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坛上层铺有五色土,这五色土是怎样分布的?

如题所述

  社,是社神,是土地之神。稷,是稷神,是五谷的代表。社稷坛,就是祭祀社稷时所用之坛。

  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土。分别象征金、木、水、火、土,是万物之本,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

  黄,象征居中的黄帝,他统治天下,由手拿绳子掌管四方的土神辅佐。

  青,象征东方太嗥,他由手持圆规掌管春天的木神辅佐。

  红,象征南方炎帝,他由手持秤杆掌管夏天的火神辅佐。

  白,象征西方少昊,他由手持曲尺掌管秋天的金神辅佐。

  黑,象征北方颛顼,他由手持秤锤掌管冬天的水神辅佐。

  黄土居中,因为最高统治者黄帝居于核心地位。东西南北依次为青白红黑,也即皇帝的四方又各有一个统治者辅佐。这种布置方式,是以道教阴阳五行学说来表明:坛上五色土,象征全国的土地,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稷者,五土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祗,这是农业之神

  “社”“稷”,反映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周制,天子有三社,为国立社称太社。在库门内西侧(右);自为立社为王社;亡国之社为亳社。“左祖右社”,指的是太社。社和稷是两回事,因而也有分祭合祭之争。唐代分祭;本来社稷属于中祀,等级不高,唐代升为大祀,由皇帝亲祭。明代则为社稷合祭。

  中国现存唯一的社稷坛在明清北京宫殿的西侧,今中山公园。与之相对应的位置是太庙,符合“左祖右社”的制度。明永乐十九年(1421)建,制度仿自南京。清乾隆(1736~1795)时改建,但基本形制未变,其中享殿仍是明代原物。

  民国后改为公园,陆续添建了不少园林建筑。全部占地约5.6万平方米,社稷坛设在正中,外有围墙两重。外墙四面正中设庙门,内墙设4座石柱棂星门。坛北设享殿,是平时供奉社、稷神主的主殿,又北设拜殿,是皇帝在雨天拜祭的场所。坛西有神厨、神库、宰牲亭、奉祀署等附属建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