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的结尾怎么写?

我写的是竹海和小溪,要优美的,婉转的结尾方式。写好点啊!!!速度快点啊!(字数在100——50字内尽量完成)

怎样写游记: 重点是“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思想感情”。写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其一,观之有序,言之有序。写参观游览一类的文章,必须有一定的空间顺序,而这种顺序又往往和作者观察的顺序一致起来,因此,只有观之有序,才能言之有序。我们可以大致掌握以下常见的顺序: <1>以游踪为序。游览的顺序就是文章的顺序。 <2>以方位变化为序。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先中间后四周,先四周后中间地观察,按照观察的顺序布局全篇文章。 <3>以景物的类别为序。我们参观游览一个地方,在大范围内又有各种不同类别的景物。例如:到了郊外,可以先看田野,再看山峦,最后看河流;到了荒原,可以先看天空,再看原野,最后看牛羊…… 其二,抓住特点,描写具体。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见所闻很多,如果什么都想写,就什么也写不好。只有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才能写得准确、生动、具体、形象。那么,抓住景物哪些特点呢? <1>色彩特点。景物的颜色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即使是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位置,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2>形态特点。景物的不同形状和姿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例:白杨直立挺拔,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柳树轻柔,婀娜多姿,表现出它柔韧的性格;松树迎寒风挺立,战霜雪苍绿,表现出倔强的品格;老槐树像撑开的大绿伞,在炎热的酷夏安抚着大汗淋漓的人们,表现出它温和的天性……可见,抓住景物形态特点,既可表现形,又可体现神。 <3>动静特点。一切景物都处于自然之中,有时处于静态,有时处于动态,有时处于静动变化之中。因此,我们要抓住景物的动静写出景物的特点。 其三,寄情于景,主题鲜明。景物本身无情,但是,人是有感情的。同学们,当你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游玩时,你会觉得天比平时蓝,花比平日红,草比平日绿。一阵风吹过,小树在风中摇摆,你会觉得它在向你招手。小鸟从身边飞过,你会觉得它在为你唱歌,向你问好。然而,当你挨了批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走在回家的路上,眼前的景物就会截然不同了。游览中,无论由情及景,还是由景触情,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只有把情感融注到字里行间,才会表达出鲜明的主题,也才会打动读者。在行文中,我们只有把心捧给读者,才会吐真情,有真意。情真文才美,只有情真,才能给读者美的享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9
千岛湖,顾名思义,大约有1000座岛的湖。今天我们就要去游览千岛湖。
早晨,我们起了个大早,我更是怀着对千岛湖的憧憬,前往千岛湖码头,登上一艘中型游艇。早上,湖面上弥漫着淡淡的薄雾。所有的小岛都变得朦朦胧胧,让人琢磨不透。8点左右,雾渐渐散了,
我们终于看清了众岛的庐山真面目。岛上绿树环抱,岛边碧波荡漾,偶尔还有一艘两艘渔船驶过,一派诗情画意。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驼鸟岛”。上岛以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顺着一条林荫道前往“驼鸟乐园”。来到“驼鸟乐园”,只见几只鸵鸟站在围栏旁得意地吃着游人准备的菜叶,边吃还边摇着屁股,那举动引得我们哈哈大笑。爸爸为了给我留下纪念,还让我和一支受过训练的鸵鸟合了影呢!来到鸵鸟纪念馆,我们看到了工作人员在空鸵鸟蛋壳上画出的图案真是惟妙惟肖。一幅《鸵鸟争食图》让我们啧啧赞叹。
离开鸵鸟岛,我们经过一座浮桥,来到了珍珠岛。岛的周围布满了整排整排的渔标,妈妈说那是养殖珍珠贝的网。来到岛上,我们参观了“动物世界”,里面有许多用珍珠扎成的小动物。那时我才知道什么才是“天工巧夺”。
整个游览过程最刺激的就是“梅峰滑草”了。我们登上梅峰观景台,领略到“不到梅峰观群岛,不识千岛真面目。”看完千岛湖全景,我们来到滑草轨道,望着那长长的轨道,我不禁望而生畏。可看到一个个比我小的弟弟妹妹都勇敢地滑了下去,我也沉不住气了,心想呵出去了。便坐在了滑板上,开始滑了,只见滑板45°地俯冲下去,我又开始害怕了,可已经太晚了。听天由命吧!我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滑板停了下来。我睁开了眼睛,回头看看那轨道心里暗自高兴,爸爸为了奖励我,还买了根雪糕。
我的这次千岛湖旅游,真是不虚此行!
第2个回答  2013-09-07
此次出游,我从中体会到了无穷的乐趣,也学会了不少的野外的知识,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体能和意志有了一次全方位的考验,我将在心中永远的铭记,我将继续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追求和执著,朋友,当你身心疲惫的时候,不妨到野外体验一下生活,我想这种生活方式不光带给我们的是乐趣,更多的应该是让我们懂得珍惜现在,珍惜自然留给我们的美好,愿阳光与我们同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07
游记的结尾应该是交代有哪些人与你一起去的,表明是 真的,就像《小石潭记》的结尾和《桃花源记》的结尾。后者就没有交代与那些人同游,所以说后者是 虚构的,懂???
第4个回答  2020-05-27

作文结尾有方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