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分是如何计算的?

如题所述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   【大学的学分制度】   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课程与学分,还可以提前毕业。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   部分大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最低要求学分数,每学期必须如此,如果达不到,会得到成绩警告。每学期最低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   每学期最低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2)   同时,每学期修读学分一般不得超过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高学分,经批准如有超选,超选部分按有关规定加收超选费。每学期最高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   每学期最高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1)   1、什么是学分    学分(credit)是成功地完成某项科目(course)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所需要的学习量。    对学分所代表的学习量各国都有不同的规定。如美国一些州学分的获得一般按“卡内基单位”计算,每单位代表1学年至少120小时的课堂教学。加拿大顺利修完最低110学时的课程学习就可以获得1学分,最低55学时获得1/2学分。日本文部省新高中课程标准规定,1课时或一节课为50分钟,受35课时的教学为1学分。    2、什么是学分制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的课程管理制度。它以量化的分值方式,通过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的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    3、什么是学年制    学年制是学年学时制的简称,即学生必须读满规定的学年,修满各学年规定的科目和时数,且能考试合格达到既定标准,才可以毕业获颁证书的一种制度。我国普通高中目前实施的就是学年制。相对学分制,学年学时制是一种刚性课程管理制度。    4、什么是学年学分制?    学年学分制是学年制与学分制的结合或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的一种形式。学年学分制基本上保留普通高中三年的学习年限,但在课程设置上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以学分来计量学生在规定学年中完成的学习量。    5、什么是弹性学制?    许多国家在采用学分计量学生的学习量时,通常结合弹性学制。即学分统计打破学年界限,以整个学段(如本科、专科、高中阶段)为单位,统筹计算学生修习的学分。在规定的年限内,允许学生提前或推后毕业。致使高中没有年级之分,只有第几年之别。    弹性学制提供学生更大程度的学习自由,照顾到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然而,考虑到目前我国许多普通中学学校规模大,班额大,加上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从大的范围来讲,大多数学校只可能尝试学年学分制。当然,在全国范围内,已有小部分学校开展了弹性学制的实验,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试验,不断总结经验。    6、课程的学分数如何计算?    每一个学分等于一个学期内每周一课时(40-45)分钟的课堂学习,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若单从课时来说,1学分=18课时。    7、谁来认定学分?    学校是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主要权力机构。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思想,可以将课程分成学术性与非学术性两大类,由不同的主体认定不同的课程,如下表:    表1 学分认定的主体及依据    学术性课程 非学术性课程    领域/科目 语言与文学、数学、外语、人文与社会、科学 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学分认定主体及依据 由学校或教师根据校外统一考试成绩或校内考试成绩或国家课程标准来认定 由学校或教师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或指南来认定 由校内、外机构或负责人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来认定 由教师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来认定    备注 技术领域暂列非学术性课程。    8、每学期的修课学分数有无限制?    对于学年学分制来说,学生每学期所修习的学分数的上限和下限是有规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选课顺序,根据学校课程计划和选课指导教师的建议,在每学期规定修读的学分范围内,允许多修、少修、免修某些课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0
每个学校都不一样的吧,一般都是及格就拿全学分,不及格就没学分....每个科目都是固定学分的,及格就有,没及格就没
第2个回答  2022-02-22

大学学分有很多类目,最简单的就是必修和选修,必修就是期末考试,图书馆打卡,还包括一些学校会要求学生晨跑什么的,这些都是必修的,选修的话就是加入了什么社团里获得的学分,还有一些选修课。最重要的一点是学分不能总加,意思就是每一个类目都有学分上限,比如选修学分可能总分要达到10分,但是这十分不能全部来自于社团活动,这十分要来自于不同的地方,社团活动的学分上限两分,一个活动可能有零点一或零点二,所以我并不太建议你们加入太多的社团,首先是因为学分有上限,其次是因为加入太多社团会有点忙,可能会占用你学习的时间,还有一个便是,有些社团你不用加入进去,你只要去参加她们举办的活动盖个章就可以拿到学分,而且在学校里经常会有一些活动,负责人会把活动发在空间里,甚至还有一些是转发就可以得学分,所以希望各位学弟学妹在加入社团时慎重考虑。我再来跟你们说一下你们关心的成绩问题吧也关乎学分,期末成绩是由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的成绩,这个我想你们应该都有所了解,重要的一点是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及格就行,因为大学不仅要看学分,还要看绩点,对于学分的话就是每个科目的学分不一样,只要及格就能拿到全部的学分,但是绩点不一样,每一个分数都有相应的绩点,就是分数越高绩点就越高,相差一分绩点也不一样,当然如果你只想大学不挂科顺利毕业的话,你可以只追求及格,但是如果你想拿奖学金,或者想考研的话就需要追求高分数,奖学金通常会给成绩好就是说绩点高的同学,考研的话对绩点有要求

