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的最新相关信息

如题所述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通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学习不负责,上课不认真,作业马虎、拖拉;遇事推卸责任;逃避劳动;对他人不负责,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同学,不关心他人;同学间不会相互合作等等,这些都表明学生缺乏责任心。这些行为反映在班集体中,导致班集体凝聚力不强,学风不浓,直接影响了每一个学生的自身发展和班级的发展。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具有责任感决定着将来整个社会成员是否具有责任感。”因此,对学生进行责任心教育是教师的一项战略任务。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必须从培养学生责任心开始,对学生进行教育。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重点方面谈一下应如何加强学生的责任心教育。
一、 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一份子,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以身作则,身先士范,能春风化雨,无声胜有声。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的教育学生应该怎样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因此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牢记自己的榜样作用,慎行自己的一举一动,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隐性教育作用。有一次班级值日做得不好,我不动声色地拣起地上的纸屑,然后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关于废纸的故事: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都为之惊叹,日本民族因此而赢得尊重。
拣干净你脚下的纸屑,这就是培养责任心的开始。

二、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责任心的形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具有年龄小,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的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如果从小就坚持反复不断地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今后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抓住这个好时机,逐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注重抓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我根据学生的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十分重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明确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反复训练日常行为,养成自觉自控行为的习惯。如有些学生经常迟到一两分钟,针对情况,一些同学建议把手表拨快几分钟,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三、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承担责任。
美国总统里根小时候踢足球损坏了邻居家的玻璃,他父亲为了使小里根明白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不惜让他打了半年的工才把赔给邻居玻璃的钱如数还给父亲, 在中国的家长看来,里根父亲的做法似乎对孩子太残酷了,然而后来里根回忆说,正是父亲的这种做法才使得他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学生有过失的时候,首先要求他们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然后让他们去勇敢地面对,即使是一个小的过失错误也不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参与解决。比如学生们在课间打闹,一时冲动发生了冲突,我就会要求他们自己明辨谁是谁非,自己想办法解决;对于每天的值日事宜,我也是责任到人,实行“承包合同”,不符合要求的“下岗待职”,表现突出的,选为优秀标兵;……如此等等,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每件事情上学会自我承担责任。
四、借助各种活动,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
精心组织各种班级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责任心。如,我抓住节日契机开展活动。如“三八”妇女节前夕,我要求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给妈妈一份惊喜。以此增强学生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学会关心长辈,关心一切需要关心的人,使他们从中感受到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情感体验。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老师,您辛苦了!”的主题活动,让同学们讲述各个老师认真传授知识和耐心教育同学的事迹,讲述伟人们尊敬老师的故事,并引导学生懂得是老师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其他形式的如演讲活动,主题班会活动,班级联欢会等。学生的学习生活不仅因为有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而显得五彩斑斓,而且学生在活动的参与和竞争中,学会了表现自己,达到了培养责任心的目的。 

五、利用课堂,进行熏陶。
在平常教学中,我会利用一些自修课,班会课,以及课余时间,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我常常会跟他们讲一些有关责任心方面的生动形象的小故事,这样学生们也容易接受。例如白求恩是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尽职尽责地为伤员做手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人之幸福安康为己任,所以名垂青史;辛弃疾以国家之安定团结为己任,所以辛弃疾流芳百世;林则徐以社稷之安宁为己任,所以成为一代英雄;孩子们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同他们讲的那一则故事:“一名公交司机行车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一、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中最后的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二、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三、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汽车和乘客的安全。做完这三件事,他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当孩子们想对自己该做的事情应付了事时,他们会想起老师讲过的这些故事。

