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看二代”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如题所述

近段时间来,见诸媒体关于所谓“富二代”的报道显然多于往年。“富二代”被推到风口浪尖是个偶然吗?非也。在我个人看来,在公众舆论的词典里,现在的所谓“富二代”,尽管本身是个中性词,但其贬义的色彩不言自明。飙车、耍阔、霸道、无知,在某种意义上,似乎成了不少“富二代”的代名词,构成了他们的集体人格素描。基于社会关于富二代败家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在江苏省带有开先河意味的政府出资培训“富二代”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在舆论的核心落地爆炸之后,关于政府究竟该不该拿纳税人的钱培养“富二代”的争论尚未尘埃落定之时,近日广东某地有又不少与“富二代”相对应的“富一代”公开呼吁,要求政府出资培训他们的家族接班人。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吗?不是,至少在社会学的范畴里,“富二代”这个模糊的群体,并没有一般代际上的明显分野,而要比较客观地总结和概括他们的集体特征,显然也显得比较困难。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吗?是的,不但是,而且它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社会话题,至少就舆论和公众的关注度之高,就某些偶发的典型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力,都让我们无法不潜下心来去研究,认真思考这一问题。
富二代的存在问题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群体。但是你能总结出他们之间的代际特征吗?从年龄跨度上,从刚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年至耄耋的老者皆有。从事业特点上看,有历代经商或者出身名门望族、书香门第的传统富豪家族,也有近几十年来接着改革开发东风一夜暴发、大字不识几个的暴发户,也有钻政策空子甚至依靠不法手段侵吞国有资产和囤积居奇的不法商人。从成长现状看来,有的尚在蹒跚学步,有的正在校园埋头苦读,有的出国深造,而有的已经接受家族产业,或者兴旺家族或者正在败家。毫无疑问,据此看来,“富二代”这一代称的概括并不准确,至少从代际和生存现状看来,我们无法对他们进行一个普遍的概括和总结。
当然,这并不是钻牛角尖。我们研究某个群体,必须先有普遍的共同特征把他们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很显然,对于这一群体我们能概括起来的唯一特点,就是他们的父母都是大大小小的富豪。这一点显然不足以说明问题,无法说明任何问题。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的一个问题是,在目前的政治体系和舆论导向之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其实无时无刻不充满了怀疑一切的味道。问题的预设条件是,贪腐的总是官员,干部能越级快速提拔的,往往都有“后台”和“背景”。而近年见诸媒体的公众事件,诸如华南虎事件、躲猫猫事件、黑砖窑事件、瓮安事件、开胸验肺事件等等,几乎都以当地政府在舆论面前的败走而告终。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30几岁的市长一上台,网民们就要煞费心机地先“人肉”一番,恨不能把其祖宗八代的底儿都抄出来。为什么偶发的富二代丑闻,能被迅速扩大成为传媒和舆论的焦点?因为媒体充分掌握了公众质疑一切的普遍猎奇心理,媒体的把持者们深知如何制造焦点如何聚光。富家子弟们败家和制造事端在中国从来都不缺乏先例,但又往往最容易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因此一旦所谓的“富二代”丑闻被闹出来,则不单是“富二代”们的事情,连他们的富豪爸爸们为富不仁或者不法暴富经历都更容易吸引眼球。从这一点上来说,所谓的“富二代”并不具备代际意义,而更多的是在媒体的操纵下,部分“富二代”被符号化后的一个虚拟的群体,是一个被放在显微镜下,人为地制造出来的与一般社会公众对立的群体。
虚拟的本领恐慌
《广州日报》11月13日一条消息,说是广东顺德九成以上的“富二代”不愿或不能完全接班,这令生意场上风光无比、如今接近退休的“富一代”们倍感头疼。很多“富一代”呼吁政府出资集训“富二代”,帮助他们培养接班人。
