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好吃的地方

要美味、、、、也要适合高中生的消费。。。

说起老昆明的特色小吃,如端仕的小锅卤铒丝、享誉“春城第一汤”的福华园过桥米线、北京饭店的高庄馒头、长春路上的摩登粑粑,这都是当时名气十足的小吃店,至今算得上是昆明“古董级”的小吃店了。
  
    此外还有:豌豆粉、豆焖饭、都督烧卖、洗沙荞包、破酥包子、云南春卷、包谷粑粑、洋芋粑粑、麻酱烧饼、路南乳饼、路南卤腐、南坝豆腐、呈贡臭豆腐、烧豆腐、烧饵块、干巴菌韭菜花也是老昆明特色的地方美食。
  
  端仕小锅卤饵丝
  
    民国期间,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开办永顺园,以小锅汆肉米线、汆肉饵丝著名。一天,因翟师傅劳累过度,汆肉饵丝下锅后,他跑到外面抽水烟筒,回到厨房汆肉饵丝里的汤全干了。恰逢顾客催得急,翟师傅只得忙下卤水和红油,翻颠几下后端上桌,顾客一吃,大为称绝,问这是什么饵丝,翟师傅急中生智答“卤饵丝”,后成为昆明著名小吃。
  
  德鑫园
  
    1923年由戴立德在昆羊市口(原南通街与金碧路交叉口)创立,因烹制精良,德鑫园使过桥米线在昆扎根应市,声誉日增。戴先生逝世后,由其婿范云鑫经营,公私合营后,仍沿用德鑫园老字号名称。文革期间,曾更名为“云南过桥米线”,但昆明人仍习惯称为德鑫园。
  
    北京饭店
  
    解放前为和平舞厅,解放后建成饭店。初设京味部、滇味部,是昆明最著名的北方风味饭店,也是当时省政府宴请宾客的场所。以京酱肘子、山东海参、醋椒鱼等菜肴著称。七十年代在全省首家引入机制馒头、机制饺子,其高庄馒头、甜咸包子一时风靡春城。朱维翠、张逢安、解德中等名厨曾在北京饭店供职,其名小吃有四味荞包、挂糊鸡锅贴、干巴菌水饺等。
  
    福顺居
  
    1943年,由内地来昆厨师在晓东街建店。以河南口味为主,经营的盖浇饭、烩菜有名。福顺居当年名厨聚集,昆明最早的西餐厅即在此设立,并建有名为白宫冰室的昆明最早的冷饮店,与南屏电影院相映成趣。
  
    福华园
  
    1938年在南华街开业,当时以人工鸡蛋面、鸡肉米线出名。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专营煮品小吃,后以过桥米线著称,以选料细、原料鲜、汤味醇,有“春城第一汤”之誉。
  
    护国饭店
  
    1954年开业,主要经营滇味饭菜,也承包酒席,售卖煮品,同时经营甜品和冷饮。文革期间曾改名“工农兵饭店”。冬季的滇味什锦火锅、肠旺米线、肥嫩烧仔鸭在当时很有名。
  
    昆明火锅在从前称为“炊锅”,吃火锅又叫“吃炊”。昔日的炊锅和现在的火锅不一样,最讲究的炊锅用白银敲打而成,稍差一点的炊锅,材料依次为白铜、紫铜、黄铜和铝。炊锅的上部为盛汤、菜的锅,下部是烧木炭的火炉,二者连为一体,形状颇为美观。昆明炊锅的汤最为讲究,一般采用原汁鸡汤、筒子骨汤或火腿骨汤。汤中除放食盐和少许味精外,一般不外加佐料,这样的汤喝起来十分鲜甜,最符合老昆明人的胃口。鲜汤煮沸后,便可陆续加进豆腐皮、粉丝、木耳、黄花菜、油炸豆腐、面筋、肉丸子、火腿片、白菜、青菜、豌豆尖、里脊肉片等,这些菜煮熟后大都能保持原有的颜色。昆明本地人,上了点年纪的老人喜欢烂、淡、烫;年轻人则喜欢略微生脆一些。吃炊时,就可根据各人的年龄特点,掌握住火候及时拈夹锅中的菜肉。若吹炊的人中有个别“盐重分子”和喜食辣椒的人,还可外加几小碟佐料。这样的炊锅,汤和菜俱鲜,既能吃菜,也能喝汤,各种年龄、各种口味的人都可以照顾得到,最受地道的昆明人欢迎。
  
