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为什么朋友越来越少

如题所述

人到中年为什么朋友

越来越少

35岁,也到中年了。

朋友我其实一直都不多。

但30岁之后基本上算是没有了。

我认为的朋友是什么呢?肝胆相照,义薄云天,不遗余力,两肋插刀。

但这只是理想中朋友。

现实中,能有个互相着想,相互理解,能在关键时候拉一把的就已经是非常好的朋友了。

可惜,还是没有。

以上的朋友,说实话,第一种我做不到。或者说,我做到的前提是他能这么对我。所以这种朋友没有第二种我能做到,但我做到了对方做不到。一次两次以后我就失望了。

慢慢也就不对别人抱有期望。

我年少的时候,把朋友当做仅次于家人的人,仗义疏财,义气当头,努力的朝着第一类朋友去做。可到最后发现对方只是把我当成提款机和傻瓜。

我其实不傻,甚至可以说比他们都聪明,他们内心的小九九我基本都能猜到,只不过被朋友这两个字给束缚,自己给自己套了枷锁,所以就装傻充愣,表现的很大气。

可是内心还是失落和失望的。

随着年纪渐长,20多岁的时候,我已经不追求肝胆相照的朋友了,只希望遇到第二种能互相理解的朋友。

可还是很难。我为他们考虑了,他们未必为我考虑。遇到事情的时候,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我都会成为他们的工具。人的劣根性就是如此,趋利避害,自私自利,这时候我已经不会失落了,但还是有一些失望。

30岁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家庭。责任大了,负担也重了。无论是经济还是精力,已经不允许我跟朋友经常性的相聚。

而且此时所谓的朋友,更多是有利益关系才走到一起的,我对他们有用,他们也对我有价值。大家心照不宣,默契的维持这段关系。

所以心里话可以说,但一般说一半留一半。有事也会帮忙,但会斟酌帮到什么程度。好听的话反倒经常说,但逆耳的忠言已经很少去提。

一起逗乐排遣的搭档而已。

这时候已经不会对他们有任何期待了。如果谁先打破了大家维护关系的默契,可以分分钟把他抛弃,转而再去建立一段友谊。其实也费不了多少成本。所以,到了中年以后,朋友越来越少了。也似乎失去了倾诉的欲望。

就像一个身在局中,但思维超脱出去的看客,看人来人往,看你唱我演。

其实也挺好。

因为这是你能花费最少的时间和成本所能获得的最有效的关系了。

但难免还是会心存幻想。不过不会再去冒然的去突破现有的局面,因为你不知道你面临的会是什么情况。所有的投机都是有风险的,而似乎也没有人值得你去冒这种风险。

当然也不是说遇到的人都不好。

其实还是有许多人挺好的,至少再年轻几岁,这些人至少能成为第二类的朋友。但还是不敢冒险。中年人的世界,不需要那么多的刺激与未知,所有的事情掌控在一个度里,才是最让人放心的状态。所以最后就是算了。

说到底,友情跟爱情也是有许多共通之处的。最起码要互相欣赏,互相付出,互相关心。而这些,跟你遇到对的人一样,很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