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军力对比

如题所述

 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导弹的水平达不到中国巨浪1的水平。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印度发展的蓝天防空导弹其弹体来源于前苏联的萨姆6,三叉戟低空导弹存在严重技术问题,性能还不如中国80年代发展的红7。中国在当时高空防空已经发展了TMD的“反击”。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中国出口技术给巴基斯坦的FC-1在近两年不断采用新技术升级使得其技术完全超过印度的LCA轻型战斗机,在气动设计、发动机、机载武器等方面优于LCA成为一型高性能中档战斗机。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虽然印度已经特许生产过先进潜艇如德国209级和俄罗斯“K”级。但是现在印度还是要依靠外国来援助才能制造潜艇。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现在影响到中国军工技术水平的主要是基础工业水平。

  在陆军技术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力。

  总体上看,印度的军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是在个别的方面如计算机方面可以自己生产,当然IC还要进口。

  印度的军事能力,依靠进口装备和技术,印度保持了与中国相当的军事技术装备。因为中国庞大的军队不可能迅速全部换装新装备,同时也没有这个需要。但是印度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极度不平衡。中国军费使用上大致装备采购、人员开支、训练和装备维护各占三分之一。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员和训练、装备维护的开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军费开支主要是人头费和装备采购费,而训练和装备维护费占比例不和理。海军航母舰队基本上是驻港舰队,空军飞机事故率居高不下,陆军坦克等装备的完好率极低都是这种情况的体现。印度的装备体系非常混乱,表现出缺乏军事管理能力。印度陆军光步枪的子弹就有7.7毫米、北约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种体制,而且在部队装备5.56毫米步枪以后,居然没有安排子弹生产。只好到国际市场上采购了几千万发子弹。

  从历史上看,印度从来是在战争发动前突击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采购弹药和武器零部件来提高装备的完好率和战备率。这样的情况使得印度非常难以应付突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下卡吉尔冲突就是例证。印度在这样一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中,对手还是穆斯林武装,几乎用光了库存的大口径炮弹,战后在国际市场突击采购。从这种情况来看,印军虽然装备比较先进,但后勤和管理非常落后,这在1963年与中国的边境冲突中已经表现出来了。但现在并没有显著改进,这是印军的软肋。印军没有能力进行一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规模,甚至如上甘岭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也没有能力持续进行,上甘岭美军消耗炮弹130万发,志愿军消耗炮弹40万发,战役持续40多天。

  看起来印度的战略是在印度设定的条件下,即在印度选定的战场、时间、战争规模等条件下、进行一场预有准备的中低规模的高技术战争。如甲午战争日本突袭中国、日俄战争日本突袭俄罗斯远东舰队。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在战争一开始就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后依据有利的战场形势,通过谈判和国际斡旋获得最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因此印度必然采取精兵主义,从印美空军对抗演习看印度空军的精锐有着不可忽视的战斗力。但是这个战略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就是如果对手不按照印度的设想出牌,印度缺乏应变的准备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与中国的冲突中就发生了这种情况。中国的反应超过了印度的估计,结果印军遭到惨败。

