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药可以用来补气虚

泡脚,喝水,等方法均可

补气药
  常用的有补气作用的中药很多,这里只介绍以下几种。
  ①人参
  这是最重要,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
  研究证实,人参有促进人体细胞发育,增加细胞分裂次数的作用,而美国学者诲弗利克认为,人体细胞大约分裂50次就停止丁,细胞每次分裂一次需要2.4年,如果能达到分裂50次,就可以活到120岁,由于人参大补元气,可常用于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脉微弱,血压低的休克等症.此外,由于人参有补益强壮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
  现代研究证实,人参含有多种皂甙和挥发油,多糖类,维生素BI、B2、C等成分;对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促性激素样作用,还有强心作用;能降低血糖,增强造血机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此外,人参还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对慢性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若炖服,用量一般3--9克;炖时要用慢火煮沸1小时以上,以便把人参有效成分煎出,保证疗效。若吞服,将人参干燥后,研为细末,每次用量1—2克。若酒浸,将人参切碎,放人好米酒内浸泡,—般1个月后便可饮服,每次两2汤匙,1日2次。
  ②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以肉黄白,质坚而为易折断,粉多,味甜,无黑心及空心者为佳。
  黄芪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黄芪含有糖类、叶酸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它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所以能提精神,抗疲劳,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对防止气虚,感冒和感染颇为有效,还有强心利尿作和降压作用;含有微量元素硒,硒是癌症的天敌,所以黄芪有抗癌作用。
  若水煎,每次用量9--30克;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③西洋参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移种于我国的叫种参,药用其根,为贵重药材,是清补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
  西洋参味甘,微苦,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证;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饮,有润喉美声之效,戏曲、歌唱演员常饮,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参亦是体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在使用时,可研为细末,每次服1—1.5克,温开水送下;亦可单独水煎,每剂1.5--3克;存放时要防腐,防虫蛀,可:干燥后密封保存,或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本品忌用藜芦同用,虚寒者忌用。
  ④党参
  党参为橘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的根,以山西的潞参参为优;含有菊糖,生物碱,皂甙,维生素B1、B2等成分,能兴奋中枢神经,使精神振奋,消除疲劳,亦可增加红细胞和血色素,并能增加免疫力;此外,对化学疗法及放射方法引起的血细胞降低也有升高作用。
  本品性平、味甘,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弱,营养不良。
  若酒浸,将党参切碎,浸于1斤米酒或白酒中,1个月后服用,每次2--3汤匙,1日3次;
  若水煎,每次9---15克,内服。
  本品反藜芦,不宜同用。
  ⑤太子参
  太子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又称孩儿参,是一味很好的清补之品,内含果糖,淀粉,皂甙,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有强壮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每次用量:9—30克,要防霉,宜放置干燥通风处或干燥后密封存放。
  ⑥白术
  白术为菊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以浙江出产的白术为最好,为健脾益气的主要药物;内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醇和苍术酮,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有保护肝脏,降低血糖,增强体力等作用;能促进胃肠液分泌,有增强消化功能的作用,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及升高血细胞效应。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苦,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停留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用量:5—15克,凡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舌苔光剥,唇燥口干者不宜使用。
  ⑦甘草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以质坚实而重,皮细而紧有柚沟,断面黄白色,粉多、味甜,嚼之纤维少者为佳;内含甘草甜素、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甙、异甘草甙等,动物实验证明甘草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和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此外,尚具有镇咳,镇痛,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功能补脾和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解毒,调和诸药,适用于脾胃虚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疮疡肿毒,中毒等症。
  用量:1.5-9克,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补气方一 椰子1个。将椰子剥去外皮,去壳,取白色肉瓤,切成小块食之,每次数块。
  椰子肉,异名椰子瓤,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胚乳,色白,嚼之似肉质。味甘性平, “益气,去风,食之不饥,令人面泽”(《本草纲目》)。
  椰子果肉含油量为60%一65%,油内大部分脂肪酸为饱和脂肪酸,仅有很少的油酸与亚油酸。这与一般植物油有很大不同。饱和脂肪酸尽管有一些弊端,但也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为了维持良好的健康水平,营养学家建议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最好各占1/3,即保持1:1:1的比例较为适宜。此外椰子肉尚含有一些蛋白质、蔗糖、葡萄糖,对皮肤的健美也有益处。
  老年人、高血脂症、肥胖者慎用。
  补气方二豆浆200克,粳米59克;白糖适量。豆浆加水与米同煮为粥,或粳米如常法煮粥,临熟时加入豆浆,继续煮至粥成,以白糖调味,每日2次。
