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最出名的美食有那几种?

如题所述

zt--汕头小吃指南汕头小吃指南--Wuvist修正版 转载之新潮流论坛1.牛肉丸A.中信海滨花园食街那个肥妞的牛肉不错,都是腿的,切功也好.沙茶比较一般B.金新市场对面的牛肉丸,这可是我从小到大都在那吃的.爽口,五香牛肉也好吃C.梅园的手拍丸,这个大家都应该经常光顾的..不必说了吧...D.问天推荐车管所的老二牛肉丸……慢……车管所是不是在梅园?PS:车管所的沙茶牛肉干粿是垃圾,问天还是向往福合埕的……郁闷,老牌牛丸店竟然是沙茶牛肉干粿做得好……2.鱼丸A.荣记的其实还是不错的,汤水比较清淡.B.达濠市场里面最出名的一家,鱼丸是每天出海捕捉的最新鲜的鱼做的PS:问天不吃鱼,无可置评3.猪肉丸A.在老市区镇帮市场,有一个摊子,是一对老夫妻卖的.主要是料新鲜.味道口感好B.长厦市场里面,是自己打的肉丸,肉饼..PS:N年没有吃过猪肉丸了……4.无米粿A.文化街(平东一街)阿老的无米粿,吃了这么多年还是好吃B.一中后门中间那一摊..C.很多年前在梅园吃的,是个女的卖,现在也没发现了PS:问天记得在国酒旁边也有个摊子很不错……5.粿汁A.原大林烧鹅后面,是一个中年女生在卖的,只有早上有.卤汤和卤肉特别好...而且.粿条做的粿汁也很好吃B.国平路的老牌粿汁也味道可以C.以前在金砂公园对面也有一个摆流动摊子的..是烙的那种...D.金新那家粿汁已经失去特色..记得高中时候,那时候只是个流动摊子.那时候做的可好吃呢....E.同益市场右边小巷进去...那里的肠子不错.也是烙的那种粿汁F.镇平粿汁一流,问天曾在半夜十二点专门从龙湖那边跑去吃……5.肠粉A.其实金新肠粉还可以,经常是我的早餐.爽口,很快搞定B.晚上才有的,长平西部牛仔吧对面的流动摊子.特点是比较鲜嫩的感觉C.皮肤医院对面阿叔的肠粉,也好久没去吃了.不知道现在的辣椒还是不是那么好D.一中后门阿姨的肠粉.其实并无特别.只是感情比较好E.凌海大路的肠粉,感觉已经没以前好了.不过还可以F.东方花园的瑞兴食店也是不错的……用铁筷子,问天吃起来蛮有感觉。6.干面A.不变的爱西...(问天的最爱之一……不过,居平老店跟林百欣会展分店的水平一个在天,一个在地……)B.大圆门的芝麻干面,味道可以啊...7.鳌粿A.居平书店同一边的,大概往前20-30米的小巷.(注意,要小巷子里的小店,大路边有家规模蛮大,挂招牌说正宗老牌鳌粿的据说是冒牌的……)B.平东一街那个卖无米粿的也有卖.C.一中后门D.其实是最好吃的,潮阳文光塔下..不过谁有那么多时间去呢E.金南香的也不错.PS:很多酒楼的鳌粿都不错,问天吃过好几间,包括金南香……就是上酒楼吃鳌粿这种小吃有点傻冒……8.水粿A.以前在侨中读书,经常路过华侨新村路(现在的步行街)有个男人在叫卖特点是糖浆很不错,菜脯也炒的香.那男的脸有个黑痣,现在偶尔会见到他B.原来中平街保健院门口PS:N年没有吃过了……想念……9.豆腐花A.红磨房的豆腐花还是可以的,因为晚上十点钟还可以吃地到B.下午在新兴附近那个老伯的豆腐花,很出名的(广场豆腐花,一级棒!回味无穷……特别是MM带问天去吃的……好甜……好甜……好甜……)10.炒粿A.原来新兴老徐的...现在关门了..(已经关门了吗?老徐走后,新兴餐馆的各种菜色还是不错的,除了炒粿!) B.金新市场对面也有一家,还可以火候比较足C.听外婆说沃尔玛附近小巷有家炒粿,味道也可以(这家就是老徐重开的啦!!!绝对是汕头首屈一指的!)D.共和市场内也有一家,据说是老徐的徒弟(哦?有机会要去试试……)11.笋粿A.首选飘香..虽然现在也很少人会去,但是坐在那古色古香的桌子吃东西实在是享受(问天曾经跟带我去吃豆腐花的MM在晚上9点飘香关门后去,老板娘专门开灶给我们做四个笋粿……感动!跟爱西干面不一样,飘香在林百欣食街分店的水准也相当高……)B.一中后门那个纽约客的还可以12.粽子A.老妈宫的还是不错的(废话!)B.那些小小的,一个一块钱的也不错.好象到处有卖13.猪肚A.石炮台的猪肚餐馆..B.在珠池附近也有一家,特色是猪肚蛇..还有溪黄草熬水...C.同益的猪肚,还是辣的爽口D.金新南法院附近的猪肚也是不错(不是附近,是对面!这两家店的猪肚汤是很有特色,值得介绍……但!问题是这两家店不是靠卖猪肚汤出名的……这件两店的招牌食物是“猪肠胀糯米”!为什么是两家店?话说当年汕头做猪肠胀糯米做得最好的“软尼(潮州话)”师傅仙去之后,一子一女为抢这家族生意而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硬生生的把一家店拆成两家……悲剧……虽然两家店水准各方面都差不多,但在恶性竞争之下,似乎已经快要倒闭了……大家有机会赶快去捧场,也许过段时间就再也吃不到汕头最好的猪肠胀糯米……)14.辣味A.重庆红太阳不错,毛血旺和兔子煲.B.金砂乡的麻辣烫.PS:都没吃过……但,汕头的辣味能够辣到哪去呢?15.羊肉A.八先生的东西还是值得去吃的....羊肉串好吃B.义王府的东西也不错,但是没特色(太贵了……)C.忘记在哪里吃过炖的羊肉..味道非常鲜美...(说了等于没说,问天老爸炖的羊肉也是很棒的说……)16.蚝烙(讲了这么多,居然没有蚝烙,怀疑作者是不是纯正的汕头人)A.飘香!问天这辈子吃过的最棒的蚝烙就是在飘香吃的……夹齿留香……外脆内软……人间美味啊……B.传说中的汕头最棒的蚝烙还不在飘香,而是在西天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5
我的家乡是汕头,那里的风土人情时常使我魂萦梦系。虽然在外求学,但我始终忘不了家乡那独特的美食。我想念家乡妈妈亲手做的菜肴,想念那各式各样的小吃。可以说,最让我津津乐道的,确实就属源远流长的潮汕菜了。

