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做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臧克家说的``是什么意思额?```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指人一生都在追求那种虚幻的光,光就是金钱地位名利面子这种东西。而谁把幻光看做幻光,就会陷入苦海。

幻光"是梦想和希望的象征,尽管它是那么缥缈遥远,可人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幻光,并终此一生都在追逐着它,即使最后破灭成空.而这追逐的漫长过程,就是生命的历程。

则是虽然这样的东西不应该是我们毕生追求的,但是我们把它当作虚无的外强中干的东西,不去追求的话,反而会沉入苦海,就是一句话,人一生追求的那些名利面子都是虚的,但是你把它看成虚的,不去追求的话,却要受尽现实的苦难。

扩展资料:

1930年,26岁的青年诗人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出了两个作文题:一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二是《生活杂感》,两题任选,而臧克家却把两题都做了。

他写的《生活杂感》只有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这独具异彩的三句话“杂感”短小精悍却极富哲思,立即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闻一多咏诵再三拍案叫绝,破例给了他98分的高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臧克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6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指人一生都在追求那种虚幻的光,光就是金钱地位名利面子这种东西。而谁把幻光看做幻光,就会陷入苦海。则是虽然这样的东西不应该是我们毕生追求的,但是我们把它当作虚无的外强中干的东西,不去追求的话,反而会沉入苦海,就是一句话,人一生追求的那些名利面子都是虚的,但是你把它看成虚的,不去追求的话,却要受尽现实的苦难。
即使泰戈尔也说荣誉使我感到羞愧,因为我暗地里在追求它。
自古以来,多少人葬身涛涛东去的历史长河,在圣贤都不可避免去追求名声荣誉,对于大众的平凡人那就更物质一些了,这是华夏的常态,即使现在世人依然如此,但是这就是现实,很多人都说要理智做名利物质的主人,谁不是被它牵着走呢,谁又能避免呢?那些真的不在乎名利的人,最后肯定会在异类的目光和对待中,在苦难中生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15
藏克家把这次考试比作幻光,永远追求着幻光,说明作者非常想上这个大学。后面又说,把幻光当作幻光,就是太执着于这场考试,就会陷入无边的苦海,因为他数学零分嘛,没啥希望被录取,意思告诉考官,录不录取无所谓,随你的意吧,太看重这个结果,老子就陷入无边的苦海了。更大的意思,就是,作者用一个幻,因为怕读者看不懂,心经说,人生如梦幻泡影,如梦亦如电,因作如是观,意思世界上一切物质追求,名利权利美色美食等等,都是幻光,一辈子都在追求,如果沉迷其中,就会沉沦苦海。
第3个回答  2018-11-27
本意的意思人一生都是追逐虚幻的光明!但谁如果把虚幻的光明看成是虚幻的光明,谁就跌进了无尽的苦海!喻指人一生所追求的都是虚幻的!但谁看清了这一点而失去了奋斗的目标,才是他最芒然最可悲的
第4个回答  2018-12-30
把幻光看成是幻光,便是只追求物质世界或者纯粹的主观精神世界,需知纯粹物质与纯粹主观精神只是成功人生之必要不充分条件。物质条件,好比金钱,人生在世,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人生在世也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且后者往往更重要。幻光的外在是物质,若是把幻光当成幻光,得到的快乐和成功都只是短暂而脆弱的。真正的快乐源自放下幻光,即真正的得到幻光。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去用心创造,并且更重视后者,达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这样便能真正地追求到幻光。在我看来,古往今来,追求到幻光的仁人志士不在少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私奉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以我血荐轩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幻光,多么奇妙缥缈之物,仁人志士趋之,谄媚小人趋之,精神执着者趋之,有人得其表而去其里,有人去其表而得其里,皆为半途弃者。唯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者方能化为幻光本身,与幻光永存于世,永垂不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