六、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另一重要渠道。而现在的家长往往有这样一种错误意识,“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这就需要老师多做思想工作,让他们知道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性。
现在的学生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普遍不会做家务,不关心父母的疾苦,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把责任都推给他人,另一方面家长相对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品质方面的培养,而且有些家长一些时候给孩子起反面作用,导致他们不负责任行为的出现。为了让学生做到家里学校一个样,一方面,我积极与家长沟通,征得家长的配合,另一方面我要求学生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衣、洗漱、整理书包、整理房间……逐步自理,不给父母增加负担。
学生是社会的未来,祖国的未来。我们培养的接班人应该具有时代的责任感,人人都有爱心,都有责任心。 我坚信: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种性格;一种性格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具有了责任心的性格,就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
近段时间,我越来越感觉到“学生责任感的培养”问题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当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簿弱环节,本人对此只有感性的认识,而没有理性的思考,更缺少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下面是转抄他人的一篇文章,同时也请朋友们多交流一些这方面的作法,本人在此表示感谢!
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那么什么是责任感呢?所谓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责任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儿童人格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感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开发与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其本身就是儿童健全人格的基础,良好个性品质的有机组成,儿童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中学生的责任感主要表现为能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完成学业,对同伴对集体的事情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班级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较强的责任感,那这个班级一定是个勤奋好学、团结协作、珍惜集体荣誉的优秀班集体。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比较重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并收到了一定的实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一、给学生信任与尊重。
责任心不能强迫养成,而是一种自觉行为。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信任学生,而不能靠各种强制手段。让孩子表达意见,让孩子自己作决定,尊重孩子的选择。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赖得做作业的学生,其实就是学习缺乏责任心的表现。面对这样的学生,用管制和惩罚,见效不大,而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应让学生明白完成作业完全应该是他自己的事情。要让孩子懂得学习是他的责任,学习不是为父母、为他人,是为他自己。从小要养成阅读、讲述、观察、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作业、独立收拾文具、学具等的习惯。要相信每个学生不会生来就厌学,他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多半由于学习上的困难,所以,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信任他能完成学业,孩子一定能对学习产生责任感的。
二、落实职责,是提高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化剂。
在班级集体中,有个班委会,才产生了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文娱委员等班干部,每个班干部都有自己的份内事,班长作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全面监督班级的整体情况,学习委员起学习带头作用,这位学生必需学习优秀,而且要热心帮助后进生,负责收发作业等,劳动委员首先要劳动,要保征班级的清洁卫生,要督促同学们做好值日生工作,起劳动榜样作用,文娱委员负责好音乐课的带队、开门等。早自学的管理,采用值日班长轮换制,每人都有机会上讲台管理班级。每个班干部肩上都有责任,这些责任是每个学生干部的义务事实证明,把管理班级的“大权”放给更多的同学后,不但使整个班级更具凝聚力,而且大大增强了每个同学的责任意识,做集体的主人。现在我们班里,谁都明白,班级是同学们的“家”,“家”要靠大家管,“家”里的事要大家做,同学们都很愿意为“家”出力。学生们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也加强了责任心的培养。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
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把队员组成了有机整体,使学生意识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个人的力量很薄弱,个人的智图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样微小,许多工作都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我们在集体活动的安排中有机地安排好学生群体,让学生通过集体成员的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寻求合作的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教育学生大到国家的建设,小到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是在与别人的交流合作中完成,作为学生应懂得尊重他人,团结同学,以谦逊的态度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民主的方式与他人合作,从小养成集体协作精神。
四、让学生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孩子是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有一个原则,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有一位母亲,孩子去夏令营,妈妈问,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孩子说都好了,你就别管了。妈妈一看,衣服带得不够,手电没带,就问孩子,那边的气候你知道吗?衣服够不够?晚上活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孩子答,没问题。这位妈妈就没再说什么。第二天,孩子背着包走了。一星期后,孩子回来,妈妈问,玩得开心不开心?开心。有没有什么麻烦?哎呀,冻死了,没想到山里这么冷。还有呢?晚上活动没有手电很不方便,那怎么办呢?以后得像爸爸一样,出差之前列个单子,好好咨询一下。这个妈妈的方法就是自然惩罚法,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因为孩子冻一点,晚上麻烦一点,没有危险,但经过这一次,他就记住了。其实,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或是社会化程度化较低的人,才会选择逃避责任。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有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就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就是里根。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总之,责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础,教师有责任也很有必要将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在教育教学中,教会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从而使学生确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