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的纪年起始

如题所述

干支纪年传说起源于黄帝时代,但实际上它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使用干支纪年,但这实际上是岁星纪年,岁星是真实的天体,因此用岁星所在的位置来纪年,而干支则表示十二辰,即将黄道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大约11.862年绕天一周,因此岁星约85年多走过一辰,这被称为“超辰”,由刘歆提出。此时,干支纪年也开始使用,例如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由此可知,西汉时期的干支纪年存在与太岁纪年转换的一些混乱。到东汉时,历学者没有使用超辰法,因此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在太始二年表面上相同。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从此,干支纪年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未再混乱。然而,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日的表现方式起源于夏代,商周沿袭,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牛骨残片。
天干地支的发明者据说是大约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例如,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
在古代,我们祖先仅用天干来记日,因为每月天数是以日进位的;用地支来记月,因为一年十二个月,正好用十二位地支来相配。但不久之后,人们感到单用天干记日,每个月里仍然会有三天同一干,所以,便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分别依次搭配起来的办法来记日期。后来,干支记日的办法就被渐渐引进了记年,记月和记时了。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方法如下:
1.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 1 2 3 4 5 6 7 8 9 10
-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①租敬年干公式:年干=公元年个位数-3 (个位小于3,加10)
②年支公式:(公元年末二位数-1)-12*N=年支(适用于20世纪,即1900—1999年)
③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2+月支(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
2. 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 1 2 3 4 5 6 7 8 9 10
-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①公元前年干公式:公元前年干=8-公元前年个位数 (个位大于8,差为负数,则加10)
②公元前年支公式:公元前a年支=12*N-a+8
3. 天干的确认: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确认。公元前:0为辛,1为庚,2为己,3为戊,4为丁,5为丙,6为乙,7为甲,8为癸,9为壬。公元后:0为庚,1为辛,2为壬,3为癸,4为甲,5为乙,6为丙,7为丁,8为戊,9为己。
4. 地支的推算:地支可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公元后奇数公元纪年配偶数组,偶数公元纪年配奇数组。公元前则相反。
5. 快速推算干支巧法:
- 1900----2100年年干=年尾数—3。
- 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5。
- 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月干=年干数*2+月份。
- 日干支公式: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
- 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月支序数—2。
6. 倒推年龄法:从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龄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十的倍数为倒推天干数,去掉十二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
7. 用手指掐算干支纪年:这种方法在极其熟练之后,公元前的干支也可用手来推算。公元前的每个世纪第一年是“辛丑”、“辛巳”、“辛酉”,也是三个轮转着。
以上是干支纪年的详细介绍和换算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