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的性能要看那些参数?

如题所述

上面的朋友粘得太多了,我也是从事光学仪器的,就我的经验来说,主要考虑“镀膜”、“棱镜结构”、“尺寸规格”和“品牌”镀膜分“完全镀膜-Fully Coated”、“多层镀膜-Multi-Coated”、“完全多层镀膜-Fully-Multi-Coated”一个比一个做工要求细致,成像更加清晰,透光率更高棱镜结构就分BK7和BAK4,目前BAK4的比BK7更好,光的衍射会更小,穿透性更高规格上面,小体积的选10X25,8X21,8X30的挺多的,大规格的选7X50,10X42,10X50,倍率超过12倍的话,观看的时候,观测画面会比较晃品牌上面要选知名品牌,因为品牌代表了质量“Leupold,Zeiss,Leica,Steiner,Swarovski,Nikon,Kowa,Bushnell,Tasco”在中国都很流行,且代理商很权威,在网络上可搜索一下。当然价格也是不同的,正规的国外望远镜最便宜的不会低于200元,性价比高的,适合大众使用的800~2000元之间就会很不错了,再贵的那真是让自己的眼睛有了高清般的享受,同时彰显了地位,确实可以用来送给亲朋好友,作为礼物了有什么问题可以再和我细聊,就先说到这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8
你的估计是杂牌望远镜,我都看不大明白这算是个什么标法

正确的参数表示方法:
1.
规格:10x40
2.
视场角:6°30'
3.
1000米视界:114/1000米
4.
出瞳距离:12毫米
5.
出瞳直径:4毫米
6.
分辨率:4.7"
1.
规格:10x40
说明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或者叫倍率是10倍,望远镜的物镜镜片的直径是40毫米。对于变倍望远镜,可能标为:10-40x60,那么倍数是在10-40倍之间连续可调,口径是60毫米。注意鉴别:倍数远大于口径是没有意义的,一些劣质望远镜标注:999x50等是一种欺骗。另外,有些望远镜标注方法为:“10x40倍”,也是不正规的,有误导的成分。
2.
视场角:6°30'
表示望远镜观看的视野范围,望远镜倍数越大,视场角越小。
3.
1000米视界:114/1000米
表示视野大小的另一种方法,指望远镜在1000米远处所看到的范围的宽度,望远镜倍数越大,这个参数越小。
4.
出瞳距离:12毫米望远镜在视网膜上成像时眼睛距离目镜的最佳距离。与望远镜的倍数等有关,一般来说倍数高的望远镜出瞳距离小一些。足够大的出瞳直径可以保证望远镜在使用者佩带防毒面具或眼镜时使用。
5.
出瞳直径:4毫米
出瞳直径=口径/倍数。例如这个10x40的望远镜,出瞳直径就是4毫米。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一些望远镜可能因为光路设计和成本等原因不能达到这个理论值。
6.
分辨率:4.7"
指望远镜分辨最小细节的能力。一般和望远镜的规格,材料做工等因素有关。
第2个回答  2013-09-09
你好,我是军工光学厂家经销。

首先,望远镜的参数是什么?是为了什么?

望远镜的参数,主要就是规格,这个主要是方便不同的人根据各自的喜好,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有的人选择小的便携的,方便携带,不容易磕碰损坏,有的人选择大的,觉得舒适性好一点。顶多,会写上镀膜,棱镜材料。

但是,如果你找一个200元的产品,与一个接近1000元的军用级别产品对比,——从参数上,你能对比出来区别吗?就这个问题。

——很简单,不能。

望远镜的这些参数,相当于什么,如同一个柜子,说的是这个柜子的尺寸,顶多会说这个柜子涂的什么漆,用的什么木料,但是不会说,这个木头是用多少年的木头,是用的南方的松木还是北方的松木,这些都不会说。

而落实到望远镜上,就是光学玻璃的产地?是哪里的?所用的料是几级的?镜片精度是多少?是几级的棱镜表面垂直精度?你可以看一下 http://www.ytwscc.com/zhishi09ndgguangxuechengbenpian.html

