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为什么是108颗,为什么每27颗一个截住

如题所述

108颗念珠代表了108种烦恼,每拨动一颗念珠,念“南无阿弥陀佛”,便代表放下一种烦恼。拨念珠有静心养性的作用。至于每27颗一个隔珠是为了方便计数,因为27乘以4正好是108。

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既以心意识三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云集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

经书所载的挂珠、持珠及念珠的颗数大致分为108颗 ,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为108种烦恼。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及天上,是六道轮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即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界。

扩展资料:

为了更好地使人了知佛珠的种类,下面介绍一下佛珠各部位的名称。

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

108颗佛珠的穿法:
佛珠一般由108颗念珠组成,在第7颗、21颗、54颗、87颗、101颗用其他颜色或大小的珠子隔开,称为:隔珠或数取。一般来说隔珠要比子珠稍大,数量可以采用1到3颗不等,并且不计算在108颗之内。54颗的佛珠要在第27颗前加隔珠,27颗、18颗的佛珠则要在每9颗加一粒隔珠。

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用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同时还可以起到连接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的作用。旧时的母珠,多会在内部绘有佛像,采用凸透镜的原理,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里面的佛像,更加使人感受到佛珠作为一种法具的庄严。

隔珠,又称作“间隔珠”或“数取”,多用来将子珠平均分隔开。一般来讲,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数量可采用一颗至三颗不等。如一百零八颗的佛珠和五十四颗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颗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颗、十八颗的佛珠,则每九颗子珠用一隔珠。

弟子珠的体积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十颗或二十颗居多,多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颗为一小串,如同算盘一样,采用十进位,用来计算掐捻过的数目。“十”这个数目代表了佛教的“十波罗蜜”,即:施、戒、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

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饰物,也可以用线绳结成“中国结”来替代,目的是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09

108颗念珠代表了108种烦恼,每拨动一颗念珠,念“南无阿弥陀佛”,便代表放下一种烦恼。拨念珠有静心养性的作用。至于每27颗一个隔珠是为了方便计数,因为27乘以4正好是108。

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

既以心意识三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云集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

经书所载的挂珠、持珠及念珠的颗数大致分为108颗 ,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为108种烦恼。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及天上,是六道轮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即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界。

扩展资料:

佛珠虽然已经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若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记载。

这在出土文物中,便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的公元二世纪“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挂有串珠的。

在中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317—420)时翻译的《木槵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

至此,佛珠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

参考资料:

佛珠-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09

佛教的念珠亦是礼敬法器的一种。佛教不同的念珠用于作不同法事。念珠珠数为108颗,代表断除108种烦恼,而证得108种三味。作为修持念咒时计算数字之用。

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

扩展资料:

佛珠通常用香木车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玛瑙制作的。 一般的念珠粒数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据说,世间有很多烦恼,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拨一珠,就可解除烦恼。因为念佛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净,所以念珠也称“清心珠”。佛教所谓“诚心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现代人们作为玩玉或藏玉,甚至作为一种时尚,虽不是信佛,也可将玉佛珠作为普通玉器藏玩,这样不妨考虑选择和田白玉或和田青玉佛珠,其质地细腻,油润爽滑。翡翠料的佛珠虽然光泽漂亮,质地硬,可反复的把玩天久容易“生毛”,失去原有神韵,故不如和田玉料的佛珠的越玩越“活”之优势。佛珠的经常反复把玩,使你手、脑、心并用,修身养性,有益健康,其乐自得。

一条普普通通的念珠,其实有很大的意义在内。大的珠头代表佛,珠绳代表法,小珠代表僧,这三者合起来就具足代表了三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佛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2-09

108颗念珠代表108种烦恼。每当一串念珠被敲击,念诵“南方无阿弥陀佛”,就意味着放下一种烦恼。念珠具有冥想和养生的功能。每27颗珠子,数起来很方便,因为27乘以4等于108。

一百零八颗

它是最常见的数字。为了表达寻找证据的模糊性,切断了108种烦恼,使身心达到一种沉默的状态。

关于百八烦恼的内容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一般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菩萨问:云是什么?佛教词:有一组阴和友谊的过程中思考,不知道友谊有一组阴和心脏和大脑的过程中灭绝,不知道友谊有一组阴和思维过程中灭绝,不知道友谊有一组阴和思维过程中灭绝看到欲望,中性的颜色,邪恶的颜色,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灭火阴和阴,甚至触摸一样。

但以理的六个根,每根六根,虽然没有第三代的话语,却要形成八十八朵云,所以约在一霎时就知道是第三代了。因为第三个是心灵意识,第三个是三代人之间的联系,如聚集名利与意识、提升名利与意识等众所周知的知识。“三是二”,“五是基础”。第三代有36个原因,所以有88个。

《圣经》中的念珠、持珠、念珠的数量大致分为108个,说明十法界有108种烦恼,综合了108种烦恼。十法界包括六个神秘界,即地狱、饿鬼、动物、修罗、人、天。他们是六个转世的世界。后四境界是圣人开悟的境界,即声、理、菩萨、佛。

扩展资料:

为了更好的让人们了解佛珠的种类,下面是佛珠各部分的名称。

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母珠、子珠、隔断珠(也称为“数取”)、弟子珠(也称为“舍利”)、舍利和一些装饰品。