潮菜是广东菜三大流派之一,发源于潮汕平原,历经千余年而形成和发展,以其独特风味自成一体。潮菜,不仅风靡南粤,走悄神洲大地,而且饮誉海外,香飘五洲,影响广泛而深远。

潮汕人有别具一格的食俗,例如日常特别喜爱吃粥、喜爱以腌制品为主的佐餐小菜(咸菜、菜脯)以及制作精致的特色小食(蚝烙、肉丸等)。菜式中,不仅有着名贵的燕窝、鱼翅、鲍鱼烹制的精品,也不乏粗菜精制的特色菜,如地瓜叶做成的“护国菜”,芋头做成的“芋泥”,大芥菜做成的“大菜羹”等。潮菜具有选料广而重海鲜、制作精而重清淡、佐料多而重“合味”的主要特点,而且宴请进食中讲规矩而又重人情,渗透着礼仪文化。

潮州工夫茶是富有地方特色的茶艺。从茶具、茶叶、用水、冲泡到品尝都十分讲究。茶具用宜兴茶壶或盖瓯及小瓷杯,茶叶用乌龙茶,冲泡有包括纳茶、候汤、冲泡、刮沫、淋盖、烫杯、洗杯、筛点等步骤,高冲低筛,操作严谨。品尝还重在慢饮细酌。

在多种成分五方杂处的环境中,最为潮汕人所能接受和信奉的处世哲学就是“中庸”。中庸的极致是“和”,它是调节矛盾的法宝。表现在潮汕饮食上。就是调节阴与阳、外与内、凉与热、补与消等矛盾关系。

潮汕人深知食物就是药物的道理。每个人从小就被训练判断每种食物的凉与热,深知食物之间配伍的忌讳。虽不见得人人都背过汤头歌诀,而他们的实践经验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潮菜的每种食品搭配,都力求其最佳营养效果。这完全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潮汕人很少喝酒,更不会酗酒闹事,也是因为酒可乱性,无论在饮食上或处事上,都容易破坏中和的原则,为避免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在饮食中从不强迫劝人进酒。

潮汕饮食的许多特点是由于营养科学形成的。不在其中的人往往难于理解和体会。比如:潮菜的“淡”是一特色。人在饮食中不可无盐,不仅仅是为了提味好吃,而是为了从中补充人成长所必须的各种微量元素。盐虽为“百味之主”,但又不可多食。研究证明,每日食盐的进食量应控制在10克以下。潮汕地处海滨,又在北回归线上,空气湿润。空气中己经饱含着大量盐分,人通过皮肤、呼吸等渠道也可以吸收盐分,因此从饮食中获取的盐分就要相对减少。即便如此,潮汕人每日所吸收的盐分还是“供大于需”,尤其在低气压的情况下。这也是潮汕人养成每日都要洗澡的原因,除了清洁,也为祛盐。懂得这个道理,就应该实事求是,随机应变。如果到北京做潮菜,就不妨稍微咸一点,不能守着一个“淡”字不放。

