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中怎样回答关于职业规划的问题呢

如题所述

西班牙大使馆面试问题广州星巴克的吧员面试问题关于长城汽车集团笔试面试问题……求职面试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法国马赛商学院财务金融硕士的历年公务员面试问题关于事业单位面试问题财务会计面试问题和答案如果能够成功回答第五个问题“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您就有了最后答案了。在许多机构和专家那里,职业生涯规划似乎非得借助他们。不可否认,这方面的研究必须有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训练;而一个有基本人文素养的人,做职业生涯的规划,则可使用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包括五步法。这种笔者在工作实践中设计的、被许多人士成功应用的方法,依托的是归零思考的模式:从问自己是谁开始。然后一路问下去,共有五个问题:1 我是谁?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是谁?”回答的要点是:面对自己,真实地写出每一个想到的答案;写完了再想想有没遗漏,认为确实没有了, 按重要性进行排序。如果能够成功回答第五个问题“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您就有了最后答案了。做法是:把前四张纸和第五张纸一字排开,然后认真比较第一至第四张纸上的答案,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答案用一条横线连起来,您会得到几条连线,而不与其他连线相交的又处于最上面的线,就是您最应该去做的事情,您的职业生涯就应该以此为方向。并在此方向上以三年为单位,提出近期、中期与远期的目标;再在近期的目标中提出今年的目标;将今年的目标分解为每季度目标、每月目标、每周目标、每天目标。这样,您每天睡前就可以对照自己的目标进行反省,总结当日成就与失误、经验与教训,修正明天的目标与方法,第二天醒过来后稍加温习就可以投入行动了!这样日积月累,没有不能实现的规划。举例: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客户服务部经理(已任职一年多,称职,上下关系不错,业绩和收入都令人满意);做经理前先做了一年多客户服务员(开发业务,曾连续 6 个月业绩第一);来这家公司前曾在一家保险公司做过一年多的人寿保险顾问,赚了些钱,但觉得在保险业做太容易受到误会和蔑视,有点受不了,所以遇到管理咨询公司招人就来了,现在越来越感到这一行的人如果工作尽责、又有一定水平,会受到客户很高的尊重,比较合乎自己的性情,也能赚到一些钱;愿做一个正派而有尊严的人;很爱我的父亲(退休的地区行署副专员)和母亲(普通退休干部),很担心他们患有慢性病的身体,每年几乎都要回家去看望他们;不要求很多的钱,但需要体面而丰富的生活,过去不太注意储蓄,现在只存了 30 多万元,不知先买汽车还是先买住房。弟弟去年大学毕业就径直出国留学了,我有点羡慕他;我很爱我的女朋友,我们准备结婚,但尚未想好时机;大学毕业五年;身体健康;心理较正常;性格较外向,情绪较乐观;好奇心较强,学习能力不错;喜欢唱歌;有时会幻想。做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与职业经理人;管理咨询顾问;先去国外读 MBA ,再回国来干管理咨询,甚至开自己的咨询公司;和妻子共同住在属于自己的舒适的住房里,每天开着自己的汽车去工作;在父母有生之年能够尽多一点孝心,可能的话把他们接到家里来住;有时想与人合伙开咨询公司,自己负责业务开发,别人负责咨询专案,但现在的老板如果能吸收我做股东、并提供更大的事业空间似乎更好些;爱好唱歌,大学期间获得过全校歌咏比赛独唱男子冠军,做过当歌星的梦。可管理公司更多的业务,并能协调公司各部门的关系;是推广公司咨询业务的能手和指导下属开发客户的老师;会讲业务开发的课程和一些较容易的管理课程;会开汽车;唱卡拉 OK 很迷人;相信还可以学会很多东西。环境支持我干什么?现有公司提供升职,有可能获得一定的股份(公司计划明年就会扩大为集团,投资多个专业管理咨询与管理软件公司);市内有多家同类公司挖我去做业务总监或副总,薪酬说得比现在高一、二倍(现在我一年大约收入 20 余万元),有的还说不用我投资就送我股份,但我不知他们能否办好公司,而我如果真的去了后他们能否兑现承诺也还是个问题;有的实业公司老板也拉我去做营销部门的负责人,许以高薪、股权等,但我觉得其他行业得到的尊重不如咨询业;可以去大学深造;也可以读在职 MBA ,只要有好的课程与教师;弟弟可以帮助我联系国外的大学读书,但以后可能还要回来从头开始;去练唱歌,也可以去酒吧唱,但专业成就很渺茫。继续在现在的公司好好干,不远的未来能有职位的晋升,并获得合伙创业的机会;工作的同时选择在职的 MBA 进修;买房、结婚;买汽车;经常去看父母,以后接他们来住;有时去唱歌玩玩;去其他公司做合伙创业者;出国读书。S 先生对自己提出的 10 年、 6 年目标,他不愿明示与人;而 3 年的目标是:任所在公司的副总经理、攻读在职 MBA 、年收入 50 万元、成为公司的正式股东、拥有自己的住房与汽车、结婚并接来父母。不到 3 年,除父母不久前来住了一段时间,却嫌移民城市节奏太快、熟人太少、呆不习惯而又返回之外,其他愿望都已经实现了。[ 附 文 ] :规划自我的好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否必要?回答因人而异。但规划至少会给人带来以下好处。1 减少许多焦虑与情绪波动(高涨与低落)。2 生活与工作的效率更高,更易获得成就。3 不易受到别人的干扰;可能给别人以有益的影响。就职业生涯而言,不管你规划与否,都存在一个周期。而积极进取并做正确规划(不一定是以上的方法)的人,往往能够达到目标,享受到的愉悦也多一些,反之则痛苦和抱怨成为生活的主调。一般规律如下:尝试期( 18-28 岁) 主动转换或随波逐流积累期( 20-30 岁) 坚持、少转换或随遇而安创业、攀登期( 25-35 岁) 波折间成绩或外强中干发展期( 30-50 岁) 获取足量成就或失志颓废成熟期( 40-55 岁) 守成或抱残守缺总结、顾问期( 50-65 岁) 传授或阻止青年创业退休期( 60-70 岁) 乐观式超脱或心境阴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4

最近很多人在找工作,在面试的时候,经常遇到这个问题: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有人不知道怎么回答,或者是回答的比较好高骛远,那怎样的回答最加分呢,我们可以看下这个视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