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文物的保护与作用价值

如题所述

2015年,故宫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合作编制的《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发布,并公开征询意见。《规划》针对故宫及其产权归属单位,包括紫禁城、端门、大高玄殿、皇史宬和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共5处明清皇家建筑群,总面积为106公顷。规划范围与故宫的世界文化遗产缓冲区相等,预计于2025年完成目标。
故宫每年接待约1500万观众,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和世界文化遗产。自2015年6月13日起,故宫开始实行每日限流8万人和实名制售票。
2016年8月22日,故宫在北京宣布养心殿研究性修复项目科研课题全面启动。该项目是中国首个涵盖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的综合研究性修复项目,故宫博物院计划以此为契机,通过机制创新,建立文化遗产修复的科学规范,成为国内文物修复与保护的典范。
博物馆是以文化教育为目的,收藏、研究、展示和保存实物的机构,旨在将原本仅供皇帝观赏的珍贵文物转变为全民族的共有财富。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并制定了《故宫博物院临时理事会章程》。
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故宫博物院组织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博物馆的法律。这两份文件对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博物院已由草创走向成熟,也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开始步入正轨。
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人们对故宫古建筑价值的认识得到了深化。故宫不仅代表已成为历史的文化,而且具有宫廷文化的外壳,同时它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筛选和积累,不能简单地用“封建落后”来概括。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少数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特色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符合国际公认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基本原则。
“文化遗产”观念的引入,突破了传统“文物”观念的局限性,强化了遗产的环境意识、共享意识,以及全社会都必须承担管理和保护的理念。这促使人们从“大故宫”的观念来看待故宫保护,不仅要保护故宫本身,还要保护其环境。
故宫学的提出,使故宫及其丰富收藏成为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故宫学的研究包括紫禁城宫殿建筑群、文物典藏、宫廷历史文化遗存、明清档案、清宫典籍及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六个方面,具有丰富的学科内涵。故宫文化以皇帝、皇权、皇宫为核心的皇家文化。故宫学的确立将使研究进入自觉阶段,从整体上提高故宫学研究的水平。
从故宫学的视角看待故宫,不仅认识到故宫古建筑、宫廷文物珍藏的重要价值,而且看到宫廷历史遗存同样重要。这一整体性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故宫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为流散在院外、海外、国外的清宫旧藏文物、档案文献提供一个学术上的归宿。因此,两岸故宫博物院在学术研究上的交流与合作是不可避免的,人为的阻隔只能是暂时的,实际上这种交流已经在不断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