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关于<<上帝之音>>的介绍~~

如题所述

楼主看看吧,我在贴吧找的:
上帝之音-教皇合唱团
THE MASTERPIECES(杰作) 将呈现给您, 包括13首GREGORIAN(格利高里) 最经典的曲目

来自英伦岛屿的Gregorian(教皇合唱团)(又称“格里高利合唱团”或“上帝之音”),由Frank Peterson在2000年前后精心筹划。他们浸yin于教堂音乐与合声风格,以翻唱流行经典歌曲为主。Gregorian的作品曾在全球34个国家发行、在7个国家创下前10名的成绩,获得1张白金及7张金唱片的殊荣

乐队成员全部由受过专业美声训练的Gregorian歌手组成,他们以天籁般的优美和声把传承600年的古典美声演绎成流行音乐,别有一番滋味。这10位著名的吟唱者可以说是教堂合声乐音的顶道者:PhilipConway、ThomasBarnard、JeremyBirchall、AndrewBusher、MarkBradb2ury、TimothyHolmes、RogerLangford、GregoryMoore、DavidPorterThomas及ChristopherTickner,他们在英国的地位崇高,歌声从London、Oxford、Cambridge、Birmingham、Nottingham、Southampton到Edinburgh的教堂均可耳闻,也均为传统音乐名校St.Martin、RoyalCollegeOfMusic、King'sCollegeCambridge、RoyalAcademyOfMusic及RoyalNorthernSchoolOfMusic等出身,可说是最能亲切表达、也最具经验的诠译者。

而Peterson作为前Enigma成员,本人不但是超级金曲”Time To Say Good bye”(德国音乐史上最成功的单曲)的作者,制作过大牌如Sarah Brightman、Andrea Bocelli、Marky Mark及Sandra等,经手专辑总销售量更是突破了百万。他搜遍了全球流行音乐找寻合适的歌曲,一方面必须耳熟能详,另一方面则要能适合Gregorian的的合声唱法。正是这样的严格筛选过程,造就了上帝之声。

Gregorian的专辑全都是在大教堂中完成录音,所有成员也都有参加教会唱诗班的经历,在英国音乐界享有一定的地位。他们干净的声音使得在流行音乐的范畴中多出一份圣洁的意味,而Sarah Brightman更是数次在作品中献声,为专辑平添几分光彩。他们所造成的影响几乎使得Gregorian的圣音传遍全世界。

  Gregorian圣咏作为欧洲封建社会初期的主体音乐,可以说是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第一朵花。它的发展与整个西方音乐史有密切的关系。在记谱法的研究、音乐理论、复音音乐的兴起与发展、音乐学校的成立等许多方面,都要提及Gregorian圣咏,即使现代的调式音乐也是以Gregorian圣咏的调式为基础。

  按照传统的说法,罗马教皇Gregorian一世(590--604年在位)从统一治理教会的目的出发,搜集整理了各地的圣咏,选编成两本圣歌集,从而统一了罗马教会的仪式和所用音乐。

  Gregorian圣咏只用人声,歌词采用拉丁文,不用器乐伴奏。Gregorian圣咏没有和声和对位,旋律简单,不用变化音和装饰音,音域也很窄,一般不超过八度。虽然它的旋律没有明显的节奏重音,速度徐缓,但较好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Gregorian圣咏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古希腊、希伯莱、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的音乐,因此,它使我们了解了已失传的古代地中海地区的音乐文化。同音,Gregorian圣咏也孕育了西方一千多年来的音乐艺术。Gregorian Chant以极简单、极低沉的管风琴为背景(或完全无背景音乐),压抑的男声如潮水般连绵起伏,时而徘徊于幽沉的低音部,时而又突然攀升至难以想象的高音区,音域跨度之大和对人声要求之高,是其它Early Music所不能比拟的。

  圣乐对中世纪的欧洲人而言,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时,社区的每一份子都必须参加***聚会,并在聚会中唱圣歌。天主教的主要礼拜仪式有两种:“弥撒”与“日课经文”,Gregorian圣歌就是应用在这两种天主教的礼仪歌曲。