108颗珠子的敷料方法:珠子通常由108颗珠子组成。在第七颗珠子中,有21颗、54颗、87颗和101颗珠子被其他颜色或大小分开。它们被称为“分珠”或“数珠”。

一般来说,隔珠略大于种子珠。隔珠的数量可以从1个到3个不等,108个内不能数。在27号之前需要分离54颗珠子,27和18颗珠子需要每9颗被分离一颗珠子。

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但也有两颗珍珠,用于将不同数量的珍珠归一处,也可以起到串连弟子的珍珠、笔记和一些饰品的作用。

在过去,大多数母亲的珍珠都是画在佛像里面的。利用凸透镜原理,可以清晰的看到里面的佛像,让人感受到佛珠作为一种神奇的工具的庄严。

分离珠,又称“间隔珠”或“计数取珠”,主要用于平均分配珠子。一般来说,隔板上的珠子比种子上的珠子稍大一些,数字可以从1到3使用。例如108颗珠子和54颗珠子,每27颗珠子需要一个单独的珠子;每27或18颗珠子,就需要一颗单独的珠子。

弟子珠的体积比子珠的体积小。弟子珠子的数目一般是10或20颗。大部分的珠子都挂在母亲珠子的另一端。

十颗珠子用作一根小绳子。像算盘一样,十进制数字被用来计算被掐死的珠子的数目。“十”代表佛教的“十戒”,即给予、禁欲、忍耐、修炼、禅修、般若、方便、心愿、力量、智慧。

每串弟子珠子末端所留下的注释,是指比弟子珠子略大的珠子或装饰品,也可以用一串“中国结”代替,以防止弟子珠子滑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佛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8-24
佛珠为什么要108颗?
释印悟主讲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
今天,很多喜欢时尚或显示个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他们却未必知道长短不同的佛珠所包涵的意义:
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 念珠是佛教的一种用物,是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所以也称“佛珠”或“数珠”。
通常用香木车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玛瑙制作的。 一般的念珠粒数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据说,世间有很多烦恼,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拨一珠,就可解除烦恼。因为念佛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净,所以念珠也称“清心珠”。佛教所谓“诚心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现代人们作为玩玉或藏玉,甚至作为一种时尚,虽不是信佛,也可将玉佛珠作为普通玉器藏玩,这样不妨考虑选择和田白玉或和田青玉佛珠,其质地细腻,油润爽滑。翡翠料的佛珠虽然光泽漂亮,质地硬,可反复的把玩天久容易“生毛”,失去原有神韵,故不如和田玉料的佛珠的越玩越“活”之优势。佛珠的经常反复把玩,使你手、脑、心并用,修身养性,有益健康,其乐自得。(转)
佛珠的珠头代表佛宝,贯串整串珠的绳子表义法宝,小珠表义僧宝,所以一串佛珠就表义了三宝。珠头(即较大的一颗)代表佛之色身,它上面有一个锥形的珠顶,代表佛的法身,珠穗则是并无特别表义的加饰。佛珠以108粒为宜,但也有110粒等的组合。在传统上,有多种佛珠质料之要求,例如修息灾法用白檀香珠、修摄怀法用紫檀木珠等,其形状也有不同,数目也有不同的要求,持珠的手指也有不同要求,甚至串珠的绳之质料也有不同的要求,但以上这些繁复的细节,初学者不需全跟着去做。一般来说,用108珠之菩提珠就可以了。
    一条普普通通的念珠,其实有很大的意义在内。大的珠头代表佛,珠绳代表法,小珠代表僧,这三者合起来就具足代表了三宝。
挂珠通常是指一百零八粒以上可以挂在颈项上的念珠。使用挂珠很有讲究,通常出家人之中,只有住持、长老、法会主持者及当家师才能挂珠子;或者出家受戒十年以上的师父才可挂珠子。念珠的须子,如果是当家师,须子挂在右边;知客须子挂在左边;主持大和尚须广挂在背后,称为拖珠。在家居士是绝对不可以挂念珠的。念珠挂在颈上挂一圈;如果手上拿着一定要是两圈;如放在台案上,一定要放三圈,才合规矩。
念珠是修行的工具,念佛、持咒存乎一心。“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佛珠的数量、构造和质料都只是助道的助缘,不可过于着相和执着:“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系诸佛,珠可助道。
  认真修持的行者,应具备两条念珠,一条是闭关及平常单独修持时用的,不让别人看到、摸到,平时藏在一个布袋中;另一条是同修或日常在外时使用的,可以让人看到。这是对认真的修行人之开示。不认真的修行人,用一串或一百串都没分别。有些人有几十串念珠,把它们当为财宝,衲却从不见他们多诵佛号或怎样用这些念珠,反而把它们视为执恋的财物,这十分不好。
  念珠有多种不同数目的珠,常见的是一百零八及一百一十二珠的。用一百零八珠的时候,念了一圈,只作一百计算。在闭关中,我们必须在最后补诵百分之十的咒数作为补缺。如用一百一十二的珠,每诵一串则已包含了一百次咒及十次补缺了,不必加诵。如用一百零八的珠,只能算作一百,在诵完闭关要求的咒数后,还需加诵百分之十的咒数来补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