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如题所述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

【原诗】
七律·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译文】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
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
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
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鉴赏】
这首诗是毛泽东在1959年6月写的。尽管当时年轻的共和国由于国际国内的天灾人祸,正陷入困境,毛泽东对此忧心忡忡。但作为一位浪漫诗人,他在故乡、在历史中寻找到了一种精神力量。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都能够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地去战胜一切敌人,现在暂时的困难又有什么可怕的呢!这给诗人以莫大的安慰,使诗人内心充满了激情。在这种心情下创作的这首诗,也饱含了这种激情。因此,诗以写实为主,也不乏浪漫的情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2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别梦依稀咒逝川,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故园三十二年前。 敢叫日月换新天。
红旗卷起农奴戟, 喜看稻菽千重浪,
黑手高悬霸主鞭。 遍地英雄下夕烟。

[题解]
韶山,毛泽东的故乡。1925年1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故乡,建立中共韶山支部,组织农民协会。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又一度回到韶山。由于革命工作的繁忙,在建国后的第十年,才得重返故乡一次。一别32年,故乡的面貌全变了。欣今慨昔,感而赋诗。

[注释]
(1)别梦:指往事。
(2)逝川:比喻过去流失的岁月。
(3)黑手:指反动势力。
(4)霸主鞭:形容反动派对农民群众的镇压。
(5)为有:因为有。
(6)下夕烟:由暮霭中下工归来。

[赏析]
首以“别梦”开端,暗示回到故乡,而又荡开到“三十二年前”;末以“喜看”作结,正面形象歌颂;前咒后喜,自然对应。中间两联四句,一正一反,一反一正,正好把三十二年的历史发展按序表述出来,由咒而喜,绾合结尾。真情壮采,自然浑成;句句都是直抒胸臆,恰到好处。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第2个回答  2013-08-21
楼主,快去战斗吧,我在精神上支持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