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很少主动进攻蜀汉,诸葛亮为什么要不停的北伐?

如题所述

诸葛亮的后半生一直在北伐,这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给出了北伐的第一个理由——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他发誓要“立中原北,兴大汉,回旧都”。

诸葛亮深刻地意识到,只有通过北伐,宣誓理想和追求,才能保证蜀国的向心力。

但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美好愿望,在马谡失街亭,最有希望的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之后,几乎已经宣告破灭。

虽然旗帜不得不扛,但诸葛亮的信心深受打击,不得不向刘禅老老实实说出北伐的现实原因——“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为了王业,必须北伐。但是,不停的北伐,又怎么解释。难道不能休养生息,然后出击吗?如此空耗国力,会导致蜀汉更快的灭亡。实际情况并没有让诸葛亮一步步脚踏实地慢慢发展。经过诸葛亮开发南中五六年的苦心经营,蜀汉的发展空间已经最大化,除了抢夺外界的资源。荆州的发展,必然引发蜀吴之战,只能让曹魏获益。吴蜀结盟,是王爷不得不选择的国策。要想活下去,就得掠夺曹魏的人口和地盘,这是最后的选择。

曹魏不是吃素的,诸葛亮只能继续打。实践证明,诸葛亮不断的北伐确实给蜀汉带来了好处,掠夺了一些人口和土地。

第一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将魏国全境迁往汉中。第三次北伐,蜀汉攻占魏武都、阴平两县。有人指责诸葛亮不善用兵。就算诸葛亮听从魏延的劝告,拿下长安,他还能守得住吗?这样一来,曹魏只会放弃攻打吴的优先权,专心反击,甚至在吴忌妒后在背后捅刀。

实力不允许啊,多半是无奈的选择和幸运的胜利。诸葛亮只好为自己的未来选择了不毛之地。由于魏帝曹睿同意蜀国大臣孙子的建议,保卫要塞,恢复魏国的实力。诸葛亮已经意识到,一旦曹魏变强,双方的差距会更大,蜀黍只能拭目以待。

由于双方的实力和战略,诸葛亮只好继续北伐。就算失败了,他也希望用战争来减缓曹魏的发展。然而,对于蜀汉来说,险峻的山川是天然的屏障。曹魏难入,蜀汉难出。

诸葛亮将北伐的目标定在了曹魏实力较弱的西北永凉。虽然土地贫瘠,人烟稀少,但有优秀的马匹,可以建立骑兵与曹魏抗衡,扩大生存空间,守住关口,确保分离和发展。北伐的策略绝对没错,可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对于拖死蜀汉的方略,曹魏上下早已形成共识,即使没有司马懿这样的对手,诸葛亮也很难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9
正因为蜀汉政权弱小,因此才要不断进攻。诸葛亮深知蜀国不如魏国,想要将其击败根本不可能,因此他只有不断的进攻迫使魏国始终处于守势,这样一来,才能确保蜀国的安全。
第2个回答  2022-03-19
拉大三个国家的差距,不断的加强自己的实力,为了权利的正统性,陇右是蜀汉进取与存亡关键,为了宣扬国威,得到民众的支持。
第3个回答  2022-03-19
是为了政权的正统性,为了避免魏蜀国力差距进一步拉大,陇右是蜀汉进取与存亡关键结合以上原因所以要北伐。
第4个回答  2022-03-19
他是为了政权的相关正统性,而且也是为了进一步拉大与魏蜀国的差距,也是为了有效陇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