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求绘制建筑给排水图纸时的绘图顺序?或者设计步骤?要注意什么?越详细越好。

如题所述

这个就比较难回答了,因为给排水绘制的内容比较多,初步学习者可能较多的还是先从住宅画起,就先给你讲讲住宅的绘制吧
住宅单体楼设计要点
以下内容由专业负责人确定、完成:
1. 给排水、采暖的各系统形式;住宅部分一般包括(1. 室内消火栓 2 自动喷淋 3. 给水 4.中水 5. 热水 6 雨水 7. 排水 8. 灭火器 9. 采暖 10. 空调 11. 防排烟 12. 排风)
2. 给排水、采暖进出线方向(需提供室外综合管线规划图)
3. 各专业干线(主要含给水、中水、消火栓、热力、电力、弱电等)管线设于地下几层(如地下不止一层时,应合理考虑管线的综合分配)
4. 核心筒内的配合条件(管井大小、加压送风井、消火栓设置位置)
5. 户内排水立管位置、消防电梯集水坑
6. 地下室内热力小室位置
7. 协调电气专业房间(π接间、配电间、弱电间)设置的位置(利于本专业管线的进出线)
8. 设计首页(专业负责人应完成设计依据、工程概述、系统说明、管道材质、保温、管道试验压力等部分)(图纸目录、设备材料表等内容由设计人完成),应按照设备所的首页标准图编制。
9. 专业负责人确定是否需出通用图,并明确如何编号。
10. 建筑的热工计算由专业负责人协调落实。

完成图纸:
1. 设计首页(一般2张,含设计说明及施工说明,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图纸目录、使用标准图集、设计依据、工程概况、项目概况、系统设计、管材阀门防腐保温、系统试压及冲洗、施工要求、设备材料表),有参考的范本,只需填写针对性的内容即可。
2. 区域消火栓、喷洒系统图(由专业负责人完成)。表达整个小区消防系统设置的原理、方式。
3. 给水、中水、热水、排水、采暖、加压送风等立管图或系统图。
4. 标准层单元详图或户型详图(含给排水、采暖、通风户型平面图、给水排水户型系统图、水暖管井大样)
5. 首层单元或户型排水点布置图(仅表示排水点的定位)
6. 地下层自动喷淋、消火栓、给水、中水、热水、排水、采暖、通风平面图
7. 首层、标准层、屋顶层给排水、采暖、通风组合平面图(此图中仅表示竖向立管及编号,部分地板采暖图需标注房间负荷及卫生间散热器片数)
8. 当屋顶设有消防水箱间或设有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增加相应内容的图纸
以上图纸中需表达的内容均有参考图可使用。

图纸绘制要求:
1.出图比例: 户型或单元详图 1:50; 水暖管井大样 1:25; 组合平面图 1:100或1:150(一般与建筑专业一致)
2.图面要求(电子版文件中,线宽、字高等均与图纸采用的比例有关系):
打印出的图纸 线宽:给水、排水、消防、采暖 0.5mm; 风管:0.3mm;
建筑轴线:0.09mm; 其他线的宽度均可采用: 0.13mm
给排水、采暖立管大小:
洁具排水点圆圈大小:
给水点圆圈大小:
地漏图例大小: 3mm
闸阀、蝶阀、平衡阀长度:
给水表、中水表、热量表大小:
文字高度及字体 管径、标高等数字高度: 2.5mm 字体:
立管编号数字高度: 3mm 字体:
说明性文字高度: 5mm 字体:
图纸名称文字高度: 7mm 字体:

3.图面整理:
整体要求:图面清晰,图面布局合理、均衡,以体现本专业的内容为主,保留必要的建筑信息。
(1) 建筑尺寸线:建筑平面图中一般会有三道尺寸线,保留总尺寸及轴线定位两道尺寸线。
平面图内部尺寸线均可删除,单元详图中洁具定位尺寸除外(可转换为自己尺寸的表达方式,注意洁具定位尺寸应同建筑一致)
(2) 门窗编号等:除防火分区的门编号保留外,其余门窗编号可关闭图层或出图时淡显。
(3) 建筑家居:单元详图中保留,出图时淡显;组合平面图中可删除。
(4) 平面图中建筑文字:除房间、部位名称、防火分区编号外,其余房间大小、建筑索引等内容均 可删除。建筑地下室组合平面图中功能一直的房间(如戊类贮藏、自行车库等)可看图面饱满程度,减少标注的文字。