  从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实力比中国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长期竞争的潜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冲突中双方的技术差距不明显。但可以运用的战术方面的差距和后勤能力仍然存在着显著差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06
印度是个海军大国,它有3艘航母,2艘服役,但是那都是他外国主子卖给他的报废货,印度军队能拿出来的也只有他的导弹和航母了,但是他的新产品烈火-3也只是中国70.80年代的水平,印度军队的反应能力远远不如中国,从孟买恐怖袭击和中国的汶川大地震相比,就能很好的看出来两军的反应能力,印度这个国家从头武装到脚趾头,大多数的武器都是买来的,买步枪还要顺便买子弹,买火炮,还要买炮弹,可以这么说,一旦中印开展,他的武器进口方面会受到一定得阻碍,因为他最大的武器供应过-美俄,会同时顾及中美和中俄的关系而减少或终止对其的武器出口,我想他们的眼光应该能看得更长远些,除此之外,大国之间的战争是持久的,以现在印度的经济来看,打持久战他是耗不过中国的,所以,就要看印度是否仍然看不清与中国的战争是会让别人渔翁得利的!但是印度是一个自大的民族,他现在仍然不知道自己国家有多落后,他以为以自己买来的武器装备就能变成一个霸权主义国家,他自己不知道想变成一个强国需要很多方面的因素,他不知道。以为自己有枪,就是警察,最后,我要对他说一句中国人的谚语:“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有可能是软弱的唐僧”!印度人的自大有点像清朝的中国,别忘了后果是怎样的。同时也希望我国青年勿忘国耻,谢谢!
第2个回答  2010-01-04
  印军前身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雇佣军。1947年印巴分治后始建分立的三军。1978年创建独立的海岸警卫队。总统是名义上的武装力量统帅,内阁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国防部负责部队的指挥、管理和协调。各军种司令部负责拟定、实施作战计划,指挥作战行动。现陆军参谋长迪帕克•卡普尔上将(Deepak Kapoor),空军参谋长法里•霍米•梅杰上将(Fali Homi Major),海军参谋长阿琼•普拉卡什上将(Arun Prakash)。实行募兵制。陆、海、空三军总兵力为127万,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陆军103.5万,海军7万,空军17万。另有50多万预备役军人和100多万准军事部队。
  2007/2008财年,印度国防预算高达9600亿卢比,约300亿美元。一直以来印度把扩充军事实力当成争当世界一流大国的重要标志。印度始终致力于称霸南亚、直接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军事强国行列是印度国家战略的终极目标。印度当局深信,军事实力是取得大国地位的必要基础,外交必须以军事为后盾,军事必须以外交为补充,军事力量不仅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家外交最可靠的王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战略思想,得到了印度智囊机构、军界、学术界和新闻界的广泛支持,印度导弹之父卡拉姆,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直截了当地宣称:“弱小并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在军事上必须强大”。
  为实现“直接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印度高度重视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到2015年成为世界军事大国的战略规划,大力推进海、陆、空三军转型。陆军:向战略打击军种转变;海军:向远洋作战型军种转变;空军:向航空航天型军种转变。 以此建立一支适应未来战争需要、与国家战略目标相适应的“未来军队”。为适应军队的现代化转型,军费支出结构也作了极大调整,被称为“首要花费项目”的武器采购费用达到了3340亿卢比,比上一财年1690亿卢比的实际采购费增加了近1倍。
  在采购装备的资金分配上,印度空军、海军分别获得了1478亿及756亿卢比,而人数居多的陆军只得到875亿卢比,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印度优先发展高技术军种的决心。印度军费和采购费用的大幅增长将有助于印军购入更多的先进装备。从俄罗斯购买价值15亿美元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从英国购买价值17亿美元66架“鹰”式高级教练机,以及从以色列购买3架11亿美元的“费尔康”空中预警机。凭借“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舰载“米格-29K”战机,印度海军届时可在一天内控制数千万平方公里的印度洋海域。印度国防部目前的重要采办项目包括:空军计划从美国采购126架多用途中程战斗机、先进无人机和运输直升机,采购额高达90亿美元;陆军计划采购155毫米自行火炮、防空系统和网络中心战装备;海军计划购买先进潜艇、海上监视飞机、一颗人造卫星和3艘航空母舰。
  印度财政部长普拉纳布·慕克吉宣布,到2010年3月的财政年度,印度军费预算将增加24%,达1.42万亿卢比,约500亿美元。将为印度的123万军队的现代化计划提供资金。除了军费预算,慕克吉还批准了为准军事部门增加1.43亿美元。他还说,在本财政年度将为加强所谓的边境安全增加4.56亿美元。印度是新兴经济体当中购买武器最多的国家,自2000年以来,印度进口的军事装备价值280亿美元。未来几年,印度计划进一步签署价值估计达300亿美元的合同。
  印度的军事战略目标是:以强大军事实力为后盾,直接控制弱小邻国,遏制东北部邻国,排挤其它大国对南亚和印度洋事务的干涉,巩固其在南亚及印度洋的既得利益,积极争当世界军事强国。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印度制定“适当控制数量,重点加强质量,进一步提高战斗力”方针,积极迎接新军事革命的挑战,大力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打赢未来战争的能力。
  印度将与俄罗斯联合研发代号为PAK-FA的第5代先进战斗机。俄印联合研发第5代战斗机项目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将成为俄印两国政府在军事领域内数额最大的一个联合研发项目。目前印度从俄罗斯引进的最新战斗机为苏-30MKI战斗机。印度空军主要将领已经证实印度空军目前已确定了印度第5代战斗机的技术性能指标。据称,印度空军希望用5年的时间研发第5代战斗机。据悉,第5代战斗机PAK-FA具备隐身性能,可在不使用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进行超音速巡航,机上将安装主动式电子扫描阵列(AESA)机载雷达以及可增强机动性的推力矢量喷管。
  进入21世纪,印度陆军已经向俄罗斯购买了310辆T-90主战坦克。 印度陆军高级军官则表示,陆军用1781辆主战坦克替换老旧的T-55和T-72坦克的需求,将通过引进1657辆俄制T-90S和订购的124辆阿琼坦克得到满足。俄印签署协议引进310辆俄制T-90S坦克,根据双方又达成协议,印度再进口347辆T-90S坦克,而且印度阿瓦迪重型车辆制造厂已经开始根据俄方许可证生产另外1000辆T-90S坦克。
  目前,印度已宣布在未来十年里要建立一支航母舰队和核潜艇的计划。最近,印度还进行了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试射,其射程可覆盖中国的主要城市。而在临近中国的边境地区,它也正在重新开启空军基地。 为鼓励印度制衡中国,俄罗斯逐步加强与印度军队紧密合作。
  对于中国,不做太多评价,自己去和阅兵典礼上的中国兵力比较一下就行了
第3个回答  2013-06-28
印度虽然有不少先进的俄系、美系、以及其他西方国家先进武器。
但其却一直没有发展出完备的、自主的国防工业体系。
印度空军已经完成了轮换,淘汰了老旧的旧货,清一色的三代以及三代半,主要是苏30和法国的阵风。这些战斗机对比中国的歼10A,歼11,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却不存在代差。等到中国研发的歼10B出来以后,其差距会进一步缩小。印度陆军没有值得一提的硬件配备,但射程达到5000千米的烈火5已经研制成功,不过导弹自重太大,没有合适的陆基发射平台,且命中率有超过200米圆周的误差。同时还配备了以色列产的无人机、和巴西联合研制了预警机。印度海军,训练水平比较高,但装备水平却并不算高。
从表象上看,印度的装备水平是要优于中国的。但印度致命的硬伤是,其虽然装备了先进的武器,但却没有先进武器的生产技术和能力。印度原先构想自产一款战斗机和一款坦克,就是我们都知道的LCA光辉战斗机和阿琼坦克,但由于依靠自身实力无法完成,所以设计工作只好交给其他国家的军火商。像光辉战斗机,其设计工作就交给了波音公司。
印度的假想敌一直都是中国,随着中国崛起,中国稀里糊涂的就成了众矢之的。
如果中印爆发小的冲突,印度依靠其先进的装备和美国的施压、可能会尝到甜头,占点便宜。
但如果是爆发全面的战争,等到这些先进装备消耗光,就会陷入“无米下锅”的窘境。
第4个回答  2010-01-11
1。如果小规模的冲突,持续时间不长的话印度胜利的几率比较大,但不是很大
2。如果冲突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甚致演化大规模战役的话,印度是败多胜少。
3。战争规模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印度战败的几率就越大。

