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条”源于何时?“面条”的前世今生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中国“面条”起源于汉代,不过当时它的名字为“饼”或者“汤饼”,后来直到宋朝才改名为面条。面条这种吃食其实并非源自于中国,而它的制作材料小麦同样来自于其它国家,后来小麦以及制面工艺经由丝绸之路从中东地区辗转来到中国。不过当时面条的吃法与现在存在很大差异。

当时的阿拉伯商人在行商途中习惯将面团当做吃食随身携带,他们通常是将面团分成诸多小块放于火上烤。待这种吃食传入中原之后,中原人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加以改良,于是便诞生了水煮的面团。基于这种吃法,最初人们都用“饼”来称呼面条,在汤中煮过的则称为“汤饼”。后来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人们针对面条的吃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又进一步出现了“素饼”、“水引饼”等叫法。

其中“水引饼”这种面条与现在的面条是非常接近的。所谓“水引饼”就是先将面团拉成筷子粗细的条状,然后再将其压扁放入锅中煮。等到了宋朝,中原地区的面条已经称得上是五花八门,像现在所熟知的刀切面、手擀面都已经相继出现。中国面条兴起之后又开始向韩国、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传播,于是面条这种吃食也就逐渐得到大规模普及。

中国面条发展到现在,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食物。不同地区,面条的做法与吃法也是各有不同。就以南北方的面条为例,其中南方的面条多由面粉制作而成,而北方的面条则主要是由小麦粉制作而成。除此之外,在中国面条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还诞生了许多有趣的面条文化,比如说过生日时要吃长寿面,吃的时候面条还不能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9
面条起源于汉代。春秋末期,公输般创制了石磨,麦子、谷物等粉食的推广才成为可能。前期有人把面粉、米粉炒着吃,后来有人把面团搓成长条放进汤里煮,这就是早期的面条。
第2个回答  2020-05-29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中国早在4000年前就已经有了面条的雏形,东汉时人们做的片汤儿是面条的始祖,北魏时已经有了细细的面条。
第3个回答  2020-05-29
最早的方便面、最早的挂面、最早的两面......中华文明,你会发现,面条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东汉:面条雏形“索饼”,元代出现了可以久存的挂面,清代出现了最早的泡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