  如果说中世纪的Gregorian Chant代表着摈弃所有尘世俗欲与理性,一切精神指向归于上帝的话,那么在2000年出版的这张《GREGORIAN·MASTERSOFCHANT》则彻底地颠覆了GregorianChant的所有精神指向。毕竟,上帝死了。尼采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3
本专辑是由Gregorian(教皇合唱团)演唱的《Masters_Of_Chant II》(上帝之音II)。延续了第一张专辑的演奏风格,不过,一方面从音乐格式和传统而言,已经离开了教堂福音和传统咏叹的港口,慢慢的飘向了流行音乐,节奏旋律的彼岸了,而中间的河流是如此的宽广,足够他们在其中飘浮一段时间。很欣赏他们作品的一点,就是很会运用女声,因为男声的合唱宏伟和宽广的音域空间已经体现得非常辽阔,然而,缥缈的女声时而的出现,更可以体现和声表现出来的大观,通过轻巧莹亮的独声来反衬主旋律。
  《Masters_Of_Chant》一共有四张专辑,除此之外,Gregorian还有一些其他的专辑。本栏目中的“天籁男声”也是Gregorian精选专辑。
第2个回答  2013-08-13
描述着一些童年才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树影盘跚的草地,一个低沉的声音带来了戈尔的演讲,一个与布什一起竞选过总统的人```
    
    我个人对电影的态度和对人一样,属于慢热型``这部<an inconvenient truth> 早在它获奖时我就拿到光盘了,可是竟然放到现在我才看,真是惭愧,呵呵。
    
    有点惊讶它原来是部纪录片,然而被戈尔的演讲毫不晦涩且非常精彩,这也吸引了我继续看了下去。
    
    他说:人类曾经觉得地球不可能是圆的,曾经认为各大洲板块是不会移动的,正象现在认为地球环境是人类可以控制的 -“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马克吐温)”。
    
    我忽然想起好几次完成学校的功课时,都被要求做环保方面的主题,当时还不太能理解local对这个议题的热忱;还想起一次逛街看到一个举着environment friend的牌子的站在街边的法国人,耐心得等待有意支持他们环保组织的人。
    
    不说什么政治阴谋,什么拉支持的电影,也不说什么恐慌主义,极端主义。但世界上的天灾,也正像上帝惩罚人类一样,在世界各地,突兀地出现。不说远的,只说08新年的罕见雪灾,北方降雪稀少,而南方却大雪封路,新年我不在国内,但从新闻,网络和朋友的口中也得知,今年南方有多冷,有多少人不能回家。
    
    是啊,是有专家说是因为罕见的冷空气,那能解释什么呢,而我看到的是确确实实是Global warming的表现;同时近十年,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气候的变换。初二去北京时,是12月已经有飘雪了;而高三去北京时,直到1月才下第一场雪。
    
    “这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这是一个道德问题”地球的现状与未来应该是全人类关心的问题,我鄙视影片中美国国务院那些怀疑论者。
    
    最后那张图片,那张隔了40亿英里照的地球,是一个用肉眼几乎看不到的小点 - 他说"所有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一切,都发生在那个小点上,有成功,有灾难,有战争,有饥荒,有文明,那是我们唯一的家,而她现在身体处险境"
    
    我深深受到震撼,于这“渺小”,于这“唯一”。
  
   如果有看过<纽约挪亚> 也就是<Evan Almighty > 的朋友,我们联想一下,虽然那是部搞笑的片子,但同时充满了智慧,其间上帝对Evan妻子所说那句话-“人们祈祷勇气,但上帝不一定能把勇气送给他们,而是给他们创造勇气的力量”;异曲同工之处在于,上帝已经用那么多天灾提醒我们了,已经用那么多异象警告我们了,我们祈祷上帝给我们平安,上帝于是告诉我们不平衡的现状,指引我们方向。
  
  
     说真的,这样的影片我很佩服。如果以后做电影人,设计师,那也要做一个关注世界现状的创造者。传媒人除了享受创造的愉悦,还应该应用他们的才能去打动大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