原因:以下三点
一、多少年来在对外军购方面,印度所处的环境一直都好于中国。印度可以轻松购买到的先进的武器,中国则必须付出很大政治代价才能得到,而且品质上还不如印度买到的同类武器,有些甚至我们得不到。这造成了中国在尖端武器方面总体上比印度差。一但打起来印度可以凭借他在尖端武器上的优势取得一定的战争上的优势,所以如果小规模的冲突,持续时间不长的话印度胜利的几率比较大。
但为什么又说不是很大呢?原因有四
1、虽然印度在尖端武器上优于中国,但优势也并不大,没有绝对的优势也就无法起决定性的。
2、中国比印度也就只差在尖端武器上,大量的中端和低端武器我们并不比印度差,甚优于印度。
3、即便是在尖端武器方面总体不如印度,但也不是所有的尖端武器都不如印度,中国某些尖端武器放在全世界都是很先进。比如在弹道导弹方面,中国和俄国美国在研究上几乎是同时起步,连美国都不敢说在这方面比中国先进多少,(题外话:中国在巡航导弹方面就比美国差多了,但也比印度强。)
4、在武器装备上印度由于全是进口不能自已造,数量上不及中国,在后勤保障上也不及中国,一旦战争持续时间长了中国可以凭借强大的后勤军工使武器装备在数量上取得很大的优势来弥扑技术上的劣势,而印度的军工无法作到这点。

