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是那四个。他们事例有哪些。

四个名将的事例都要有啊。

战国四大名将
白起:无论谁给战国四大名将派座次,白起都应该在第一次。生平无一败仗,尤其是长平之战,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战例。但是白起从来没有在历史中得到好的评价,“杀人魔王”就是他的代名词,据说在邯郸一些地方还把豆腐脑叫做“白起脑子”,可见他名声之臭。历史上残杀战俘的事不光是白起的专利吧,离他最近的楚霸王也干过同样的事,可结果呢:人家项羽是悲情英雄。要说残暴,南北朝时期的赫连勃勃、高欢可比白起狠多了,结果这些人大家好像都没听说过。如果那些战俘放回去会是什么结果?估计应该是重新入伍,再次充当炮灰吧。他们不在长平被坑杀,也会战死在另外一个战场。坑杀战俘,是不是将统一进程大大缩短了呢?历史无法重演。“宁作盛世狗,不作乱世人”。都说乱世出英雄,可哪个英雄身后不是死尸累累,一将成名万骨枯,大部分人不会成为英雄,只能作为枯骨。“行修罗手段,显菩萨心肠”,这句话用到白起身上不知是否合适。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说是项羽虽然很残暴,但是身边有一个绝色丽人--虞姬,上演乌江别姬,所以百炼钢成绕指柔,连带项大哥也成了富有悲情色彩的英雄。看来,女人,尤其是超级大美女,对于男人真的很重要啊,哈哈。
李牧:有人评价李牧是唯一不靠人数优势就能打赢匈奴骑兵的天才将领。(别提汉武帝,他可是拿几代皇朝的积蓄和匈奴拼,最后因为穷兵黩武,消耗过大,导致西汉一蹶不振,只能说是惨胜。)不管此说是否夸大,但是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就靠李牧跟虎狼秦师抗衡了。桓齮因为被李牧大败心灰意冷告老隐退--可别说桓齮是个面鱼,王贲、蒙恬和李信(李广他祖宗)都是桓齮推荐的--替代他的杨端和同样被打得找不到北。等到王翦出马,也只是僵持不下局面。据说王翦父子攻陷赵国后,拿到了李牧的防御地图,这张防御图是李牧根据赵国的地势和兵力分布精心设计的,王翦问王贲如何破解,王贲苦苦思索之后仍感无奈,前去请教父亲,王翦一言不发。可惜这样一个天才,最后还是一个被君主赐死的结局。如果能够择木而牺,始皇用他来对付匈奴,没准就不用征召苦力修长城了吧:)
王翦:始皇的天下有一半是他打下来的,更为难得的是,王翦没有因为功高震主丢掉脑袋,可见此公不光是个名将,还是一位很不错的政客。带兵攻打楚国,王翦掌握了秦国的绝大部分兵力,靠不断要求封赏来打消秦王的猜疑,既得实惠,又避免卸磨杀驴,人才啊,PFPF
廉颇:对这位老将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他的负荆请罪了,评价也只能是一句--爷们,纯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2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
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约在赵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为一位富有韬略的边将。他常居代地雁门郡(今山西宁武以北一带),根据实战需要,他设置官吏僚属,当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为军费。

他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卒;他注意提高战斗能力,每天教练士卒骑射;他有严格的防守措施,挑选派出人员侦探敌情、随时发出报警信号。
他和军民约定:一旦匈奴入侵,未得出击号令,一律速将人马物质全部退入堡垒固守,不得轻易出击。
这样坚持数年,军队无任何伤亡损失,形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而素质极高的边防军。

但匈奴却以为李牧胆怯,军卒中亦有人觉得自己的将领胆怯,为此常有议论。
赵王闻听传言,便责备李收。
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赵王,召他回朝,另派别将取代他。

新将领守边一年多,匈奴一入侵,便带兵出战。
出战多数失利,损失伤亡很重,边民不能进行正常的耕种和畜牧。
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守,李牧谢绝,坚称有病,闭门不出。
赵王再三勉强,
李牧才说:“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赵王应允,于是李牧再度到了边地。

李牧一如既往,匈奴仍是数年一无所得。但匈奴终究还是认为李牧胆怯,边地军卒得到丰厚的供养而未能效力,也都想请求一战。
于是李牧精选战车1300乘,精骑1.3万匹,勇士五万人,射手10万人,加紧演习战术。同时放纵边民畜牧,使民众布满原野,诱使匈奴入侵。

匈奴小股人马侵入时,赵军假装败走,并抛下数千民众给敌人。
匈奴单于贪得民众财物,便率大军入侵,李牧常设奇阵,
用两侧包抄,痛击敌人,大破匈奴10余万骑。
接连又灭掉褴,攻破东胡,降服林胡,单于落荒而逃,
以后10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城。
第2个回答  2013-09-22
李牧、廉颇、白起、王翦
白起最勇猛了!!!
王翦有智谋,廉颇李牧智勇双全。
第3个回答  2013-09-22
战国四大将领
赵国:廉颇 李牧
秦国:王翦 白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