不知道这个调查是谁做的,也不见具体的调查分析数据,所以这个结果很难让人信服。事实上,根据记者本身的调查结果,我们就不难看出,这是一份漏洞百出的调查,几乎是记者根据一些“富一代”担忧的现状,一手幻想炮制出来的“调查结果”。且不论那些还在上小学、上大学尚未具备独立人格和判断物事的能力与基本的知识储备的孩子们,现在能否就一言九鼎地决定了自己日后的人生选择。且不论青春期叛逆父母就代表着长大以后就一定和父母作对,完全抛开自己的家族产业的论断是否站得住脚。事实上,根据该篇报道的调查手记我们不难发现,至少接受调查的一些个例,都是比较有想法的孩子,也更非不学无术游戏人生的调皮捣蛋的角儿。毫无疑问,这些孩子们都还在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正是在学习知识、培养素质的阶段,记者就何以能得出他们“无力接班”的结论?这一点实在有点让人怀疑,甚至有些荒谬。
而事实上,在这个“富二代的快乐成长与家业传承”论坛上,作为一个富豪俱乐部,富豪们担忧下一代的问题,其实并不在学识和素质上,他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有条件把孩子送到国外名校去接受教育,事实上更多的富豪都是这么做的。富豪们担忧的结果,主要在于孩子们的沟通能力。问题显而易见,出入豪车,在家有保姆,外出有保镖,这些孩子们往往在与其他孩子的平等交流中有所欠缺,因此而导致的最终在生意场上的八面玲珑的社交关系才是富豪们更为担心的。
如果我们再深入一些,就不难引伸出更多的遐想和猜测。正如时评作者邓清波发表在《北京青年报》的一篇评论指出的: “政府出资集训”的好处之一,是可以让“富二代”们更多地接触政府官员,拥有“官方背景”,乃至让企业也有更多“官方光环”。他认为,“富一代”们很重视与“政府部门人员”的关系,因此,尽管“富二代”们交际能力差,甚至不愿与老一辈交流,但还是必须懂得向“政府部门人员敬酒”。所以他直言,富豪们呼吁政府出资集训“富二代”其实不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尽管邓先生的观点有些大而化之,但也并非毫无道理。
据此看来,所谓“富二代”的“本领恐慌”其实要么就是某些媒体人的杞人忧天,要么就是一些富豪们虚晃一枪放出来的烟幕弹,最多只是寄希望于补上“政治资源”缺乏这一课而已,别无它意。
政府到底该为谁买单
政府可以有N多理由来为自己出资培训“富二代”做说辞。正如政府江苏省实施“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饱受批评备受争议之后,省委组织部作出的回应。在事件披露出来后,面对公众的强烈质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江苏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培训,不同于EMBA等学历教育,或是其他技能培训班,这是党建工作的一部分。江苏很特殊,大部分民营企业是国企改制形成的,企业家对党有深厚的感情,但他们的下一代,以及成长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他们学历高,头脑聪明,但对党的了解和情感,与他们父辈相比,需要进一步强化。我们与统战部、国资委和团省委等合作,希望通过这个培养计划,把民企的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到党的周围,培养经历还会作为新一代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重要条件。因为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不仅是宝贵的社会资源,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可以说,培养计划是加强非公党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选择”
是的,没错,从单纯政治的角度看来,江苏省此举其实也并无什么不妥。增强民营企业家以及他们的下一代对党的认知和认同度,就当下政治体制来说,无疑是做好稳定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步骤。但是我们还是有些许的疑问不得不提出来。我们必须明白的一个基本道理是,政府对于企业的发展,只是政策和制度上的规范约束以及相应的支持和引导,而绝不应插手企业内部的具体事务,无论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企业内部该怎样运作,尤其是民营企业内部,以家族传承为基本特点,关于企业的正常运作乃至内部代际传承问题,如果政府贸然插手,或者干预过多,就很难逃脱“伸手过长”之嫌。我们知道国有企业为什么改制,就因为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太多,从而束缚了企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国家上一代的领导人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决定要搞搞改革开放,把经营权、生产权彻底归还给企业家,也因此才有今天经济繁荣的局面。也因此,政府插手民营企业运营,尤其是干预代际之间的接班问题,看似是为了确保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殊不知却在不觉间束缚了企业发展的手脚,剥夺了企业的自主权,实在是有害无利。