二、说来也是一种讽刺,正是因为在对外军购上印度比中国有着得天独厚优势使两国在军事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多年来印度军队越来越依赖于进口武器造成国内的军事工业几乎是停止不前,中国则是被迫走上了自力根生的道路,所以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了完备的军事工业,而印度则没有。对军事工业了解的人都知道,武器这个东西特别是大型的尖端武器比如飞机、战舰都是越造越强。关建是要造,造完一代马上整和经验技术研究制造下一代,这样才能不停的成长,武器才能越来越先进。这个过程一旦停下来技术人和技术力量就会大量流失,想要再开始就困难了。军工不强大其后勤保障能力就不强,现代战争是高消耗的战争,勤保障能力不强就无法持久

从三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印度军方现在的尴尬局面,
1、凤凰卫视报道了前不久印度从美国进口了一批大口径榴弹炮部署在中印边境上,实际上印度连榴弹炮这种只能算中低端科技含量的武器就不能自已造而必须进口,而中国的火炮全靠自研,国产的 PLZ45-155毫米榴弹炮还在军贸竞争中击败美国产品而被科威特等富国采购。

2、几年前印军同巴基斯坦在喀什米尔冰川发生了一场规模不大的冲突,印度便紧急向西方购买炮弹,更说明其军工保障能力是何等的低下

3、印度目前在研的LCA飞机启动已20年,样机试飞仍未完成。而与它同时起步的中国的歼10都已经装备军队了,印度军方认为今后LCA即使推出也会落后于中国的歼10,已有放弃一说,印度空军今后的装备计划还是靠外购战机。
中国每进口一类先进战机就会凭借自已拥有完备军事工业成功的仿制出同样的国产型号从而实现国产化,例如中国仿制俄国苏27的歼11B,而没有完备军工的印度妄自进口了那么多先进战机却无法仿制一架自已的战机。

通过以上三件事可以看出,一旦中印开战,印度在尖端武器不占绝对优势,数量又比不上中国的情况下只能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其实中国军事工业为了不影响经济建只展开了不到四分之一,一旦中印开战中国军工全面开足马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补足损耗。而印度的尖端武器一旦损耗,自已又不能制造只能外购,加上其种类凡多根本无法作到迅速补充。即便是自已能造的中低端武器,脆弱的军工也无法长时间支持其损耗。所以印度无法与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持久作战。

三、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陆军,就连美国都承认如果在陆地上正面对抗这样庞大陆军对于世界上任何国家来说都将是一场恶梦。近十年中国更是加快了陆军建设,装备了如T96式、T98式、T99式坦克等在世界上都是先进的武器,可以说在陆军装备上印度已无法中国抗衡了。而且在汶川抗震救灾和后来的跨越2009大型军事演习中可以看出,中国陆军已拥有跨地区大量兵力快速投送的能力。面中国和印度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如果印中战争持续时间长了,印度将面对中国内地源源不断开来的庞大陆军,更不要说在四川还有连美国都感到头痛的二炮部队。因些说中印开战战争规模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印度战败的几率就越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