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的站票和坐票价格是一样的,买站票的人肯定觉得不公平,虽然买票的时候售票员会告诉你XX车次只有站票要不要?但是对于大部分赶车时间不遇巧的人都会选择买站票。国家为什么不关心一下对于买站票的乘客公不公平??是不是该考虑在座位票售完之后,对于买站票的乘客便宜一点呢????
火车坐票全名是“有预留座位票”,也就是预留了座位的座位票。无座票是“无预留座位票”,也是座位票,只是没有预留座位而已。
其实本来不该存在无座票,铁路最早是那种硬纸板车票,一旦车上座位有人半途下车,这个空位就会空到终点站。为了不让座位空闲,肯定会加售一部分无座票(5%左右每节车厢4、5张)。
但春运时客流量猛增20倍,为了解决运能不足而折中的办法就是:在保证列车安全的前提下加售无座票,尽可能多的把更多旅客送回家。
如果站票与座票不同价,并且站票价低,那么应该规定,买站票的人不能坐到座位上。做个类比:买了座票的人,不能去卧铺车厢。坐飞机买了经济舱的乘客,不能去头等舱。
我们购买的是一种服务,花了多少钱,享受到的就是对应的服务,低价享受高价服务并不合理。如果座票的人去了卧铺车厢,也会使卧铺车厢的服务打折扣。
现在的情况是:无座的人可以坐到座位上去,享受有座的服务。从这方面说,同价有其合理性。无座如果要比有座价低,那么,除非制造专门的无座车厢,否则,必然要求检票员不断地查票,把买无座票的乘客从座位上赶起来,而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实除了春运和一些特别热门的线路,车辆常常不是满员的。所有,如果无座价低,人们了解某车常常不满员,就会指明要无座,因为即使是无座票也可以坐到座位上。
按照这种逻辑分析,似乎我们被说服了,但是——任何问题都像一枚硬币一样,都有其两面。
有人同样会质疑:消费者在坐票售罄之后,只能选择付出相同金额,接受打折的服务,以及一份显失公平的合同,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受到侵犯。我国的火车票价实行政府定价,铁路部门不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主体,其承运责任带有很强的公共与公益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