管怎样,学到手的才是最根本的
不要越级消费,不要越级消费
一定要有存款,谨防意外发生
一定要学习,比你优秀但比你拼命的人,上海多了去

35
不喜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