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铜上镀镍脱皮如何处理

如题所述

调整铜离子含量;调整阴极电流密度和镀液温度;还有就是避免杂质混入镀液。

铜/镍镀层之间脱皮,如果氰化物镀铜在大电流密度处容易脱皮,镀液中铜离子含量低;阴极电流密度太大而镀液温度低;另外还有可能是镀液中混入油污或者Cr6+离子等。

镀镍分电镀镍和化学镀镍。电镀镍是在由镍盐、导电盐、pH缓冲剂、润湿剂组成的电解液中,阳极用金属镍,阴极为镀件,通以直流电,在阴极(镀件)上沉积上一层均匀、致密的镍镀层。从加有光亮剂的镀液中获得的是亮镍,而在没有加入光亮剂的电解液中获得的是暗镍。

扩展资料:

从电镀的观念来说,铜离子接受了电子而沉积成为铜金属,是在阴极上所发生的还原反应。然而若按“电子流”的方向与一般电路中直流电流(Current)方向是相反的习惯看来(科学界当年将电流的定义弄错了),其电流又是从正极流向负极的说法时,则被镀物却成了正极,而铜阳极却又成此种逻辑的"负极"。

由于错误的习惯由来已久无法更改,故读者们研读或讨论电镀时,只宜采用阴极与阳极的观念,千万不要引用一般电路中正极与负极的思维,以免造成彼此间鸡同鸭讲的莫名其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镀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4
【电镀铜上镀镍脱皮处理方法】实际上在铜/镍/铬电镀中,镀层脱皮是较为常见的故障,它是各组合镀层质量不良的综合反映。要防止镀层脱皮发生,必须根据镀层脱皮的具体情况分析处理。
1、铜/镍镀层之间脱皮,如果氰化物镀铜在大电流密度处容易脱皮,其原因可能就是:
镀液中铜离子含量低;阴极电流密度太大而镀液温度低;另外还有可能是镀液中混入油污或者Cr6+离子等。解决方法是:调整铜离子含量;调整阴极电流密度和镀液温度;还有就是避免杂质混入镀液。
2、电镀铜层与镀镍层结合力不好。解决方法是:在镀铜后的活化槽加一点过硫酸铵,气温太低时还需要加热,充分活化、水洗可以保证铜镍间的结合力。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9
镀铜后的活化槽加一点过硫酸铵,气温太低时还需要加热,充分活化、水洗可以保证铜镍间的结合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3-04
已知条件几无。怀疑点很多,配方?工艺?操作?
只能说说常见的现场原因:①“电镀铜”应该是“酸铜”。“酸铜”底下打底层要根据基材设计好。②“酸铜”洗水移缸滞空时间过长,易氧化。③阴极电流强度不够,尤其造型复杂件。
第4个回答  2020-08-25

1、铜/镍镀层之间脱皮,如果氰化物镀铜在大电流密度处容易脱皮,其原因可能就是:

镀液中铜离子含量低;阴极电流密度太大而镀液温度低;另外还有可能是镀液中混入油污或者Cr6+离子等。

解决方法是:调整铜离子含量;调整阴极电流密度和镀液温度;还有就是避免杂质混入镀液。

2、电镀铜层与镀镍层结合力不好。

解决方法是:在镀铜后的活化槽加一点过硫酸铵,气温太低时还需要加热,充分活化、水洗可以保证铜镍间的结合力。

扩展资料:

电镀工艺处理:

1、无氰碱性亮铜

在铜合金上一步完成预镀与加厚,镀层厚度可达10μm以上,亮度如酸性亮铜镀层,若进行发黑处理可达漆黑效果,已在1万升槽正常运行两年。

能完全取代传统氰化镀铜工艺和光亮镀铜工艺,适用于任何金属基材:纯铜、铜合金、铁、不锈钢、锌合金压铸件、铝、铝合金工件等基材上,挂镀或滚镀均可。

2、非甲醛镀铜

非甲醛自催化化学镀铜用于线路板的通孔镀和非导体表面金属化。革除有毒甲醛代之以廉价无毒次磷酸盐,国内外尚无商业化产品。已基本完成实验室研究,沉积速度3~4μm/h,寿命达10循环(MTO)以上,镀层致密、光亮。但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进行中试考验。

3、高速镀铬

节省成本、高镀速、高耐磨、高抗腐蚀性能。不但可提高电流效率,更可增强耐磨和抗腐蚀性能。适用于任何镀硬铬处理,包括:微裂纹铬,乳白铬,也可用于光亮铬等。质量好、工艺稳定、生产效率高、节约能源、经济效益显著。

4、纳米镍

应用纳米技术研发的环保型产品,能完全取代传统氰化镀铜预镀和传统化学镍,适用于铁件、不锈钢、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锌、锌合金、钛等等,挂镀或滚镀均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