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人对鱼死窝这种现象肯定不会陌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呢?

如题所述

形成死窝无非是因为打窝太多,要么就是这个窝已经不好了,要么是小药太多,要么就是有其他东西掺杂进来了。预防的话,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打那么多的窝。


钓点周边没鱼

草鱼寻食时,一般都是一群群地派出,很少单独行动,鱼类所在的位置通常与气温密切相关,受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危害十分明显。每日不同的时间段,鱼类所在的位置都不一样。因此,假如钓点周边没有鱼,任你钓技多么精湛,鱼饵多么美味,也难以钓到鱼。

钓鲫鱼的产品饵五花八门,类型非常多,一些渔具店老总、小厂家等也陆续逐渐自做产品饵,在原味草鱼产品鱼饵的前提下添加了一些香料,变成了复合产品饵,味道偏重,钓黑坑时还将就,用以野钓时,很容易导致死窝。

没有鱼饵

这种情况也叫死窝,或许许多作钓者觉得这不是死窝,窝里怎么会有鱼叫死窝呢?窝里有鱼,但无论鱼吃多少,都是白费的。它一定是死窝。实际的缘故是鱼更喜欢吃窝料,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黑坑,因为我们渔夫会觉得商业鱼饵比筑窝饲料好。实际上,鱼吃之前的饲料,从习惯和安全考虑,从不吃商业鱼饵,因此它喜欢吃窝料也就不奇怪了。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郊外,比如大家用李子垂作钓鲤鱼,但有时野生鱼更喜欢吃麻类。

窝量太大鱼吃饱。这种情况常见于野钓时,由于野钓鱼稀,一旦聚来一些鱼之后疯狂地吃窝料,可假如窝料量及续窝量很大,鱼就会吃饱,这种窝就会发生鱼的积极性不高了,虽在窝内游弋但不就饵。解决方案也简易,换个钓位打少了窝,使钓饵提升些诱惑力。

窝里跑鱼造成死窝

因为钓鱼人抓口不稳等原因,造成鱼钩刺鱼不牢固,或是遛鱼方法把握不牢固,就容易造成窝里跑鱼,鱼在逃走时,会释放出报警信息素,周边的鱼假如闻到报警信息素的味道,就会变得十分当心,乃至跟随逃走。鱼类逃走有一个前提,便是窝里报警信息素的浓度要超出一个阀值。钓鱼人在窝里跑鱼越大,就越容易死窝。因此,钓友们在钓鱼时一定要抓稳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2
一般来说有几种原因,天气太热导致表面氧气不足,还有鱼密度太高,也有可能打窝的材料有问题。
第2个回答  2022-08-22
一般都是因为打窝过多,而且小药添加太多的,窝料变质等原因引起的。
第3个回答  2022-08-22
可能是因为在钓鱼的时候抓口不稳,或者是打窝太多了,也有可能是这个窝并没有那么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