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腹膜炎严重吗?如果治疗?

我朋友她爸爸得了弥漫性腹膜炎,弥漫性腹膜炎严重吗?如果治疗? 需专家给答案`! 谢谢!

1:继发性腹膜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性腹膜炎,继发于腹腔内的脏器穿孔,脏器的损伤破裂,炎症和手术污染.2:治疗
治疗原则上是极积消除引起腹膜炎之病因,并彻底清洗吸尽腹腔内存在之脓液和渗出液,或促使渗出液尽快吸收、局限。总的来说,急性腹膜炎的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一)非手术治疗方法
①体位:在无休克时,病人应取半卧位,经常活动两下肢,改换受压部位,以防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和褥疮。
②禁食:对胃肠道穿孔病人必须绝对禁食,以减少胃肠道内容物继续漏出。
③胃肠减压:可以减轻胃肠道膨胀,改善胃肠壁血运,是腹膜炎病人不可少的治疗。
④静脉输液:腹膜炎禁食患者必须通过输液以纠正水电解复和酸碱失调。
⑤补充热量与营养:急性腹膜炎须要大量的热量与营养以补其需要。
⑥抗菌素的应用:早期即应选用大量广谱抗生素,之后再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加以调整,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较好,。
⑦镇痛:对于诊断已经明确,治疗方法已经决定的病人,为减轻病人痛苦适当地应用镇静止痛剂是必要的。
(二)手术治疗
①病灶处理:清除腹膜炎之病因是手术治疗之主要目的。
②清理腹腔:在消除病因后,应尽可能的吸尽腹腔内脓汁、清除腹腔内之食物和残渣、粪便、异物等。
③引流:以便残存的炎症得到控制,局限和消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7
腹膜受到刺激后发生充血水肿,并失去固有光泽,随之产生大量浆液性渗出液。一方面可以稀释腹腔内毒素及消化液,以减轻对腹膜的刺激。另一方面也可以导致严重脱水,蛋白质丢失和电解质紊乱。渗出液中逐渐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可吞噬细菌及微细颗粒。加以坏死组织,细菌和凝固的纤维蛋白,使渗出液变为混浊,继而成为脓液。常见之以大肠杆菌为主的脓液呈黄绿色、稠厚,并有粪臭味,在诊断上有着重要意义。  腹膜炎形成后之转归,要根据病人之抗菌能力和感染之严重程度及治疗的效果而定。一般年青体壮者,抗病能力强,加之致病毒力弱,病变损害轻,治疗适当,则腹膜炎可向好转方向发展,炎症消散,腹膜病变自行修复而痊愈。如果感染局限为膈下脓肿,盆腔脓肿,肠袢间脓肿则需切开引流治疗。年老体弱,病变严重,治疗不适当不及时则感染可迅速扩散而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此时腹膜严重充血、广泛水肿、炎性渗出不断增加,血容量急骤减少,腹腔内可积存数千毫升脓液,肠管浸泡在脓液中,胃肠壁也高度充血水肿,肠管内充满大量液体和气体,肠管高度膨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形成麻痹性肠梗阻。由于腹膜吸收了大量毒素以致发生中毒性休克。膨胀的肠管可迫使膈肌升高,从而影响心脏功能。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气体交换也受到一定障碍,加之高烧毒血症和败血症,脱水酸中毒、中毒性休克加深等。最后可导致多脏器衰竭(MSOF),这些都是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主要致死原因。  腹膜炎被控制后,根据病变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常遗留有相应的纤维粘连,但大多数粘连并不产生任何后果,而部分患者可产生粘连性肠梗阻,所以及时的清除病灶和控制感染,手术时彻底清洗腹腔,对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有一定意义。该文章转载自医学全在线:http://www.med126.com/edu/200810/24081_2.shtml 由于致病原因的不同,腹膜炎可以突然发生,也可以逐渐发生。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或空腔脏器损伤破裂所引起的腹膜炎,常为突然发生,而急性兰尾炎等引起的,则多先有原发病的症状,尔后再逐渐出现腹膜炎征象。  急性腹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早期为腹膜刺激症状如(腹痛、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等)。后期由于感染和毒素吸收,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该文章转载自医学全在线:http://www.med126.com/edu/200810/24081_2.shtml 有网址的去看看吧........
第2个回答  2013-08-17
【概述】: 引起继发性脓性腹膜炎的病因有:①腹内脏器穿孔。以急性阑尾炎穿孔最为常见,其次是胃十二批肠溃疡穿孔,其他还有胃癌、结肠癌穿孔、胆囊穿孔、炎症性肠病和伤寒溃疡穿孔等;②肠道和腹内脏器炎症。如阑尾炎、憩室炎、坏死性肠炎、Chron病、胆囊炎、胰腺炎和女性生殖器官的化脓性炎症等;③腹部钝性或穿透性损伤致腹内脏器破裂或穿孔;④手术后腹腔污染或吻合瘘;⑤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如肠扭转、肠套叠、闭襻性肠梗阻肠坏死,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等;⑥医源性损伤,如结肠镜检查时结肠穿孔、肝活检或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的胆汁瘘,腹腔穿刺后小肠损伤等。