户型大样设计要点:
(1) 各户型均应有平面图,排水系统图;同一张户型大样中可绘制1个最简单户型的给水、中水、热水系统图(系统图可不按比例绘制,轴侧关系正确即可,图面表示清晰,相互遮挡少。)
(2) 户内洁具至少应有:洗涤盆、洗脸盆、坐便器、洗衣机、淋浴器(浴缸)五件。
(3) 排水立管距墙的距离 120mm ;
排水点距后墙距离: 洗脸盆 120mm 浴缸120mm 地漏 120mm 坐便器 430mm
(4) 排水立管位置确定(由专业负责人确定)
1根排水立管 管井大小 240 x 240mm
2根排水立管(排水、通气) 管井大小 240 x 400mm
(5) 专业定位尺寸:排水立管定位,排水点定位,户内埋地给水、中水、采暖干线定位。
注:排水立管以重墙(结构墙)定位时,应以轴线定位为主,高层建筑墙厚会发生变化,以墙定位时,管道会发生上、下偏置现象。建筑物外圈结构墙变化规则一般为外皮不±±动,随楼层变化,收内侧墙。地下室、地上墙厚总计约会变化3-4次(依楼的层数、高度确定)。
除排水立管外,其他定位尺寸均可以墙定位。
(6) 给水、中水、采暖管线:户内干线之间的平行距离可采用 100mm
(7) 接洁具的给水、热水管线:间距 150mm; 冷右热左(人面向洁具,冷水管设于右侧)
坐便器给水点的位置:人面向坐便器时,设于坐便器的左侧。
(8) 热水:是否设置热水循环由专业负责人确定。一般考虑预留燃气热水器(厨房或厨房外侧的生活阳台),卫生间预留电热水器插座(1.5kw)
(9) 排水立管设于风道(卫生间排风道、厨房排油烟道)侧边时,应注意排风口的位置。
(10) 散热器的位置:优先窗台下(主要看窗台的高度),另需考虑起居室内不能和柜式空调室内机发生冲突。散热器的位置需提供给电气专业(复核是否同电气插座有冲突);散热器设于厕所门后时,墙垛宽度应不小于200mm。
(11) 户型详图中,平面图中一般可不表示管径,管线处标注管线代号,管径在系统图中表示。
(12) 管线敷设:户内垫层内敷设的管线一般不穿结构墙;当必须穿越时,应设塑料套管¢50mm,管底齐结构板面;垫层内敷设管线进卫生间时,应由卫生间门口接入。
(13) 标高表示方式:(0.25)表示---距本层建筑地面的相对标高,以()括号表示;
<-0.25> 表示---距结构板板底相对标高,以< > 括号表示;
0.25表示---不带任何括号时,为相对建筑±0.00的标高。
(14) 户内管线综合,以管线交叉少为原则。
(15) 户内排水立管编号原则,一般以户型编号为主,例:A1户型排水立管、通气立管,WL—A1—1, TL—A1—1,需与专业负责人沟通落实确定。

管井大样设计要点:
(1) 绘图比例 1:25
(2) 确定管道井内管道数量(由专业负责人确定)主要依据为设置管道种类及分区。
一般有给水管道(1J、2J、3J、4J) 中水管道(1Z、2Z、3Z、4Z)
热力管道(1R1、1R2、2R1、2R2或R1、R2、R3、R4)
(3) 考虑因素:立管间距,立管距墙或立管之间净间距至少为80mm,(管井内管道保温给水管道可按20mm考虑、热力管道可按50mm考虑、消防管道可不设保温);
水表及热计量表设置位置以查表方便为原则。
水表:上下垂直设置时,一般可按250mm—300mm,最低水表安装高度可为250mm;
水表水平设置两排时,平行间距需满足200mm。
热计量表:设于供水管道上。
管井内接户型埋地管道间距最小80m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07
这个没有特定的顺序、重要的是图面简洁、图层清楚、表述准确、内容完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