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建集团海外部待遇怎么样?

青建集团海外部待遇怎么样?我今年刚毕业,要去海外工作。没好意思主动问海外的待遇,

下面我提供青建集团招工简章一、招收工种
模板木工、钢筋工、抹灰工、瓷砖工。
二、招收条件
1.持有技术证书,适应新加坡对于建筑技术工人的要求。一专多能者优先录用;
2.无工伤、违规、违纪和犯罪记录;
3.年龄:20~45岁(个别特殊工种年龄可适当放宽);
4.身体健康,无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无严重的慢性疾病史,并要在医疗机构取得健康证明;如隐瞒病情,入新后一旦查出被遣送回国,由劳务人员自己承担一切后果,且所缴纳费用一律不予退还。
三、 招收程序
1.报名人员自行安排体检(重点进行血液化验、胸部透视等检查)。
2.报名并填写履历表
3.国内派出公司对报名人员进行面试、审查,并确定参加技能考核人员名单。
4.初审通过者提供:身份证、户籍簿、技术证书、健康证明、护照、照片等。并签订出国、报名培训、考试协议。
5.交费,参加考试培训。
6.考核合格者签订出国合同,人员派出。
四、 合同期限
合同期限为两年(1+1), 以新加坡人力部批准的有效期为准。
五、 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
1.工作时间:除新加坡分公司事先统一安排进行集体休息外,每日原则安 排10-11小时的工作。如工程需要超时工作,劳务人员需服从工地的统一安排,否则以旷工论处。
2.工资待遇:
A.原则上一律实行记件工资制,按劳计酬,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劳动定额后附)。执行计件工资期间,劳务人员不得要求任何额外的加班工资(包括星期天和节假日)。
B.特殊情况下如不能实行计件工资,则实行记工卡式的计时工资制综合考虑了加班及节假日因素后,每8小时工资28新币(加班1.5倍工资)。(新币兑换人民币大约为:1新元=5.02元人民币 )
C.劳务人员赴新加坡后,如因自身的技术或技能太低,不能胜任雇主安排的工作,则雇主有权调低雇员的计时工资标准。雇主有权根据工程需要随时调整工作时间。
D.计件工资制采用的定额按雇主的规定执行,以班组为基本单位的实物计量工资。在出满勤并完成定额前提下每年净收人不低于50000元人民币。
E.如因雇主的原因造成工人停工待料,连续超过7天,则雇主向雇员每人每天补助20新币。
六、交费
1.出国前费用
A.报名费:2000元人民币;
B.考试培训费:约3000元人民币 (参加考试人员直接交考试培训中心)劳务人员自己承担参加考试的路费、食宿费等
C.前期垫付款:5000元人民币 (履约期满,回国后退还本人,不计息)
D.管理费:4500元人民币
E.出国机票费:约3000元人民币
2.出国后费用:
A.出国管理费:3000新元 (在前期工资中分期交纳,人员一经派出,则管理费不予退还)。如因雇主或国内派出单位原因,致使劳务人员提前回国,该费用按比例退给乙方。如因劳务人员本身的原因,无法在出国后全额交纳上述3000新元的全额或部分,雇主或国内派出单位有权从劳务人员已交纳的履约保证金中扣除。;
B.住院保险费:每年70新元左右
C.安全保证金:1000新元 (履约期满,回国前退还本人)
七、考试培训地点
目前全国共有重庆、南京、杭州、济南四处培训考试中心。
具体地点:
1.南京考点:南京市兴隆路向石南路101号,南京市职业教育中心实训楼、实111室 ;电话:025-86479369,联系人:周主任
2.济南考点:济南市历山北路北首;电话:0531-88560166 ,联系人:孙校长
八、生活福利待遇
1.项目统一提供住宿、卫生设备、生活设施和宿舍卫生服务等;
2.供应一日三餐集体伙食,执行个人负担,公司补贴的伙食制度,伙食费每月120新元;
3.出国机票劳务人员自己负担;劳务人员圆满履约回国,则回国国际机票 由雇主负担。劳务人员因个人原因提前回国,或因违反合同条款遭公司提前解雇时,由本人负担新加坡至国内的单程机票费用。
4.劳务人员抵新后体检费、工作证费、安全学习费由雇主负担。劳务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由个人负担;劳务人员的外籍工人劳工税由雇主缴交。
