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 城隍 是什么神仙啊?

如题所述

黄初平(约328年—约386年),后世称为黄大仙,著名道教神仙,出生地为现中国浙江省金华县兰溪市,是当地的一名牧羊小孩。

黄初平本是浙江金华的神祇,1897年,据说是奉玉帝旨意,下凡布教,在广东番禺的一个扶乩活动中显灵,自道身世,劝人向善,引来不少信众,赤松黄大仙之名因而得以显扬。由于黄大仙十分灵验,加上当时广东的疫病蔓延,求医问方的善信就愈来愈多。黄大仙降乩用的灵签和药签一直沿用至今,在香港十分普及。

香港家传户晓的“黄大仙”,是晋代浙江金华县以“叱石成羊”的传说而著名的黄初平。黄初平少年时在金华山放羊。十五岁得道士指引,到赤松山金华洞内石室修仙。哥哥黄初起四处寻找,都没有结果。四十多年后却在一位善卜的道士指示下,在金华洞内找到黄初平。初起追问当年羊群下落,初平就叫他往东面的山头处找。初起四处找不到羊,初平就走到山头大声呼唤。眼前的白石竟然应声昂首而起变成羊群。初起因此也起了修道之心,于是辞别亲人,与初平一起修炼去了。他们食松脂茯苓等,结果炼得“坐在立亡”,“日中无影”,虽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他们后来回乡,见亲戚邻都死尽了,于是回山修炼。

城隍(城隍爷或城隍神),其前身是水庸神,兼管阴阳的神祇,也是中国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城隍专司人间善恶之记录、通报、死者亡灵审判和移送之职。现被人供奉于庙宇称为城隍庙。城隍的崇拜盛行于中国大陆、台湾和新加坡。
城隍的观念源自道教,其后与儒教结合相互影响。最早记载城隍的是《周易》:“城复于隍,勿用师”。最早祭城隍只筑土坛,无庙无像。正如《凤山县志�6�4祀典志》所载:“城隍庙无专祭,而水旱、疾疫必祷之,致敬、宿斋必告之;故立之庙,使神有所凭依也。”。设置城隍庙祭祀,大抵从道教成为民间信仰才出现。

守护神:守护城池或国家。
司法神:主管生人亡灵、奖善罚恶、生死祸福和增进幸福利益等等
城隍在明清以后,成为一个神的官职,而不是一尊神明。都城隍为省级行政区所奉祀,相当于阴间的巡抚。府城隍相当于阴间的知府,县城隍相当于阴间的县令。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当地的老百姓自行选出,选择的标准大抵是“聪明正直”的历史人物。
东南三大城隍:苏州城隍春申君黄歇、杭州城隍文天祥、上海城隍秦裕伯。
古代教人做官的《福惠全书》写道,新县官莅境:“于上任前一日,或前三日至城隍庙斋宿”以便在梦中请教境内是否有悬而未决的冤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31
黄大仙是指黄鼠狼与狐狸类成的精怪.城隍是修行或行善人死后升格做的神位.
第2个回答  2013-08-31
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冈此城隍就跟城市相关并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
  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城隍本指护城河,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祭祀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时。唐宋时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之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分别由国王及府州县守令主之。明太祖此举之意,“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城隍由护卫神变为阴界监察系统,道教因之而称城隍神职司为剪除凶逆,领治亡魂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31
黄大仙,东晋时南中国道教著名神祇黄初平,在南方比较流行黄大仙信仰。
城隍是地方保护神,各地的都不一样,大多由各地的历史著名人物担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