胃肠道中的内源性细胞常是继发性腹膜炎的致病菌,最常见的为在肠杆菌,其次为肠球菌、粪链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对厌氧菌的研究表明,末前几天回肠内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数目大致相等,而结肠内两者之比超过3000∶1。故细胞性腹膜炎常是多细菌性混合感染。

原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并无明显的原发感染病灶,病原体经血行、淋巴或经肠壁、女性生殖系进入腹腔而引起的腹膜炎,远较糨发性腹膜炎少见。常发生于:①婴儿和儿童;②患肾病综合征儿童;③肝硬化腹水病人④免疫功能抑制的病人,如肾移植或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血液病病人;⑤全身性红斑狼疮病人。【防治】: 由于继发性腹膜炎大多为多菌怀混合感染,故应联合应用对需氧菌和厌氧菌有效的抗生素。常用的方法是氨基甙类抗生素或氨苄青霉素与甲硝哒唑联合应用。或应用对上述两种细菌都有治疗作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吩和头孢羟羧氧酰胺。 继发性腹膜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需手术治疗,去除病灶、修补穿孔、吸去脓液,必要时引流腹腔。腹部切口和麻醉方式依原发病灶的部位而定。如病因不明确,则可作剖腹探查切口,即右中腹膜直肌切口。必要时切口可向上或向下延长。 关于腹腔冲洗问题。原则上局限性腹膜炎不行腹腔冲洗,以免感染扩散。弥漫性腹膜炎,腹腔污染严重,或有胃肠内容物等异物,病人情况又许可时,可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吸尽冲洗液后,必要时可用1%新霉素溶液500ml冲洗腹腔,但应注意病人的呼吸是否受到抑制。或将1%碘伏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用1000ml稀释的碘伏冲洗腹腔,但患甲状腺机能亢进、肾功能不全或对碘过敏者禁用。有时尚可应用腹腔连续灌注。 关于腹腔引流问题,应视病变的性质和手术处理的方式百定。弥漫性腹膜炎,病灶已彻底清除,腹腔清洗干净者,原则上不放置引流。病灶处有感染坏死组织,或虽经处理但很难保证不发生胃肠道瘘,则应放置引流物,如烟卷引流、硅胶管、或双套管。 腹膜炎病人的手术切口大多有一期缝合,如切口污染较严重,可用可吸收肠线缝合腹膜,切口全层置数根尼龙张力缝线,而切口内堵塞盐水纱布,外盖消毒敷料,每天更换纱布,4~5天后,待分泌物减少及有健康的肉芽组织生长,再行切口延期缝合,常可避免切口的严重感染。 术后应取半坐卧位,使脓液流向盆腔。由于盆腔腹膜吸收能力较上腹部差,可减少毒素吸收。即使形成脓肿,也可经直肠或阴道后穹窿引流。 原发性腹膜炎经抗生素治疗,常能得到控制。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如难以与继发性腹膜炎相鉴别,仍宜行剖腹探查。如为原发性膜炎,可吸出脓液,腹腔不谢引流,并可同时切除阑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