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名猪

如题所述

一、金华猪
金华猪,亦称金华两头乌或义乌两头乌,是中国著名的猪种之一。以其早熟、肉质优良、高繁殖率而闻名。金华猪腌制的“金华火腿”以其质佳味香、外形美观而享誉世界。其肉脂品质优良,肌肉颜色鲜红,吸水力强,细嫩多汁,且富含肌肉脂肪。皮薄骨细,头小肢细,胴体中皮骨比例低,可食部分丰富。繁殖力高,平均每胎产仔可达14头以上,母猪高产性能可持续8至9年,终生产仔约20胎,乳头数多,泌乳力强,母性好,仔猪哺育率高。性成熟早,小母猪在70至80日龄开始发情,105日龄左右达性成熟。公、母猪一般5月龄左右即可配种生产。适应性好,耐寒耐热能力强,耐粗饲,能适应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环境。但其体格不大,初生重小,生长较慢,后腿不够丰满。
二、宁乡猪
宁乡猪,又称宁乡土花猪,源自湖南长沙宁乡县的流沙河、草冲一带,故亦称草冲猪、流沙河猪,是中国四大名猪种之一。宁乡猪属偏脂肪型猪种,以其早熟易肥、蓄脂力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性情温顺、适应性强、耐粗饲、体躯深宽短促、体质松疏等特点而受到青睐。但需精细饲养,除青绿饲料外,还需大米、甘薯、米糠等补充。皮下脂肪含量较高,瘦肉率只有34.7%,而一般地方猪种瘦肉率可达43%以上。
三、太湖猪
太湖猪是江海型猪种,产于江浙地区太湖流域,是中国著名的繁殖力强、产仔数多的地方品种。太湖猪以高繁殖力著称,是全球已知产仔数最高的猪种。湖猪遗传性能稳定,与瘦肉型猪种结合杂交优势显著,最适合作为杂交母体。太湖猪早熟易肥,肉质鲜美独特。但其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若以太湖母猪与长白公猪交配,所产后代中选留母猪,可克服这些缺点。
四、陆川猪
陆川猪因原产于广西东南部的陆川县而得名,现主要分布于陆川县大桥镇、横山镇、乌石镇等地。陆川猪体小、早熟易肥,肉质好、营养丰富。母猪母性好,繁殖力高。适应性强,耐粗饲。遗传力稳定,杂交优势明显。但屠宰适期为8月龄,体重70千克左右,屠宰率为69%。成年公猪体重87千克,母猪79千克左右。相较于现代快节奏生活,其育肥周期稍长。
五、东北民猪
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的古老地方猪种,有大(大民猪)、中(二民猪)、小(荷包猪)三种类型。除边远地区农村养有少量大型和小型民猪外,主要饲养中型民猪。东北民猪是华北猪种,在世界地方猪品种排行第四。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优点,受到国内外重视。但饲料利用率低,肌肉不丰满,皮过厚,影响肉用价值。
六、荣昌猪
荣昌猪主产于重庆荣昌和隆昌两县,后扩大到永川、泸县等地。体型较大,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额面皱纹横行、有旋毛,体躯较长,发育匀称,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斜,四肢细致、坚实。荣昌猪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耐粗饲、性情温驯、易于调教,公猪采精容易,母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