    摩登粑粑
  
    摩登粑粑是昆明市的著名小吃。位于原长春路,解放前即由吴氏姐妹经营。“摩登”一词源于法语,意为时髦,昆明人当漂亮讲。“摩登”系当时顾客对姐妹衣着时尚、长相漂亮的戏称,他们经营有法,制作的粑粑销量日增,不几年后人们就把这家小吃店称为摩登粑粑了。摩登粑粑入口表皮香脆,其他部分柔软易嚼,口感甜而不腻,兼有奶油的鲜香。
  
    映江楼
  
    1937年即建在盘龙江畔,以楼伴江、江映楼故名“映江楼”,是昆明最有名的清真饭店之一。其牛肉冷片酥软不碎,清汤牛肉汤清不腻,凉鸡滋嫩鲜活,烧鸭皮脆肉嫩,而为市民称道。据说传统的映江楼对宰杀后的牛羊,须分档挂起,不沾地以示干净,鸡宰杀后先清内脏,洗净用线缝合再拔毛,以免内脏污物污染。
  
    东来顺
  
    东来顺原址祥云街,1943年由北方清真名师朱维伯开设。时值抗日,昆明是大后方,内地厨师大量涌进,回族厨师也在此列。东来顺以清真饭菜著称,其涮羊肉、烤羊肉串深受欢迎。一代大师朱维翠来昆后曾在此事厨。1965年内地支边,天津东来顺搬迁昆明,东来顺全部由天津人经营,其涮羊肉、麻酱烧饼、清真炒菜红极一时,常常高朋满座,热闹异常。东来顺于1995年搬迁至兴云路42号,以经营清真涮羊肉为主并供应点菜、煮品、糕点。
  
    上海面馆
  
    1965年内地支援边疆时,由上海整店迁于昆明,当时将位于东风西路的东风餐厅腾出供其经营,起名上海饭店,其小吃部即上海面馆。由于当时在云南支边的上海人较多,上海面馆生意兴隆。所经营冬菜面、阳春面、大排面等为昆明市民欢迎。其面条为面馆自己加工,十分新鲜。拆迁后,上海面馆至今尚未恢复。
  
    天津包子店
  
    原址坐落于原武成路与五一路交叉口,1965年内地支援边疆建设时,由天津整店迁入昆明。天津以狗不理包子有名,天津包子也完全按此制作方法,其皮薄馅多,汁鲜味美。当时武成路商店云集,是昆明有名的商业街,天津包子及附近燕鸿居、福东饭店的烧麦、素菜饺等吃颇受欢迎。目前,有关部门已在筹措恢复重建天津包子店。

现在好多都没有在了!经常在福顺居吃饭,那里的尖椒炒肉很好吃。

上海面馆~恢复了的~
  总店在:小菜园立交桥学府路出口~下出口就看见~
  分店:董家湾~原来呢董家湾工贸改呢那个小花园~树后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1
¥ 祥云街是小吃汇集处,(在昆明百货大楼附近)。

¥ 米浆粑粑,用米浆调的,有鸡蛋味的,荞味的、玉米味,

¥ 糯米团子,用糯米捏成团子,中间放上一小截油条,洒上白糖

¥ 烧饵块,

¥ 稀豆粉:类似糊辣汤的糊状物,主要原料大豆,弄成糊状,再放上香菜、蒜水、盐、辣椒等,下油吃。

¥ 炸洋芋

¥ 烤乳扇,乳扇是用羊奶做成的,(一般街上会有烤乳扇卖,三元一片),

¥ 饵丝(正义路中段光华街的“腾冲饵丝店”),大救驾是炒的,个人以为汤的三鲜饵丝更好吃。

¥ 腾冲饵丝店(昆明正义路光华街5号)------三鲜饵丝,“大救驾”等。

¥ 吃菌一条街(往机场方向)有菌子火锅。

¥ 老知青食馆(翠湖边上)傣家菜竹筒饭和香草烤鱼。

· 尚义街,昆明十大名特风味小吃是:过桥米线、四喜汤圆、荞包子、太师饼、都督烧卖、荠菜饺、火腿豆焖饭、小锅米线、饵块、什锦凉米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21
烤乳扇,乳扇
第3个回答  2020-03-13
>﹏<现在西餐的培训班比较混乱,每个城市大大小小的有很多,选择的时候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定位来来确定,兴趣爱好可以选择速成班,职业需要一定要选择长期班,另外就是是否有实战场所,技能类培训,不能仅掌握理论,实战才是重点。⊙ω⊙
第4个回答  2013-09-21
水云姐:我稍做个补充。调糕藕粉哦 嘿嘿 现在要克到哪点吃 俺也不晓得了 以前文庙街挨的顺城街也不在的了 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