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是?

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为1894~1895年!!

1、平壤之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于1894年9月15日在朝鲜平安道首府平壤进行,是日本驱逐清朝在朝鲜的势力的决定性作战。至9月24日,清军全部退回中国境内,日军大获全胜。

2、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3、威海卫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本陆海军侵犯威海卫(今山东威海)的战役。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本的最后一战。结果日本获得决定性胜利,北洋水师在此战中全军覆没。

4、辽东战役指甲午战争时期日中陆军在奉天(辽宁)辽河以东进行的一系列战斗。 辽东半岛面临黄海,又与山东半岛遥遥相对,共扼渤海海峡,形成护卫京津的门户,也是从海上进入清朝政权发源地——东北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扩展资料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日甲午战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0

1、平壤之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于1894年9月15日在朝鲜平安道首府平壤进行,是日本驱逐清朝在朝鲜的势力的决定性作战。至9月24日,清军全部退回中国境内,日军大获全胜。

2、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3、威海卫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本陆海军侵犯威海卫(今山东威海)的战役。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本的最后一战。结果日本获得决定性胜利,北洋水师在此战中全军覆没。

4、辽东战役指甲午战争时期日中陆军在奉天(辽宁)辽河以东进行的一系列战斗。 辽东半岛面临黄海,又与山东半岛遥遥相对,共扼渤海海峡,形成护卫京津的门户,也是从海上进入清朝政权发源地——东北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扩展资料: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去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是为甲午年所以故称甲午战争。明治维新的日本就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外积极的去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大陆政策”;

此时的清朝其实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导致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是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逐步的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是在一定程度上去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1894年朝鲜是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一直节节败退,被迫去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也是乘机也派兵去到朝鲜,蓄意的去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导致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早已蓄谋已久,而清朝是仓皇进行迎战,这场战争是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才得以告终。

中国清朝政府是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的压力,在1895年4月17日去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是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的危机,大大去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一个程度;另一方面则是使日本国力更是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二、甲午中日战争队中国的影响:

1、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和民族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战败告终,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台湾等地的割让,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也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华民族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促使清政府调整政策。

甲午战争的失败的同时,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为了能够转危为安,做出了一些政策调整。

3、客观上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日甲午战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2-5 【甲午中日战争】
一、识记:
1.1894年7月,甲午中日战争开始。1895年4月结束。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2.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1894)、黄海战役(1894)、辽东战役(1894)、威海战役(1895)。
3.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及意义:丘逢甲、徐骧率台湾义军,刘永福的黑旗军联合抗日。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反侵略典范。
二、分析: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①日本为吞并朝鲜,侵略中国,实现其“大陆政策”而蓄意发动。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③朝鲜东学党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契机。④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不认真备战。⑤日不宣而战。
2.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
⑴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⑵影响:①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②加剧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并便利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③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④投资设厂,进一步掠夺中国原料和劳动力,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2-01
1、平壤之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于1894年9月15日在朝鲜平安道首府平壤进行,是日本驱逐清朝在朝鲜的势力的决定性作战。至9月24日,清军全部退回中国境内,日军大获全胜。
2、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3、威海卫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本陆海军侵犯威海卫(今山东威海)的战役。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本的最后一战。结果日本获得决定性胜利,北洋水师在此战中全军覆没。
4、辽东战役指甲午战争时期日中陆军在奉天(辽宁)辽河以东进行的一系列战斗。 辽东半岛面临黄海,又与山东半岛遥遥相对,共扼渤海海峡,形成护卫京津的门户,也是从海上进入清朝政权发源地——东北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9-24
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1894)、黄海战役(1894)、辽东战役(1894)、威海战役(189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