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是谁说的?

如题所述

“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摘自老子的《道德经》,好象是第四十七章。(不是我记性好,道德经我是背不下来的,主要是当年引用时仔细看过) 其主要意思直接翻译过来大概是这样:不亲身经历也能知道,不用看见也能明了,不作为也能成功。这是什么感觉?那是相当博学的人、有相当各种各样经验的人,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所谓“不为而成”并不是真正的不作为,而是事先已经作为了,而且是充分估计到了各种情况,一切都在掌握中,所以真正事到临头,反而不需要作为了,已经“水到渠成”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8
老子得出的结论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从小孔隙里看)牖(窗户),见天道(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明天道),不为(无为、妄为)而成。
  译文:不出大门,就能知国事;不望窗外(的天空),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走得越远,他所知道“道”的东西的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就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就能明了“天道”,不妄为就会有所成就。
  “不出户,知天下”。听起来比较玄,怎么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呢?所以好事者又给老子戴上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的一顶大帽子。诸葛亮不是不出户,就知天下事了吗?事实上这恰恰是“得道者”的真实写照。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释及评介》第249页中说:“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他认为心灵的深处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情欲活动受到外界的诱发就会趋于频繁)。老子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规律。”。
  这正是“得道者”心无杂念、心如止水,他们和大自然合二为一、融为一体所致,这恰恰是《道德经》的奥妙所在!
  “不窥,见天道”是“不出户,知天下”的推理和深化。
  “天道”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观“天道”不能用肉眼、用肉眼是绝对看不到的,只能用心灵来观照:用虚静的心境、没有被情欲污染的无为的心灵才能洞悉“天道”。所以“不窥,见天道”是“得道者”回归自然、回归质朴无欲的心灵所致,是“无为”的结果,也是比较高“道”的层次!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从现实和世俗的角度看是十分矛盾得,矛盾得令人捧腹大笑。现在不是说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尽知天下事吗?这一点老子早有预见,他在四十一章里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意思是说下士听了道的理论,(认为空洞)横加嘲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他们没有理解“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这句话的真意,是因为他们不懂“道”!
  那么怎样理解老子的“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这句话的深意呢?
  走得越远知识越丰富、见解越多;走得越远感觉经验越多,而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走得越远,知道得越“杂”对没有“得道”的人来说,欲望就会越强烈,这样他们的心灵就被越来越多的“非道”的东西所包围,从而他们知道“道”的东西就越来越少。因此走得越远是“有为和硬为”的表现,是和“道”逆向而行的;所以从“道”的角度看,他所知道“的就越少了!这句话奥妙就在这里。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明天道),不为(无为、妄为)而成。
  “是以”,因此的意思。老子从上述得出这样的结论: “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行而知”和“不见而明”这两点我们刚论证过我们不重复了;老子在此基础上做深入推理,把它们推理到政治的层面,那就是“不为(无为、妄为)而成”。
  笔者认为,研究老子,研究《道德经》,应当以“道”为立足点,只有站在“道”的高度上抓住精髓才能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着的真实观点,望文生义不可取,片面理解不可取,断章取义更不可取;否则《道德经》就被肢解得面目全非。 这一章主要谈的是哲学上的认识论。这里的基本观点是:在认识上纯任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因为这样做无法深入事物的内部,不能认识事物的全体,而且还会扰乱人的心灵。那么,要认识事物就只有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才能领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18
老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