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乡镇干部如何提升服务基层的能力

如题所述

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人民政府,承担的是带领和服务农民发展经济、弘扬文明、建设富裕文明新农村等职责,乡镇干部则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是社会主义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担负着上传下达、穿针引线、具体组织领导广大农民群众落实工作的历史重任。当前,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改进乡镇干部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提升服务基层的能力,我就自己在乡镇工作的所感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胜任任何一种角色的前提。从事农村工作的乡镇干部,任务繁杂、条件艰苦,更应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事业心是创业的动力,有了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克服种种困难,百折不挠地向认定的目标进取。责任感是对干部的起码要求,在其位就得谋其政,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应克服和纠正两种倾向:一是临时观点。现在有些年轻干部害怕农村工作、过不惯农村生活,千方百计想逃离避开,“镀金意识”明显,临时观点偏重。二是得过且过。有些干部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观念,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乡镇干部,只有本着为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所分管的工作长远规划,积极作为,自己甘当农民的铺路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干出一番事业。 二、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搞好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条件,农村工作尤其如此。农村工作涉及面广,干起工作千头万绪,很容易使乡镇干部产生畏难情绪,认为要干出政绩不大可能,于是工作也懒得主动去开展,一心满足于当好“维持会长”,抱着观望、混日子的态度应付工作,久而久之必然导致情绪低落,斗志消沉,工作越来越被动。因此,作为乡镇党委,一定要把保持广大干部良好的精神状态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时刻关注干部的思想动态、精神面貌。“气可鼓,不可泄”,要努力创造一种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良好氛围,激励干部有所作为,积极进取,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三、要善于思考和探索 在乡镇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需要干部多花一番心思,多动脑筋,多出好点子,不能总是因循守旧,走老套套。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要有新的措施,学会换位思考,多些逆向思维,多方位地观察、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对于一些为民办实事项目,如果不注重去调查、思考、挖掘,总是以老套套去思维,往往容易碰壁,致使这些利民项目难以变为现实。而一些不假思考、拍脑袋想当然上的项目,即使原来的用意是好的,但因不切合实际,反而将好事做坏了,惹得农民怨声载道,影响了干部的威信,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乡镇干部一定要多动脑筋,多想一些点子,多一些调查与探索。要发挥集体才智,采取灵活措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花费最小的力气,获取最大的成果。 四、懂得农村政策,增强服务水平的能力乡镇干部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必须吃透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在国家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如果没有吃透文件精神,掌握政策精髓,要用政策去凝聚人心,教育村民同党保持一致;去号召村民跟党走,向先进看齐;去组织村民搞生产发展,走致富之路;去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满意;那就是一句空话。如何去消化农村政策?首先,态度要端正。文件出台后必须认真学,深刻领会,直到熟练应用为此,然后结合实际多观察、多思考,使农村政策扎根在脑子里。其次,在比较中理解政策。要弄清今年的政策与去年的政策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共同点?重点是什么?这样来理解,政策在脑子里就越来越清晰,工作目标就越来越明确。第三,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别人的先进经验,唯我所用,千万不能拒之门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农村干部只有懂得农村政策,服务农村才有资本。 五、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增强交流思想的能力 有些干部认为,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同农民打交道不需要多少知识,多少技巧。殊不知,持这种想法的干部是开展不好工作的。上级组织安排你做农村工作,就是要用你的知识文化水平,去影响周围的群众,去教育农民,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把理论的东西变成实践的东西,把实践的东西上升为理论的东西。坚持学中思,思中学,把深奥的道理变成浅显易懂的农村话语。这样同农民交流才能达到思想上贴近,感情上沟通,做起工作来就有成效。同时,要注重工作方式方法。一要改硬性命令为教育说服引导为主。乡镇干部不能动辄发号施令,遇事应多做宣传解释,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向群众讲明道理,让群众对每一项工作从了解、理解、支持到自觉参与。二要改指手划脚为强化服务。农民需要的是信息咨询、技术传授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而不是要你高高在上地发指令;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切实做好服务工作。三是要改官方意志为民意决策。要善纳良言,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每项决策前做好充分的论证,顺应民意,切忌想当然,搞瞎指挥。 六、懂得服务承诺,增强提高办事效率的能力要在群众中有威信,就要为群众服务,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言必信、行必果。公开承诺的事就要为。但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嘴上讲要全心全意为人服务,在工作中却我行我素,承诺群众的事不认真履行,想办就办,不想办就推,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威信。现在的政府是服务型政府,作为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服务村民的意识。如何在服务上下功夫?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会服务,服好务,可以使一个政府的形象大增,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反之,就要受到社会议论,党的形象受损。党的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窗口部门的干部,更要注意做好服务工作,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才能取信于民。 七、懂得分清主次,增强统筹兼顾的能力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作为领导干部就要懂得分清主次,合理分配任务,明确责任。现在的农村工作越来越细,考核指标越来越具体,人民的期值越来越高,各项任务越来越明确。作为基层,无论是乡(镇)书记或乡(镇)长、还是村支部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要落实好这些指标任务,就必须要周密思考提前安排。主要抓什么?次要抓什么?这些都是主要领导应该考虑的事。如果考虑不周,安排不好,就会给整个工作带来被动,影响发展,影响稳定,影响诚信。就我个人认为,要把工作做好,主要是要发挥班子的核心作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营造好干事的氛围。班子强不强,关键在是不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能共事。作为一把手就要善于激发大家、鼓励大家、引导大家、鞭策大家做合作共事的模范。只有这样各项工作才能完成得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事才能实现。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关系,唱独角戏,就很难做好工作。作为基层的主要领导,就要善于统筹协调,懂得弹好钢琴,各方面的工作才能有序推进。 八、懂得化解矛盾,增强身先士卒的能力 现阶段农村的予盾,有些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些是发展中造成的,有些是方法不当引起的。不管是什么样的矛盾?基层领导干部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化解。矛盾出现了就要及时弄清产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找准问题症结,这样去化解才能心中就有数,就不会产生大的对立情绪。一是矛盾出现时引起重视。我们常讲要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什么是萌芽,就是刚出现时。萌芽状态时解决矛盾纠纷,既容易,又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等到矛盾激化,造成了大的影响和后果,才去解决问题,就会致使难度增大,耗费时间长,效果不理想。二是突发性矛盾出现时,领导要身先士率。根据遇到问题情况,领导亲自到场,临时调整处置措施,避免矛盾恶化和扩大。三是对发展中产生的因土地、撤迁造成的个体访和群体访,也应引起高度重视,时间越长者老百姓就越反感,就要越级上访。农村矛盾无论是小矛盾,还是大矛盾,只要领导身先士卒,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