  本方补虚羸,肥健人,适合于体弱多病,形体消瘦者食用。
  补气方三鲜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鲜桑椹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将药汁,与糯米共同烧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每日随量佐餐食用。
  补气方四猪里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茴香、香油皆适量。将里脊肉洗净,剁成肉末,入食盐、花椒、茴香、香油调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将成时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烂;每日2次。
  补血养血[1]的饮食方案
  我国是世界上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发生率达到15%~20%,其中妇女儿童贫血率高达20%以上,贫血严重威胁妇女健康。贫血在祖国医学属“虚证”范畴,虚证常见有血虚、气虚、阴虚、阳虚等。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宜的食疗方法进行调治:
  1、龙眼肉15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热温服。
  功效:养心补脾,滋补强壮。
  2、新鲜羊骨2斤(1000克),粳米200克。 羊骨洗净捶碎,加水熬汤,去渣后,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时中适量调米温服,10-15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肾壮骨。
  3、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红枣15枚。同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白糖。
  功效:滋阴补血。
  4、制首乌60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先以制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红枣和粳米煮粥,将成,放入红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可。热温服。首乌忌铁器,煎汤煮粥时需用少锅或搪瓷锅。
  功效:补肝益肾,养血理虚。
  5、鸡蛋2个,取蛋黄打散,水煮开先加盐少许,入蛋黄煮熟,每日饮服2次。
  功效:补铁,适用于缺铁性贫血。
  当减肥瘦身成为都市生活的主题时,另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攻占了现代家庭中的最小成员,这就是缺铁性贫血。
  6、猪肝150克,菠菜适量。猪肝洗净切片与淀粉、盐、酱油、味精适量调匀,放入油锅内与焯过的菠菜炒熟,或用猪肝50克洗净切片,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时,放入菠菜,开锅加入调米,吃肝吃菜喝汤。
  功效:补铁,适用于缺铁性贫血给孩子吃一款“补血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2
首先,您要确定疲劳的原因是否真的属于气血虚弱,因为湿气重也会导致头身困重。
如果真的是气血虚弱,有一条名为“八珍汤”的方用来补气血效果是挺好的:党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g 甘草6g 当归8g 川芎10g 熟地15g 白芍15g,再加适量的生姜、大枣,水煎服。如果以气虚为主的话,党参可用到20g。如果以血虚为主,而你本人属于阳虚体质的话,当归可以用到10g,如果你属于阴虚体质的话,当归减量到6g甚至去掉,改用阿胶,阿胶可以和以上的几味药合用,烊服,或分开平时单用阿胶也行。
至于食物嘛,鸡汤就具有补气血的功效,煲鸡汤的时候,可以放点党参、红枣、桂圆。
第2个回答  2017-07-10
补气中药以黄芪;太子参;人参;党参为主。
第3个回答  2013-08-22
补气补血的中药煮汤时用的大致有:党参、当归、北芪、红枣、玉竹、枸杞、人参、泡参、黄芪等。以上这些中药都可以用来炖汤。常用补气类食物如下:栗子,榛子,莲子,花生,白扁豆,山药,百合,黄豆,蚕豆,刀豆,豇豆,豌豆,赤小豆,南瓜,丝瓜,淡菜,苹果,樱桃,荔枝,红枣,菱角,蘑菇,糯米,粳米,小米,大麦,荞麦,鲫鱼,泥鳅,青鱼,章鱼,鲢鱼,黄鳝,鲨鱼肉和翅,鲇鱼,鳜鱼,黑鱼,墨鱼,鲚鱼,带鱼,鲳鱼,黄花鱼,鲈鱼,蛋类,乳鸽,鹌鹑,鸡肉,雉鸡,兔肉,牛肉,野猪肉,黄羊肉,驴肉,猪肉,猪脑,猪肾,羊肚,田鼠肉,动物心脏,青蛙,海参等.其中野猪肉和鹌鹑可补五脏之虚.补气类食物常与补气类药物配成药膳,以增强补气功能.这部分药物主要有: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黄芪,黄精,白术,五味子,紫河车(胎盘)等.
第4个回答  2024-06-24
气虚之症,中药补益
中医认为,人体气虚乃阴阳失衡、气血不畅所致,主要表现为乏力倦怠、气短气促、自汗畏寒等症状。而补中益气,调和脏腑,是治疗气虚的根本原则。众多中药材,皆可为气虚之人调补元气,每味药材的特性与功效各异,需因症施药,方能取得最佳疗效。
人参:补气之首
人参素有“百*之王”之称,乃补气养元之圣药。其性甘微苦,入脾、肺经,具有大补元气、健脾益肺、益智安神之效。对于元气亏虚所致的乏力倦怠、自汗畏寒等症,人参可补益中气,益气生津,改善虚弱体质。
黄芪:补气固表
黄芪为补气要药,性甘微温,入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益气升阳、利水消肿之效。其长于补中气,益卫气,用于气虚表虚所致的自汗畏寒、气短乏力等症,可补益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当归:补血养血
当归性温,入心、脾、肝经,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活血、润肠通便之效。气虚之人,常伴有血虚症状,如面色苍白、唇甲无华等。当归可补血养血,益气活血,改善血虚气虚并存之症。
白术:健脾益气
白术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安胎止泻之效。气虚者常因脾虚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内停,出现腹胀泄泻等症状。白术可健脾益气,运脾化湿,改善脾虚气虚所致的腹胀泄泻等症。
** Astragalus membranceus(鱼腥*):增强免疫力**
鱼腥*性微寒,入肺、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宣肺通窍之效。Astragalus membranceus is a popular herb that has been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centuries. It is known for its ability to strengthen the immune system, reduce inflammation, and protect against viruses. It is commonly used to treat conditions such as the common cold, flu, and bronchitis.
服用禁忌
气虚患者服用补气中药时,应注意以下禁忌:
感冒发热期间,不宜服用人参、黄芪等温性补益药材,以免加重热症。
阴虚内热者,不宜服用人参、黄芪等温补药材,以免助热生火。
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服用补气药材前应咨询医师,以免加重病情。
科学合理地使用补气中药,可有效改善气虚症状,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升整体健康水平。但需强调的是,服用中药应遵循医嘱,辨证施治,不可擅自用药,以免适得其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