5.劳务人员入新后,雇主为其办理工伤意外保险并承担保费。
6.劳务人员入新后,安全带、安全帽由雇主免费提供,安全鞋费用由劳务人员自己负担。
九、工伤处理
劳务人员在新加坡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依据新加坡工伤赔偿法在当地给予处理。
十、其他
除本招工简章所规定收取的费用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其他名目多收取任何费用。如有乱收费情况,请拨打联系电话或投诉电话。
十一、联系方式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南海支路5号
联系人:周银
联系电话:0532-816273882010年7月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8
关羽的北征襄樊,历来被人们看作是一个孤立的军事行动。甚至有人说,正是关羽的擅自行动,造成了江陵的空虚,使孙吴乘虚而入,夺取了荆州。事实并非如此。关羽的攻打襄樊,不是他自己擅自决定的军事行动,而是蜀汉进一步完善“跨有荆益”,待机夹攻中原战略行动的一部分。这样评价关羽的进攻襄樊,主要有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刘备汉中称王后,以汉中王的名义,“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假节钺”是当时帝王给臣下的一种权位极重的待遇。假节钺者拥有代行帝王旨意、掌握生杀的特权。当时关羽正积极准备北上攻打襄阳,此时给他这种待遇,显然是为了让他在此战役中更大限度地发挥指挥和统帅作用。
第二,刘备在夺取汉中以后,接连采取了三个重大的行动:第一个是夺取西城、上庸、房陵东三郡,打通从汉中到襄阳这一段的汉水流域;第二个是在汉中称王;第三个是关羽北伐襄樊。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刘备占有汉中,大约六月底打通汉水的战役胜利结束,七月刘备在汉中称王,七月初关羽便率荆州军北伐襄樊。这三个行动如此紧密相连,一环扣一环,显然决非偶然的巧合,而是实行完整地跨有荆益的整体战略的统一安排。这三个行动互相联系,所针对的目标都是一个,即曹操。汉中称王是在对曹斗争中的政治攻势,打通汉水和挺进襄樊是对曹操的军事攻势。这三个措施所要达到的直接目的,不是要收复中原,而仍然是《隆中对》提出的阶段性的目标,即完整地跨有荆益,以便进一步待机夹攻中原,最后恢复汉室。
汉中称王使刘备集团在益州的地位坚如磐石。打通汉水使刘备集团在荆州的势力向北推进到房陵、上庸一线,并给关羽的进攻襄樊造成西部呼应的声势。
汉中称王使刘备集团在益州的地位坚如磐石。打通汉水使刘备集团在荆州的势力向北推进到房陵、上庸一线,并给关羽的进攻襄樊造成西部呼应的声势。攻打襄樊则是跨有荆益州的最后一次战役行动,并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胜利。如果能攻下襄樊,刘备集团在荆州、益州的地位不但会进一步巩固,而且会真正形成出击曹操的两个拳头,给《隆中对》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由此也可以看出关羽在贯彻执行蜀汉政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正当关羽北征襄樊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孙吴却乘关羽北征,后方空虚之机在背后偷袭江陵,占领了荆州。人们通常把丢失荆州的责任归到关羽头上,指责他对孙吴态度蛮横、粗暴,致使孙刘联盟破裂,这并不是无端的指责,而是有历史根据的。比如关羽与鲁肃为邻时,不能与之搞好关系,反而“数生狐疑”,制造摩擦。再如吴主孙权曾派人到关羽处说媒,想让关羽的女儿为自己的儿媳,不料关羽却“骂辱其使,不许婚”。又如关羽北征襄樊,俘获于禁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孙吴湘关之米。
