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关于历史近代史的读后感2000字。拜托!急用!!

如题所述

三、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
4/6
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在中央以弈欣为首,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督抚为首,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在洋务运动中,还出现了冯桂芬、郑观应、王韬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知识分子,为以后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创造了一些条件。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建学会、和顽固派论战,传播了维新思想,领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人民追答

的觉醒,尽管不足百日,以失败告终,但在中国人民救国图强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最早在中国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在21世纪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第一条消息收到了吗?
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3
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前,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国家的贫穷落后,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其中农民阶级的太平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以及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都为国家出路的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一次反对政府腐朽统治与地主阶级压迫的正义战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了表达建立太平天国理想社会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的《天朝田亩制度》以及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意义虽然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提现了农民阶级的进步性。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原有的封建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枷锁。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体现出了农民阶级的团结性和爱国性。太平天国作为农民阶级对中国未来的一次有力的尝试,对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起了推动作业,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洋务派主张引进和学习,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现代企业,兴办洋务。冯桂芬在《校颁庐抗议》一书中所提出的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西用”,洋务派通过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建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实践“自强”“求富”的主张,传统的思想经济观念受到冲击,引进西方的器物也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因为洋务派自生的封建性、管理的腐朽性和其对列强的依赖性是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为首可见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走出贫弱找到出路。
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的人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主张君主立宪、变法求强,维新派和洋务派的论战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交锋。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对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颁布的政令均体现了维新派的进步性。但是在民族资本主义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维新派将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在中央和地方封建势力的压迫下戊戌事变后宣告破产。维新派不能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带领中国走向光明。
资产阶级革命派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和武昌起义的推动下建立了同盟会等一系列革命团体,提出“三民主义”,就民族、民权、民生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通过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论述就要不要推翻清王朝 推翻帝制 实行共和 和要进行社会革命等问题的讨论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随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和中华民族临时约法的颁布,民族资产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但在进步性背后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所以可见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让他不能承担历史的重担。在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外过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了起来;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中国各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的绝大多数人,经过实践的教育,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确定性;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才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这种崭新的政党制度的确立,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愿。无产阶级新中国最后由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时间运用其中国化衍生的毛泽东思想一路披荆斩棘带领人民从抗战走到内战,从封建走向新中国。中国从此在无产阶级的探索下走向了新的历史篇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