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的构造

如题所述

沉积构造是指沉积岩形成时所生成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形式。它不仅构成沉积岩的重要宏观特征,而且还反映了沉积岩的形成环境。有以下主要类型。

1.层理构造

层理 是因不同时期沉积作用的性质变化,使沉积岩的颜色、矿物成分、碎屑的特征及结构等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的成层现象。是沉积岩最特征、最基本的沉积构造。层理中各层纹相互平行者称为水平层理,层纹倾斜者称为斜层理,相互交错者称为交错层理(图12-3)。

图12-3 层理的类型

(据H.E.Reineck,I.B.Singh)

分隔不同性质沉积层的顶、底界面称为层面。该沉积层就称为岩层。沿岩层层面往往最易劈开。层面可以是平的,也可以是波状起伏的。

岩层的顶面和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岩层的厚度。层厚可以薄如纸,也可厚达1m以上。层厚可以反映在单位地质时间内沉积的速度及沉积环境的变化频率。根据层厚可以分为:厚度>1m者称为块层;厚度1~0.5m者称为厚层;厚度0.5~0.1m者称为中厚层;厚度0.1~0.01m者称为薄层;厚度<0.01m者称为微层。岩层的厚度在横向上常有变化,只是有的变化较小较稳定,有的则逐渐变薄,甚至消失尖灭。

如果大多数为岩性基本均一的岩层,中间有少量其他岩性的岩层,称为夹层,如砂岩夹页岩,炭质页岩夹煤层等;如果岩层由两种以上不同岩性的岩层交互组成,则称为互层,如砂、页岩互层,页岩、灰岩互层等。夹层和互层反映构造运动或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沉积环境的变化。

递变层理 在一个层内碎屑颗粒粒径由下向上逐渐变细(图12-4)。它的形成常常是因沉积作用发生在水流速度和强度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况,既同一层内碎屑颗粒由下往上逐渐变粗者,称为反递变层理。

图12-4 递变层理

(据夏邦栋,1995)

2.层面构造

在沉积岩层面上常保留有各种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是恢复岩层沉积时的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波痕 由流水、波浪、潮汐、风力等作用产生的波浪状构造,保留在碎屑岩层的顶面(化学岩中少见)。最常见的是流水波痕和浪成波痕。反映浅水(河流、滨海、湖滨等)沉积环境。

泥裂 是滨海或滨湖地带泥质沉积物暴露水面后失水变干收缩而成,由岩层表面垂直向下的多边形裂缝。裂缝向下呈楔形尖灭。刚形成的泥裂是空的,地质历史中形成的尾裂均已被砂或其他物质所填充(图12-6)。利用泥裂可以确定岩层的顶底,即裂缝开口方向为顶,裂缝尖灭方向为底。泥裂常指示海滨、河床、湖滨等浅水环境及阳光充足的干燥气候条件。

图12-5 波痕

(据夏邦栋,1995)

a—对称波痕;b—非对称波痕

图12-6 现代泥裂(A)和岩石中泥裂(B)

(引自C.K.Seyfert &.L.A.Sirkin,EARTH HISTORY AND PLATE TECTONICS)

3.结核

在沉积岩中某种成分的物质聚积而成与围岩成分有明显区别的团块,称为结核。其形状有球状、椭球状、透镜体状、不规则状等。其内部构造有同心圆状、放射状等。如石灰岩中常见的燧石结核,含煤沉积物中的黄铁矿结核。

4.化石

在自然作用下,保存在沉积岩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这是沉积岩区别于其他岩类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化石可以研究生物的演化规律,进行划分对比地层,确定沉积岩的形成时代,而且还可以了解和恢复沉积时的地理环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