而网上另一种声音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富二代”这个词伴生的有个“穷二代”。在我们看来,如果培训“富二代”被看作是政府部门对富豪们的帮扶的话,那么,对比之下,人们的心理失衡就很正常也不难理解。现实的问题是,当下的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改革开放之初的方针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在这先富之后,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要带动共同富裕。注意,是共同富裕而不是无限期地一部分人先富。“富二代”问题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证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预设目标已经基本实现。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该如何实现大众的共同富裕。而就现状看来,先富起来的人们尽享改革的成果之后,积累了庞大的家族产业以及经营常识,相比之下,浩浩荡荡的打工者队伍,也即所谓的“穷二代”们,却似乎并未得到政府的格外关注而被另眼看待。恰恰相反,时至今日,“穷二代”们,依然在为一日三餐发愁,依然在为昂贵的学费发愁,依然在为干了活拿不到工资而发愁,甚至为了证明自己的工伤而不惜“开胸验肺”。地方政府的政策失衡可见一斑。
政府的钱是纳税人的钱,理当花在纳税人的身上。当然,纳税人当中既包含“富二代”,更包括更多的“穷二代”。也因此,不是说政府不能花钱给“富二代”们,但无论如何总该一碗水端平。“穷二代”们的普遍现状是:因为经济问题的掣肘,他们缺乏良好的教育,也因此缺乏应对现代生活的基本能力素质,甚至在发生问题之后,连该找谁都不知道,不是跳楼就是爬上高塔,有的甚至走上与社会对立的犯罪道路。两相对比之下,这钱最该花在什么地方,最该让谁花?大家都心知肚明,至少在大部分公众看来,决不能厚此薄彼。
把未来还给孩子们自己
正如前文所述,所谓的“富二代”是一个被媒体杜撰出来的并不存在的群体,他们有老有小,除了比别的孩子经济条件优越之外。姜子牙小时候一事无成,连老婆都瞧他不起,谁料到他日后会成为一代名相?肯德基的创始人Sanders上校年轻时一事无成,直到66岁才开始自己的事业,在此前谁又能对他的未来做出预料和判断呢?正如我们无法对那些正处于学生阶段的孩子们做出判断,谁敢断定他们以后就一定是或者不是成功的企业家呢?所有的担忧都是多余的。很显然,企业家的后代就一定要是企业家,农民的后代就一定要是农民,这个固执的传统观念往往是谬误的。这与印度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贼的儿子一定是贼”没有什么区别,而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明显是错误的。民营企业接班问题不一定是富一代自己的孩子接班,“穷二代”如果有经营企业的本领,照样可以接班。
如果需要举例子的话,我们可以随便翻看国外知名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事实上,不少超级富豪,在他们身后把大部分资产捐给慈善事业之后,给自己的子女所剩无几。他们的希望就是孩子们不要做坐吃山空的败家子,他们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自食其力自己创造自己的事业。对他们来说,孩子的健康成长,远比家族事业的传承更为重要,而不是为了传承自己的事业强迫孩子们去做什么。
我是说如果,如果“富二代”这个群体真的存在,那么,我们也不必着急去替他们规划好以后的人生路,家长不必,政府更不必越俎代庖。对于焦急的“富一代”们,显然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与健康健全的人格比什么重要。而作为政府,创造公平的发展条件,让每个人都能公平地享受改革成果,健康自由地发展,也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这个社会的健康正常发展,不需要一少部分特殊的企业“运营机器”,也不允许有太多的人因为政策的特殊关照与倾斜,让更多的人失去政策和制度的庇佑,永远处在生活的最下层。只有社会尽最大可能地给每个人都提供了健康的成长环境和条件,提供了公平发展的机会与可能,那么,一切都必将不再是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