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男孩子,还能再长高吗?

如题所述

您好!
请将您的困惑都交给菰単为您解决吧!在青春期生长突增中,身高的增长非常快。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 这时因为骨骺闭合,所以不能再生长了。由于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身材,这就要进一步了解可能影响身高的因素:

(1) 身高与性成熟早晚有关

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米。

(2 )身高与营养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试验表明,每餐面包中增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体重显著超过其他儿童。日本将6对孪生婴儿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给予正常营养,第二组在食物中增添赖氨酸。1300天后,第二组的婴儿比第一组平均高1.7厘米,重1公斤。可见,全面、合理的营养是影响身高的因素,同时也是补救身高的必要条件。骨骼,尤其是下肢和脊柱,在性发育期新陈代谢最旺盛,这就需要丰富的营养供给。饮食中的高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和钙、磷、维生素等无机盐类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鱼类以及各种促进新陈代谢的维生素B族、E族,豆类、杂粮及新鲜水果 、蔬菜等所含营养成分,都有助于骨骼的充分发育,即骨骼的增长、增粗、增宽和骨皮质增厚。

(3) 身高与睡眠有关

生物学家研究内分泌腺分泌规律时发现,对少年儿童来说,睡得好长得高。身高的增长,取决于骨骺的不断增长,而骨骺的生长又受内分泌腺的控制。控制身高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素、黄体化激素和性激素,其中生长激素作用最显著。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明显的规律性,即白天分泌较少,夜晚睡眠时分泌较多。研究人员发现,当儿童深睡1小时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超过白天5~7倍,而深睡时性激素和黄体化激素的分泌也很旺盛。显然,这对儿童身高的增长非常有利。青春期是生长激素和雄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期。生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四肢骨骼增长;雄性激素则使骨骼增粗,更结实。这两种激素的分泌在睡眠中尤其旺盛, 所以青少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要睡足8个小时。

(4) 身高与遗传有关

据研究,人体的最终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响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外在因素即环境条件对身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营养、生活习惯、体育锻炼等。

(5)身高与体育锻炼有关

据调查,一年的体育锻炼就能使男孩子的身高比不锻炼的同龄者多长1~2厘米,女孩子多长2~3厘米。经常锻炼的小学生比不锻炼者高5厘米左右。体育锻炼所以能促使身材长高,一是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二是加强了骨细胞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提高骺软骨的增殖能力,三是对骺软骨的增殖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据研究,运动以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同时,运动还会锻炼肌肉、骨胳,使之更加健壮。因此,国内外研究者一致肯定:运动有助于长高。专家建议,下面一些运动特别有助于孩子长高。A.摸高练习;B.爬杆或爬绳梯锻炼;C.上体前引;D.交叉伸展;E.跳绳、跳皮筋、踢毽子;F.单杆悬垂;G.游泳。这些训练会增加关节、韧带的柔韧性,有助于身高发育。像举重、杠铃、铅球、铁饼等负重训练,不宜作为18岁以前少年的经常训练项目,即使过了青春发育期,也不适于进行这类运动,以免影响身高的发育。

(6)身高与精神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精神上受过严重创伤的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这是因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轻者影响身体发育,重者导致各种疾病。因此,忧伤和郁闷不仅会使儿童少年易患各种疾病,而且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未老先衰”的现象。

人的身高主要由遗传决定,尤其与母亲身高关系更密切。小部分由后天因素决定的,如营养状况、生活环境、精神压力、体育锻炼等。
  在青少年期进行体育锻炼对身高的影响特别大,经常锻炼者身高可比不锻炼者高5厘米左右。人的高度主要决定于下肢长骨的纵向增长。正常长骨的两端各有一个膨大部分,叫骨骺,也就是骨发育中心。在骨骺与骨干相连结处有一层软骨,它有旺盛的增殖能力,能不断生成新的骨细胞,继而有钙盐沉积在骨上,使长骨不断增长。到性成熟后(18—20岁),成骨中心也钙化了,称骨骺融合,此时长骨就不再增长。此后只有骨髓肌还继续发育,使身高略增加2—3厘米,至22—24岁停止长高。
  青少年时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如经常跑、跳等能刺激下肢长骨的骺软骨,使软骨细胞增殖,促使骨不断增长。各种球类活动、长跑、短跑、跳高、跳远、跳绳、跳橡皮筋等都对长骨的发育十分有益。18—20岁以后,多进行体操、游泳等可加强身体柔软性、牵拉脊柱,对脊椎骨的增长有一定作用。但青少年期应少进行举重等过负重练习。
  适量的体育活动后能促进食欲,这时除要增加主食外,要多补充富含蛋白质和钙、磷、维生素食物,如奶、蛋、鱼、瘦肉、水果、蔬菜等,更能促进骨骼及身体发育。同时体育活动往往在室外阳光下,能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亦能促进骨骺发育。适量的体育活动是指活动后自我感觉良好、精神旺盛、反应灵敏、学习精神好、记忆力佳、食欲增加、入睡快、睡得熟。过于剧烈、过量或负担过重的运动对增高反而有害,一是抑制生长激素分泌,二是易造成骨骺软骨损伤,出现骨骺提前融合,从而影响身高。
  青春期结束后,人再想大幅度增高可能性很小,体育活动也对增高只能起微小的作用,这时体育锻炼还可继续促进和保持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加强神经的调节能力。

同志们,多出去打打篮球吧~~真诚感谢您的来单,谢谢。
愿您在2009年,天天开怀,时时快乐,分分精彩,秒秒幸福。呵呵``~☆⌒_⌒☆
[会员VIP客服团队,您值得信赖的伙伴]
请【采纳】我的答案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1
这个年龄体育锻炼和营养等后天因素还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日本科学家还认为,只要为增高做出不懈努力,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即使超过25周岁,仍然可以再长高一些。以往,人们只是消极地等待长高,当然男性过了25周岁,女性过了23周岁,绝大部分人就不长个了。但是只要为增高做出不懈努力,不论男女,即便超过长高年龄,也会再长高一些的。不管结果是1公分还是3公分,至少说明有机会。
成年后,过了生长期,但是骨骺不是不长了,可能会休眠,需要给予运动刺激,我现在已经25了,每天都做锻炼的,我看的杨云风的运动长高日记做的,主要是跳跃摸高、牵引拉伸、吊单杠都是很好的选择。还有一个生活习惯的问题,努力站直。含胸驼背已经成为太多人的习惯性姿势了,很多人甚至觉得站直了就有点儿累。到目前还长了3cm了,做了有5个多月的时间了,一周至少做5次。我做的内容大致是起床:压腿40个,晚上时间多,晚上跳绳800个,摸高至少60个,拉伸至少30分钟,你也可以去参考下。
第2个回答  2013-08-20
这个岁数基本上不会在长高了但是也会有希望的
第3个回答  2013-08-20
不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