毫无疑问,关羽如此处理上述问题显然是缺乏谋略思想。但是我们认为,这些都不是导致荆州必然丢失的根本原因。我们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如果关羽对孙吴没有采取粗暴态度,孙吴会不会放弃谋取荆州的打算呢?答案显然应当是否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夺取荆州是孙吴的立国之策。关于这一点我们在《武侯春秋》中有详尽的论述。这里我们只列举几个简单的事实。东吴大将吕蒙建议袭取荆州,是在关羽擅取湘关米之前;甘宁建议夺取荆州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远在关羽拒绝孙权求婚之前;鲁肃建议孙权夺取荆州的时间更早,那时候根本没有关羽与之为邻之事。所以说,东吴谋取荆州与关羽对东吴态度粗暴不讲策略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荆州的丢失,从根本上说,是蜀汉对孙吴必夺荆州的方针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知道,孙刘两家在赤壁之战以后为了解决荆州的归属问题,曾进行过三次领地的再分配。特别是最后一次,双方同意以湘水为界,中分荆州。这次分配,刘备集团对孙吴作了较大的让步,他们认为荆州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从此以后,刘备集团对孙吴的防范一天比一天松懈,而把绝大部分力量用以对付北方的曹操。如果刘备取得汉中以后,重新部署一下防务,让张飞或赵云带一部分兵力回师江陵,充实关羽的力量,再让法正或黄权这样的智囊人物为关羽谋主,则荆州或可暂保无虞。然而,刘备不但没有给关羽增加一兵一卒,反而却从荆州调走孟达去北攻房陵、上庸。在没给关羽增加兵力的情况下,又让他分兵北上攻打襄樊。这种行为只有两个理由可以解释:一个是刘备集团不打算要荆州了,一个是他们认为孙吴对荆州已无任何威胁,轻视荆州对孙吴的防务。第一个理由根本不能成立,因为据有荆州是刘备集团政略中的重要内容。理由只有后一个。事实上,自从孙刘双方以湘水为界划分荆州以后,蜀汉的一系列行动部署都是针对北方曹操的:夺取汉中是为了北进关陇,汉中称王是为了与曹操政治对抗,打通汉水是为了从西侧呼应关羽攻打襄樊,北征襄樊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跨有荆益,以便两路夹攻中原。对孙吴争夺荆州的可能性,刘备集团几乎没有做任何考虑和应付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孙吴又采取了极其秘密的偷袭手段。因此,从孙刘双方当时整体战略部署看,从关羽、吕蒙两军攻守谋略看,蜀国失去荆州就是必然的了。
荆州虽然丢失了,但关羽在失去荆州后所表现出的忠于职守、忠于蜀汉事业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肯定的。荆州丢失之后,关羽本来还有其它路可走。如果他在知道公安、江陵失守后,不是向南试图收复失地,而是沿汉水向西会合刘封、孟达等人退入汉中,起码还会保存一部分实力和自己的性命。但是,关羽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走这条路的。作为刘备集团中的重要成员,作为一方军事统帅,他深知荆州对于蜀汉政权多么重要,深知诸葛亮在荆州花费了多么大的心血,深知刘备、诸葛亮对自己寄予了多么厚重的希望。荆州若在,即使打不下襄阳,但跨有荆益的格局还在,再攻襄阳的阵地还在。荆州若失,就使蜀汉夹击中原的两臂断掉一只,使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计划受到极大的挫折。关羽是绝不肯这样去见刘备和诸葛亮的。他是个重感情、讲义气的人。他从建安六年(201年)随刘备进入荆州时起,到此时已经有十九年了。为了刘备集团的事业,为了不辜负刘备的信任,十九年来,他在荆州投入了全部精力和心血,他不会看着荆州就这样丢失了。因此,关羽没有西入汉中,反而要求刘封、孟达出兵与他一起收复荆州。在遭到刘封、孟达的拒绝以后,关羽便孤军南下,试图凭自己的力量把荆州夺回来。
关羽没有能够夺回荆州。他把一腔热血抛洒在了荆州的土地上,同时也把忠于职守、忠于自己的事业的精神和品质留给了后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