再如,潮汕人喝工夫茶,以“浓”“苦”出名。因为潮汕地处亚热带,热天多。北方人认为最解渴的办法是喝冷饮。其实这是误解。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热天在南方越吃冷饮越热。真正解渴要靠“水”和“甘”。但是水喝多了,会加重肾脏负担,不利健康。长期的经验积累,潮人发明了工夫茶,水少而甘,以少胜多。冲泡工夫茶有十道关键的工序:活火、蟹目水、拣茶、装茶、烫杯、热罐、高冲、低洒、盖杯、淋顶,加上“关公巡城”的冲法和“韩信点兵”的洒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尽量提高茶具的温度,以使茶叶中的化学物质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散出来,饮后口中余甘,才能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因此可以说:北方喝茶是以“水”解渴,工夫茶则是以“甘”解渴,而同样源于中原的日本茶道只能说是以“意”解渴了。

潮汕人吃橄榄,也是为了以甘解渴。吃后所余的橄榄核,用以煮茶最为上乘,就是要连其核中的“甘”也被利用一起来,与茶甘相得益彰了。

潮汕民谚云:“时节做时果,时令防时病”,深知预防疾病的重要,其措施之一是喝凉水(非指北方之生水,而是中草药熬制的饮料),品种多样,功用不同。二是吃时果,就是用可食的中草药与米粉和在一起,做成各种点心(潮汕皆曰果),以预防疫病。如鼠曲果,可于春天御春寒咳嗽;红果桃,可消食健脾;菜头果,可去邪热气;麦果,可利便养肝;桅果,增食欲,祛疾病。

潮菜还有个特点,就是“自找苦吃”。吃苦菜,都是为了祛火消毒。潮菜中的“厚菇芥菜”“堡焖菜胆”“酿苦瓜”等名菜,就是取其鲜苦之味,以祛火消毒。现代科学研究的结论证明,海产品的营养价值确实高于其它动物食品。其蛋白所含胆固醇明显低于猪肉。被现代人吹得神乎其神的深海鱼油。其实早就是潮菜中的芙食了。

潮菜的另一特点是讲究酱碟、佐料与菜肴的搭配。潮菜的酱碟在中国八大菜系中是占首位的。它在菜肴中起着辅助调味、增加美味、适口解腻、增加食欲的重要作用。其配伍是极为科学的。比如:蚝烙要配鱼露、香菜、胡椒粉;生炊龙虾要配桔油;白灼螺片要配梅羔酱和芥末酱。为此潮菜中发明了不少特殊的调料,如鱼露、沙茶酱、桔油、普宁豆酱等。 许多潮菜做不出正宗味道,往往就是缺少这些调料的结果。为什么说这种配伍是符合科学的呢?因为:第一可以保持食物的原滋原味。第二可以调节个人的口味。所谓“众口难调”,这是最好的调解方式了,从理念上就是解决了矛盾中“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可以说是潮汕人“中庸”哲学的绝好运用。

不过,潮菜也有不足之处。潮菜的汤多是出了名的。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天气炎热,需要补充的水分多。汤讲究淡而不腻就是为此目的。二是用汤来调和各种食物的药性,以达到进补的目的。这些是潮菜的汤的精华。但传统的观念也认为:潮菜中的“冬虫草鸡汤”“枸杞水鸭汤”之类,一般在宴会上就只喝其汤而弃其肉,因为经过长时间煮,营养已经完全在汤中了。其实溶解在汤中的营养是少之其少的,正确的饮食方法应该是汤与肉一同食用。越来越多的潮汕人正在意识到这一点。

饮食科学化的另一含义是,饮食方式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古人喜欢生食海鲜,图其鲜美,那时海洋没有被污染。现在的海洋生物普遍含菌多,重金属含量大。保持生食习惯已经不卫生了。所以象生鱼片之类的菜,已经从现在潮菜谱中消失了。一般只剩下一味“拌海蜇皮”这一南北共有的菜了。至于潮汕人好食血蚶的习惯,也被传染病给大大改变了。这些都表现了潮汕饮食文化的进步。
第2个回答  2013-09-05
我也是潮汕人,我也来说两句。
说到牛肉,可能大家认为最出名的,就是福合埕。但是,在广厦新城红荔园(中信东厦花园二区侧门对面),有一家“高老二牛肉”(老店)也是美味。但要吃也得到新店去,因为他的老板在新店,他的老板做得好吃些。
说到面,汕头的“爱西干面”可是好吃啊!但必须到老店(小公园中山亭附近)去,那里的面才好吃。还是名小吃呢!
还有蚝烙,老市区的“西天巷蚝烙”,那可是很有名的,虽然我没去吃过。
夏天时,老市区,海滨路广场方圆可能是约2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南海冰室,那的冰真是好吃。全汕头的冰室可能只有那里有白冰,那里的白冰是很不错的哦!
恩~哦,还有荣记、晶华、达濠李老二,这三家都好吃!
第3个回答  2017-06-14
白粉,牛丸,还有牛肉火锅
第4个回答  2013-09-05
我也喜欢吃牛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