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几条建议?

如题所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能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事关国家的战略利益和安全,事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事关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后劲。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缓解资源供应紧张压力的关键,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自主创新,集全党智慧谋划自主创新,举全国之力推动自主创新,尽快实现发展战略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从依靠国外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

一、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1、通过重大工程建设带动重大技术创新

从国际经验看,国家重大工程是技术运用、技术集成和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围绕国家需求、体现国家意志和实现国家目标的主战场。国家直接兴办重大工程不仅能够带动一批战略性产业发展,而且能够在关键领域实现重大技术创新。如美国,通过政府兴办曼哈顿工程,带动了核技术的发展;通过实施星球大战计划,实现了航天航空技术的重大突破;通过推动信息高速公路工程,带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最近正在抓紧实施的TMD、NMD计划,对完善卫星定位、精确制导、快速反应系统将产生重要带动作用。我国要紧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选准一批重大工程,集中全国主要的科技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攻破和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进而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2、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军民自成体系,互相分割,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科技资源,也不利于从总体上统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因此,要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全局出发,统筹国防资源和经济资源,注重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形成军民两大系统资源共享、协同配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除特殊需求外,军品科研及生产项目一般应实行全社会的公开招标制度,其成果除了军用外,要直接转化为民用技术,用民用产品利润支持军工产业的再发展,形成以军促民、以民养军、军民结合的良性发展格局。

3、制定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

自主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自主创新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更需要国家的优惠政策支持。例如,日本企业研发投入最高可享受20%的税收抵扣和100%的折旧率;美国企业每年用于技术开发新增投入的30%―50%可以抵扣企业所得税,大大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因此,要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建立健全我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一是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各级财政要建立稳定的研发投入增长机制,集中用于共性、关键性和前沿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对企业研发投入允许以较大比例直接抵扣税收;对社会力量资助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发经费,也可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二是实施金融扶持政策。金融机构要建立授权授信制度,增加信贷品种,扩大科技信贷投入。要完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贷款担保体系,包括降低商业银行担保比例、建立贷款风险担保准备金、加大财政贴息力度等。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等。

4、通过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国家都注重运用政府采购手段来促进自主创新,扶持本国产业发展。如《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凡是使用纳税人的钱采购商品,必须优先购买纳税人所办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当本国企业不能满足需要时才允许进口。在日本,对社会公众有利害关系的招投标项目,一定要有行业协会的推荐,其用意在于支持和鼓励采购本国产品。但在我国,目前对使用进口设备实行减免税,而对购买国产设备缺乏激励政策,这是一种逆向调节,不利于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展,必须完善相关措施。一是尽快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目前,要尽快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增加这一规定的可操作性。要有目的地增加技术创新的引导,给予自主品牌产品优先采购权,通过前采购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宏观导向,通过后采购为企业研发成果创造稳定的市场空间。要以适当形式对积极购买和使用政府采购的重点产品及服务的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二是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要建立健全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和披露制度,加强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招投标行为,对应采购自主品牌而未采购的,要严厉处分相关责任人,并取消该单位一定期限的采购权。

5、培养和吸引各类创新人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关键。目前我国人才十分缺乏,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加快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一是制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根据国家自主创新的总体需要制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战略和政策,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及措施,尽快建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二是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实行优先投资于提高人的素质的战略,加大教育投入,调整国民教育体系,注重能力和素质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使我国尽快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市场主导、政府指导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加大人力资本要素在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激励和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不仅要出高质量的成果,更要出高水平的人才。要以培养战略型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科学家团队为重点,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与人才培养计划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通过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带动,为优秀科技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四是大力吸引国际优秀人才。首先,要建立全球人才信息网和人才储备制度。及时收集全球人才信息,分析人才流动趋势及各国人才政策,在此基础上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其次,要采用多种形式引进人才。要以重要岗位公开招聘国际一流人才,以科技项目和人才计划吸引优秀人才。建立“海外咨询专家”制度,邀请他们参与我国重大项目、工程和课题的立项、评估。研究制定技术移民法,鼓励海外优秀人才来华创业或工作。

6、把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是鼓励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把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一是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把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提到科技、经济、文化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增强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二是建立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机制。大力加强对知识产权法律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和科技、经济、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公安等有关部门,对各地区、各部门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法律的情况进行联合大检查,重点查处一些重要的、有影响的知识产权侵权大案,督促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执法不严和对侵权行为处罚不力的现象,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侵权和纠纷案件。