第3个回答  2013-09-10
一般是每一科2学分 不及格就没学分
第4个回答  2013-09-10
学分   学分 xué fēn
  【学分的定义】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
  【大学的学分制度】
  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课程与学分,还可以提前毕业。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
  部分大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最低要求学分数,每学期必须如此,如果达不到,会得到成绩警告。每学期最低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
  每学期最低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2)
  同时,每学期修读学分一般不得超过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高学分,经批准如有超选,超选部分按有关规定加收超选费。每学期最高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
  每学期最高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1)
  1、什么是学分
  学分(credit)是成功地完成某项科目(course)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所需要的学习量。
  对学分所代表的学习量各国都有不同的规定。如美国一些州学分的获得一般按“卡内基单位”计算,每单位代表1学年至少120小时的课堂教学。加拿大顺利修完最低110学时的课程学习就可以获得1学分,最低55学时获得1/2学分。日本文部省新高中课程标准规定,1课时或一节课为50分钟,受35课时的教学为1学分。
  2、什么是学分制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的课程管理制度。它以量化的分值方式,通过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的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
  3、什么是学年制
  学年制是学年学时制的简称,即学生必须读满规定的学年,修满各学年规定的科目和时数,且能考试合格达到既定标准,才可以毕业获颁证书的一种制度。我国普通高中目前实施的就是学年制。相对学分制,学年学时制是一种刚性课程管理制度。
  4、什么是学年学分制?
  学年学分制是学年制与学分制的结合或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的一种形式。学年学分制基本上保留普通高中三年的学习年限,但在课程设置上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以学分来计量学生在规定学年中完成的学习量。
  5、什么是弹性学制?
  许多国家在采用学分计量学生的学习量时,通常结合弹性学制。即学分统计打破学年界限,以整个学段(如本科、专科、高中阶段)为单位,统筹计算学生修习的学分。在规定的年限内,允许学生提前或推后毕业。致使高中没有年级之分,只有第几年之别。
  弹性学制提供学生更大程度的学习自由,照顾到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然而,考虑到目前我国许多普通中学学校规模大,班额大,加上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从大的范围来讲,大多数学校只可能尝试学年学分制。当然,在全国范围内,已有小部分学校开展了弹性学制的实验,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试验,不断总结经验。
  6、课程的学分数如何计算?
  每一个学分等于一个学期内每周一课时(40-45)分钟的课堂学习,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若单从课时来说,1学分=18课时。
  7、谁来认定学分?
  学校是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主要权力机构。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思想,可以将课程分成学术性与非学术性两大类,由不同的主体认定不同的课程,如下表:
  表1 学分认定的主体及依据
  学术性课程 非学术性课程
  领域/科目 语言与文学、数学、外语、人文与社会、科学 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学分认定主体及依据 由学校或教师根据校外统一考试成绩或校内考试成绩或国家课程标准来认定 由学校或教师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或指南来认定 由校内、外机构或负责人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来认定 由教师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来认定
  备注 技术领域暂列非学术性课程。
  8、每学期的修课学分数有无限制?
  对于学年学分制来说,学生每学期所修习的学分数的上限和下限是有规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选课顺序,根据学校课程计划和选课指导教师的建议,在每学期规定修读的学分范围内,允许多修、少修、免修某些课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