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采购工作,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我在一科教设备公司上班,主要是教学设备和图书采购,当我们在政府招标中中标后,就应要求进行采购配货,由于刚进入这一行业,还有很多学习的知识,望前辈指点,该怎样做好这方面的采购工作,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谢谢!

1、采购作业要非常小心,因工作上的失误而造成公司重大的经济损失,采购是要负全责的,做任何事都要注意细节,不能随便的处理任何事。
2、与供应商的任何业务往来一定要在事先沟通好,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同业务沟通,不能单方面操作。
3、采购工作有一定的诱惑,一定不要迷失自我,不要收供应商回扣或礼品(如有都交上级处理)这样对公司对你都不好,到时候会伤害了自己。
4、同供应商相处,要平等对待,不要认为自己是顾客了不起,这样没有办法和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
5、盯住采购过程,采购作业遇到困难,要立即告诉上级处理,不要等到没有时间汇报上级(解决方案采购员脑子里应该有的),给公司造成损失。
6、盯住公司生产计划,必要时尽早通知供应商采购计划变更情况,把双方的经济损失减少到最小。
7、内部沟通能力是采购员必修的一门课程,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你的工作压力。
8、采购员不能以公司名私自开采购单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或是帮其他人采购材料,这样是违法的。
9、采购没有权利备原材料或安排库存,一定要有业务的备料通知单,也要让领导知道。
10、若因时间紧迫,要求供应商直接寄到顾客时,采购员一定获得上司批准,且各种票据要及时办,采购员应尽量减少此类事情的操作方式
11、由供应商直接寄给顾客的货物一定不能开有任何单据放于货物中,并要求供应商写速递单时填写我司的名字和电话
12、供应商的报价单,采购要了解市场原料的最低价,才知道怎么降价采购员要多同其他公司采购员交流,掌握材料的价格
13、价格谈判的时候,清楚价格形式要清楚,是否到厂、是否含税、多少税,需要在报价单上写清楚,以防时候发生不愉快的争议
14、对于利润过低的销售报价,采购员一定要给上司审核方可报给业务,以保持公司利润空间
15、要建立公司供应商档案,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使用,保证供货安全和选择的多样性
16、采购的账目一定要清楚、可追溯,否则可能损害公司的利益
采购员应注意的事项很多,但我觉得一下这两项是很容易忽视的:
一、廉价物品慎重考虑。供货商如果以比市面行情便宜许多的价格卖给你货物,那么这种商品往往是有问题的。就像我们常说的“便宜没好货”采购人员不可贪小便宜,如在采购过程中贪图价格便宜,会使公司蒙受经济损失切勿上廉价的当。
二、精美包装不可忽视。一种商品的包装,就好似穿上一件衣服,漂亮的包装给人们以美好的感觉,蹩脚的包装会让人产生讨厌的印象。因此,许多商人总是花重金请人设计精美的包装。我们在采购物品时,往往从物品的包装来判断东西的好坏。虽是同样品质、同样价格的东西,一个用塑料包着,一个用精美的包装纸包着,人们就会觉得后者的品质、价格都高于前者。如有些商品在外表看起来是很漂亮,在实际用的时候就发现它其实质量上有问题,是用包装来吸引顾客,所以往往我总是认为包装的好坏往往显示品质的好坏,其实不当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8-26
各公司管理不一样,所以采购形式也不一样。我公司的采购流程是:基层采购计划的申请—采购部门采购计划的会审—采购渠道的确定—采购签订合同—到货库房库管员验收—录入计算机—内部审核员审核—填写入库单—录入计算机—填写结算凭证—内部审核员第二次审核—领导签字
采购员岗位责任制
1、坚持政策法规学习,认真执行公司物资采购的规定。
2、坚持先比质、后比价原则,货比三家择优采购,保证生产。
3、在采购工作中,不准以权谋私,更不准到自己或自己亲属所办实体中采购物资,不准在工作中接受他人钱物。
4、执行采购有计划、有合同的机制。
5、严格执行采购制度,不得擅自变更或增减采购数量。
6、建立重大问题汇报制度,在超越自己权限和不便自己操作时应及时请示汇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4-19

采购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获得所需的物资、服务或设备等,通过选择供应商、谈判合同、执行采购计划等一系列过程来实现目标的管理活动。在实践中,采购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采购策略的选择

采购策略的选择是采购管理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不同的采购策略可能会对采购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应该综合考虑成本、风险、供应商可靠性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采购策略。

2、借助采购管理系统

8Manage SRM 供应商与采购管理系统,包括采购流程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采购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等功能,可以帮助采购员工更好地跟踪和管理采购过程。通过系统自动生成采购订单和合同,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率和漏洞,并帮助采购员工更好地掌控供应商的信息,优化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采购员工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为采购决策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数据支持,有利于采购员工做出更优质、更合理的决策。

3、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保证采购质量和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该充分了解供应商的经营状况、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情况,并进行评估。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供应商审核、供应商评分卡等。

4、合同的谈判与签订

合同是采购管理中的重要文书,是采购双方之间约定的法律依据。在合同谈判过程中,应该明确合同的条款、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期限、质量标准等关键要素,并进行适当的讨价还价。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应该认真审核合同内容,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5、采购执行与监控

采购执行是采购管理的核心环节,它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订单管理、货物验收等一系列活动。在采购执行过程中,企业应该密切关注供应商的供货情况、采购进度、质量问题等情况,并及时处理。同时,也需要对采购过程进行监控,确保采购过程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6、风险管理

采购管理中存在各种风险,如供应商违约、质量问题、物流延误等。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建立应急预案等,以应对采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7、数据管理

采购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采购计划、供应商信息、采购合同、采购订单、质量检验报告等。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保密性。同时,也应该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及时监控采购过程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8、建立供应商关系

建立与供应商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采购管理非常重要。通过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建立互信机制、共同解决问题等方式,可以增强供应商的忠诚度和合作意愿,从而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

总之,采购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优化。企业应该加强组织管理,建立科学的采购管理体系,从而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降低采购成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