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保险从业的思维模型之--NLP六层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1
写在前文:

5年前,因着给刚出生的二宝配置保险,我成为一名保险经纪人。此前,在GE、中欧商学院等组织工作十余年后,我已辞职做了4年的全职妈妈。但直到3年前,在不同的斜杠身份中,确立了未来在保险行业深耕。

从孩童时听从父母师长的话、走大家都认为“好”的路,到33岁毅然离开大众系统成为自由职业者。从在多个行业和行当中探索前行,到如今立下使命、坚定前行。一路走来,并不一帆风顺。但正是几个思维模型,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从最初辞职时的不安和忐忑,到如今的平稳和笃定。让我在保险这条道路上,对为什么做保险、做保险到底是做什么、怎么做保险等系列问题,有了更多思考,并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很早就想写个关于思维模型的系列,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第一篇,先从NLP“理解六层次”开始吧。

从没有想过做销售,一直觉得做销售需要有十八般武艺,而我不会喝酒,不喜欢场面社交,个性不喜欢push别人。也从没有想过会进入保险行业,尽管本科曾跟保险系的同学共用教室,毕业后不少同学也进入各大保险公司,但过往求职经历中,保险行业从没进入过视野。

即使当初辞职时、没有了社保和各种企业福利保障、体会过失去庇护的失落和不知所措后、给一家三口逐步配置了各类保障;而后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切实经历过保险对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重要;即使生了二宝后、第一时间就想着给他买保险;即使成为一名保险经纪人后,近距离看到很多优秀的伙伴并非社牛,对保险这一朝阳行业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但入行后近1年多的时间,在介绍自己从事的工作时,我还是会有些犹抱琵芭半遮面。归根结底,那时的自己,内心对于“保险“有不少刻板印象,对于“保险从业人员”的认同感,还不是那么强烈。

记得决定入行尝试的时候,父母持有不少怀疑。当初辞职做全职妈妈时,他们也曾很难接受,觉得培养多年的闺女、就这么回家做了“家庭妇女”。在父母一辈眼中,做保险,是学历层次不高、时间不会长久的一份职业。家里很多亲戚,听说我做了保险后,也纷纷表示不理解。

想一想,家人的态度,其实很多也是我当时内心想法的映射。

虽然从理性上,在上大学时就做过保险知识层面的装备,经过入职培训后,已能头头是道地分析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产销分离的背景下、保险经纪人会是将来的发展趋势……但是,于我自己,在这个行业中,到底我是谁?为什么要从事这份工作?我的人生使命和愿景是什么?......很多问题,其实从多年前辞职时就已开始敲打着头脑和心。直到在一次与职业教练的咨询中,运用了NLP六层次模型,真正地被解惑。

NLP“理解六层次”模型认为,所有事情在思维空间可分为6个层次,从下往上分别是:

1.环境:包括除我本身以外的人、事、物、时、地的元素。这些是资源,可以为我所用,但不能控制它们。

2.行为:在环境中的实际操作过程,也就是做的过程,所采用的方式。(what)

3.能力:是人在某个情况下所拥有的不同选择,体现了人做事的灵活性。(how)

4.信念、价值:代表了做事的意义,为什么做?(why)

5.身份:也就是我是谁?我要如何实现生命的最终意义?(who)

6.精神:也称系统,即“我与世界的关系和影响”,我对世界的贡献,这是心灵层次的问题。

这六个层次自上而下,精神层面的使命、决定了我们的身份,我们选择的身份、又决定了我们拥有怎样的信念与价值观,再决定我们要怎样去做、选择哪种方式,并利用不同的资源去实现。

当我们被某个问题困住时,可以用六层次来看属于哪个层次。低层次的问题往高一层次看,便能找到解决方法。而一个高层次的问题,用低层次的方法去解决,却很难有效。

回想过往,内心的纠结,表象很多都是模型中底层板块的碰撞,比如该如何启口去跟朋友聊保险。即使培训中学习了很多有效的技巧和方法,即使能模仿行为,却仍旧很别扭。通过NLP六层次模型,往上看一看,发现是对保险人的身份认同卡住了。

保险经纪人是众多职业中的一个分支,保险销售逐步从代理人制度朝着多元化、尤其经纪人方向发展,已是时代和社会进步的佐证之一。但由于历史等原因,社会大众对保险从业人员(主要是外勤销售)的观感、评价,很多都带有负面色彩。保险经纪人虽然在国内是新兴的专业行当,虽然保险法中对保险经纪人和保险代理人的差别有专门的定义,但同为保险从业人员,都波及其中,共享时代前进的荣耀,也共同承担历史遗留下的沉重。

过往的职业经历,很少处在这样的舆论系统中。当白板身份(过往没有任何保险行业从业经历)入行,扑面而来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父母和家人。于是,认同保险,起初却仍羞于承认自己作为其中一员。

还好,在与教练交流的过程中却也发现了,在顶层个人使命上,年过四十已小有不惑,立定了作为助人者的终极calling。通过保险,帮助更多人理顺个人/家庭与财富的关系,更好地面对疾病、养老等人生议题,是在走过人生不少高光和低谷后,愿意以己度人去努力的路径--尤其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群,这些都是真实的、切实的感同身受。

他人对保险存在误解,恰恰说明这份使命的重要,为保险正名,我也可以尽一己之力。过往新闻专业的训练和实践,我对信息的敏感、对真相的探究、对世间的好奇,以及多年企业咨询顾问的经历和个性中的同理心,让我在走近委托人需求时,有不少来自天然和后天积累的优势。我可以敏锐地捕捉客户的需求,帮助客户打破信息壁垒,让客户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六层次理顺的瞬间,许多来自情绪方面的搅扰,逐渐变淡了起来。内心的坚定,慢慢多了起来。向内求答案的探索,让我对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愿意舍弃什么,慢慢变得明朗了起来。在保险这个充满人性挑战的行业里,在这个高淘汰率和流动率的行业里,走得稳当了起来。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带着两个孩子在老家,从过年一直待到了8月。与父母难得的长时间相处,他们对我的工作状态也有了近距离的感触。有一天,爸爸突然跟我说,让我给他发个自我介绍,他帮我跟老同学、拳友、书画友们都推荐下。

那一瞬间,激动地想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