所以,遇到那种很喜欢比较参数的客户,一般我们会这样告诉他,呵呵,这些东西,需要注意下,但是,不要太追求这些,太信赖这些,如果有条件,那么你实地看看效果,比看参数可靠,如果没条件,那么你就选个你觉得可信的商家。
第3个回答  2013-09-09
1、物镜的口径(D)

望远镜的物镜口径一般是指有效口径,也就是通光直径,即望远镜的入射光瞳直径,是望远镜聚光本领的主要标志,而不是指镜头的玻璃的直径大小。

2、焦距(f)

望远镜光学系统往往有二个有限焦距的系统组成,其中第一个系统(物镜)的像方焦点与第二个系统(目镜)的物方焦点相重合。物镜焦距常用f表示,而目镜焦距用f’表示。物镜焦距f是天体摄影时底片比例尺的主要标志。对于同一天体,焦距越长,天体在焦平面上的影像尺寸就越大。

3、相对口径(A)与焦比(1/A)

望远镜有效口径D与焦距f之比,称为相对口径或相对孔径A,即A=D/f。这是望远镜光力的标志,故有时也称A为光力。彗星、星云或星系等有视面天体的成像照度与相对口径的平方(A2)成正比;流星或人造卫星等所谓线性天体成像照度与相对口径A和有效口径D之积(D2/f)成正比。因此,作天体摄影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A或焦比1/A(即f/D。照相机上称为光圈号数或系数)。

4、分辨角(它的倒数称分辨本领)

刚刚能被望远镜分辨开的天球上两发光点之间的角距,称为分辨角,以δ表示。理论上根据光的衍射原理可得

δ=1.22λ/D

式中λ为入射光波长。在取人眼敏感波长(λ=5.55×10-4mm)时,δ用弧度表示,有

δ”=140”/D (D以mm为单位)

对于照相望远镜,δ取下式:

δ”=(3100A+113)/D (D以mm为单位)

此为理论的分辨角,实际上因光学镜头的加工质量及观测条件的影响,很难达到此理想的数值。而对于照相观测,对于同一天体,物镜焦距越长在焦平面上天体影像就越大,此为比例尺,以每毫米对应天体上的张角α”来表示:

α”=206265/f

例如对于KP200R的主镜筒,f=2400mm,则比例尺α”=206265/2400=86”/mm

5、放大率(G)

对目视望远镜而言,物镜焦距为f,目镜焦距为f’,则放大率为

G=f/f’

由式可知,只要变换目镜,对同一物镜就可以改变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由于受物镜分辨本领,大气视宁静度及望远镜出瞳直径不能过小等因素的影响,一台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不是可以任意过大的配备的。根据观测目标及大气视宁静度的实际情况,放大率一般控制在物镜口径毫米数的1~2倍。

6、视场角(ω)

能够被望远镜良好成像的天空区域,直接在观测者眼中所张的角度,称为视场或视场角(ω)。望远镜的视场往往在设计时已被确定。折射望远镜受像质的限制而约束了视场角,反射望远镜或折反射望远镜往往受副镜尺寸影响而约束了视场角。但对于天体摄影,视场还可能受接收器像素尺寸大小的约束。

望远镜的视场与放大率成反比,放大率越大,视场越小。

在未知视场的数值时,可以自行测量。以望远镜对准天赤道附近某一颗恒星,调好仪器,使星像在视场中央通过。仪器不动(不开转仪钟),记录该星经过视场的时间间隔,设为t秒,星体的赤纬为δ,则视场角为

ω=15ts cosδ

7、极限星等或贯穿本领

在晴朗无月的夜间,用望远镜观察天顶附近的最暗星的星等,称为极限星等(mb),极限星等与望远镜的有效口径、相对口径、物镜的吸收系数、大气吸收系统和天空背景亮度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作者给出的经验表达式,略有差异。较简单的估计式为

mb=6.9+5lgD

式中D用cm为单位,对于照相观测,极限星等还跟露光时间及底片特性等有关。有一个常用的经验公式:

mb=4+5lgD+2.15lgt

式中t为极限露光时间,不考虑底片的互易律失效,也没有考虑城市灯光的影响。检验望远镜极限星等的方便方法,是利用昴星团中央处选标星的标准星等(见下图),或者用北极星(NPS)的标准星等(照相星等,仿视星等)来估计或推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