二、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1、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从世界经验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100多年来,世界上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技术几乎全部源自企业。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是在大企业中完成的。而在我国,企业尚未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没有把技术创新作为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从战略上尽快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一是逐步使我国科技体制由政府研究机构主导型转变为企业研究机构主导型。在制定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在科技投入、研究计划和人员配置上向企业倾斜,逐步使我国科技体制由政府研究机构主导型转变为企业研究机构主导型。将企业的重大技术课题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对课题所需的基础研究、开发性研究、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等进行统筹安排,并给予政策、经费支持。二是改进国家财政的科研投资方向。国家财政科研投资的方向,应从主要投向科研机构转为主要投向企业,促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除重大基础研究、战略研究外,凡是没有企业种子资金参与的科研项目,就认为其产业前景没有落实,国家就不资助科研经费,迫使科研机构和院校积极与企业结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三是推进形成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从多元化、多渠道的社会资金市场上寻求创新支持。健全和完善风险资本与证券市场,实现企业科技与风险投资、企业科技与社会资金的良性结合。对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应给予信贷和税收优惠,引导风险资本和证券市场向科技开发产业增加投资。四是创建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政府要通过诱导性和鼓励性的财政、税收和信贷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展自主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可实行一定的税收返还或税收减免,将科研经费全部计入成本。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实施火炬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扩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规模,支持中小企业开展自主创新。

2、建立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由于缺乏创新机制,目前我国企业创新动力严重不足。2003年,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的只占25%,开展研发活动的仅为30%;企业用于产品和技术研发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75%,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比例通常在3%以上。因此,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调整企业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尽快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把建立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二是把自主创新规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把自主创新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一起制定、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自主创新规划,并把规划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建立动态评估和调整机制,不断跟踪、调整、充实企业自主创新规划。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构建有效的报酬与风险相对称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把经营者的个人收入与企业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有效避免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3、建立高水平的企业研发机构

要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切实把提高经济效益转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对技术创新的财力投入力度,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幅度,尽快实现研发费用与GDP同步增长。加快培育科技创新的资金市场,调动和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投入。二是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技术开发准备金制度,技术及人才开发费税金减免制度,以及新技术推广投资税金减免制度等,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重点支持对行业科技进步贡献大的研发机构建设。加强对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资金投入、人员结构及开发成果等方面的建设和管理。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不能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的这一比例要在8%以上。三是鼓励联合研发。完善相关机制,加强不同企业研发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鼓励联合开发与创新,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运行效率。

三、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中坚作用

1、继续推进科研院所体制改革

1999年以来,我国对科研院所进行了市场化改革,有效解决了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也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但也应该看到,这次改革对不同行业的特点要求考虑得不够充分,改革后的科研院所注重应用性技术的研发,而对产业共性技术重视不够。一些科研院所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长远的技术储备与社会效益。要区分不同情况,继续推进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提高它们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一是明确划分各科研院所的主要职能和次要职能,并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于公益类、基础类科研院所的大部分拨款一般要通过与科研任务捆绑方式、以招标形式下达,提高事关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它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基地。对于面向市场的开发类科研院所,要坚持向企业化转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先导力量。二是引入竞争机制。科研院所负责人从任命制改为社会公开招聘,不拘一格地选拔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担任。采用合同和阶段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由技术专家组成的评价机构,定期对科研院所工作进行考察和评价,把结果反映到负责人任免和经费支持上。在政府资助的科研院所中逐步推广“研究开发课题中心制”,将以定员数为依据向科研院所划拨资助金的传统做法,改为以研究开发课题为依据,激发了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加强科研院所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开放条件下科技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强科研院所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科研院所整合全球技术资源、科技资源的知识和能力,及参与国际科技活动的能力与水平。

2、全面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

高校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是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泉。要加强高校建设,全面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强学科建设。高校尤其是研究型高校要根据比较优势,突出特点,选准主攻方向,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构建一批能够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重要知识和技术支撑的学科群。二是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积极探索成立多学科交叉的科研中心,寻求多侧面、多角度的思考,产生创新性思维。三是完善高校科研人员评价与奖励制度。尊重学科性质和工作性质的差异,尊重基础研究的自身发展规律,进一步改革高校科研人员评价与奖励制度,从根本上杜绝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

3、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打破我国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自我封闭的结构系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一是探索多种合作形式。通过共同研究、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科研器材的共同使用、关键技术信息的服务、专利使用等兼职、培训等形式,整合、优化现有资源,建立以实现共享为核心的合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建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或通过联营、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与企业的联合,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二是企业研发要注重和高校、科研机构有机集合。企业研发经费要有一定比例用于产学研合作,以强化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有效衔接,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开发能力。

四、要把引进技术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

1、增加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投入

引进技术是实现技术进步的捷径。引进技术只有与消化、吸收和创新相结合,才能很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摆脱对技术引进的依赖。因此,一些国家都大幅度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如日本、韩国等国家引进技术和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的投入之比是1追问

没字啊

追答

国家主要措施:政府方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 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企业方面——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体制方面——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人才方面——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这是十七大说的具体措施如果你要丰富论文还可以加一点:自主创新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辩证统一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06
一是要紧紧扭住为国家发展服务这个中心任务,坚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着力提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的能力,着力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二是要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大力加强国家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单位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加快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科技创新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三是要坚定不移地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科技人才观,营造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以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专家和选拔凝聚科技尖子人才为重点,带动整个科技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宏大的科技人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4

中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是科技创新对外发展重要政策

第3个回答  2014-04-06
完全没有建议或意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