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是______cm.(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其在______.(3)小明调整装置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__像;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你认为小明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A.多次测量求平均,以减小误差 B.多次实验以便得到普遍适用的物理规律(5)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丙所示的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怎样调节?说出一种调节的方法:______.(6)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在光具座上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为了观察到像,小明接着应该______(选填后面的字母代号).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从光屏一侧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1)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读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
(2)实验前,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烛焰的像才可以成在光屏的中央;
(3)由图乙知,u=16cm,所以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和投影仪都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4)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要多进行几次实验,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的发生.
(5)实像在光屏的上方,要么烛焰太低,要么光屏太低,所以使蜡烛上移或使光屏上移.
(6)凸透镜成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但能用眼睛直接观察,这时应该取下凸透镜,通过凸透镜直接观察所成像.
故答案为:(1)会聚;10;(2)同一高度;(3)倒立;放大;实;投影仪;(4)B;(5)光屏上移;(6)C.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