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可爱度堪比熊猫却濒临灭绝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提到澳大利亚这个国度,除了阳光海滩、袋鼠和铁矿石以外,你的脑海中一定会还会浮现出“澳洲国宝”考拉憨态可掬的样子。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考拉应该是澳大利亚漫山遍野无处不在的一种动物,数量繁多。根据悉尼自然史记录,考拉是由一位探险家约翰·亨特于1798年在澳大利亚蓝山发现的。当时学者估计,考拉的数量在一百万只以上。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前天(5月18日)澳洲广播公司(ABC)向全国观众发出警报,考拉在其主要栖息地东南三州均被列入“脆弱物种”观察名单,在东南昆士兰等地区甚至已经灭绝。考拉搜救科学家甚至表示,如果人们再不重视,考拉的物种灭绝可能在十年内发生。

一个曾经数量上百万,受到世人宠爱的国宝级动物,竟然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大家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心情应该都是这样的。

澳大利亚“国宝”象征,每年创收两百亿

考拉熊的学名是“树袋熊”,也称无尾熊。“考拉”一词源自澳洲原住民的称呼,本意为“不喝水”,因为考拉能从树叶中获取足够的水分,几乎不用饮水。

考拉是澳洲大陆独有的生物,在全世界范围内仅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和东南部的桉树林中。考拉的生活习性充分适应了澳洲当地的自然环境。

据维基百科介绍,考拉熊每天睡眠时间为17-20小时,几乎全天都待在树上,个体之间社交互动的时间平均每天只有15分钟。考拉熊的尾巴只剩下尾椎残余,在漫长的岁月中已退化成了一个“坐垫”,使考拉能舒适地整天待在树上啃树叶睡觉。

因此很多澳大利亚人认为,考拉能够代表澳洲人随和慵懒、开朗乐观的文化特征。在澳大利亚的几乎每一个动物园里,都会有考拉的身影存在。很多澳洲出品的动画片、电影和流行歌曲,也有各种考拉的形象。

考拉熊分布地图 

旅游业是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根据2013年美国宾州葛底斯堡学院的一份报告估算,旅游业对澳洲GDP的贡献约为907亿美元。这份报告显示,考拉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比起大堡礁、悉尼歌剧院等澳洲其他著名景点丝毫不差。

2014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与昆士兰大学发布了一份《考拉熊的旅游业价值》的报告。在对国际旅客的调查访问中,考拉成为全澳洲最受世界欢迎的动物。78%的受访者把考拉列为来澳大利亚必看的项目,而另一大国宝袋鼠只获得了66%的支持率。

另据澳大利亚考拉基金会估算,考拉每年给澳大利亚贡献了32亿美元的经济收入,折合人民币约220亿元,并为旅游业直接带来3万个工作岗位。

从1997年到2016年间,考拉每年带来的经济价值从11亿美元增长到32亿美元,几乎翻了三倍。考拉基金会认为,这种增速完全能够继续保持到2030年,当然前提是那个时候考拉还依然存在。

科学家在桉树林中搜寻考拉

考拉基金会的首席运营官塔巴特在卫报表示,“考拉每年为澳洲挣了32亿美元,政府却很少拨款保护考拉的栖息地。等到考拉灭绝的那一天,这些利润和工作岗位也会随风而逝了。”

“敌人”太多,考拉面临灭绝风险

挑食、嗜睡且懒惰的考拉本来在澳洲的自然环境中没有争夺食物的天敌,生活的无忧无虑,繁衍数量也曾达到百万只以上。

但在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考拉的生存突然面临着新的威胁。根据澳洲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WWF Australia)和卫报的测算,21世纪以来,昆士兰州的考拉数量下降了53%,新南威尔士州也减少了三分之一,而在西南昆士兰、松河谷、皮尔佳森林公园和考拉海岸等区域,考拉的数量更是减少了80%以上。

考拉熊只吃700多种桉树叶中的50多种,并且这些树叶都有毒素,因此考拉在自然界本来没有竞争对手。但最近二十年来,全球变暖和高速公路成了考拉数量急剧下降的两大杀手。

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网站披露,该组织已将考拉列入因气候变暖造成的十大濒危动物名单中。据悉,全球气候变暖对澳洲桉树林的生长环境造成了严峻挑战。而考拉熊作为自然界最“挑食”的物种之一,失去了珍稀的桉树叶之后数量也随之大幅减少。

考拉熊被列入濒危名单 

而根据维基百科统计,每年大约有4000多只考拉会死于车祸。在英文媒体上,考拉被高速公路路过车辆撞死的新闻也不时见诸报端。

在每年春季考拉的发情期内,平时整天在树上睡觉的考拉会下地奔跑嚎叫,到处寻找交配对象。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高速公路不断通向以往人迹罕至的偏远森林地区。考拉在遍地奔跑,寻找对象时,常常会被飞驰而过的汽车撞死。

考拉攀爬卡车保险杠 

昆士兰大学研究者表示,“超速驾驶如今也成了考拉的一大杀手。”

另外野狗、澳洲老鹰、巨蜥等生物也对考拉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在塔罗森林从事考拉搜救保护工作的舒尔茨,向澳洲广播公司透露了一个具体的案例。从2003年起,工作人员将塔罗森林里的考拉编号确认身份,并且定期盘查考拉数量。5月18日,舒尔茨告诉澳洲广播公司,2017年刚刚结束的为期两个月的大搜寻里,他竟然没有发现任何一只考拉的踪影。

舒尔茨认为,“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再过不到十年的时间,我们可能就会稀里糊涂地看着考拉最终灭绝了。”

拯救考拉,竟然得靠TA

澳洲政府其实从很早之前就开始着手考拉的保护工作,但收效甚微,招致很多批评。

从1996年起,澳洲政府就颁布了考拉栖息地保护的“指导性政策”。但这一政策对各州层面的立法没有约束力,因此也被澳大利亚动保人士批为“无用的没牙老虎”。从2012年起,澳大利亚几任环保部长都曾公开呼吁过公众唤起考拉的保护意识,每年10月20日也被设立为全国“拯救考拉日”(Save the Koala Day),但这都依然不能阻挡考拉数量的大幅减少。

澳洲政府尝试过在考拉栖息地设立路牌提示司机,修建考拉过路的天桥等措施,但都以失败告终。

然而,最近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出现了一缕拯救考拉的最新曙光。这一次,人们要依靠“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来完成搜救任务。

根据5月18日ABC报道,布里斯班两只嗅觉灵敏的搜救犬Taz和Nutmeg最近出色地担负起了保护考拉的任务。

考拉搜救犬Taz和Nutmeg

搜救犬训练师奥莉薇拉表示,“考拉每天会制造大约10到150堆排泄物,这里面包含的生物DNA信息足以让我们辨认考拉的身份和踪迹,确认考拉群体的生存安全状况。”

这两只搜救犬在最近一项为期23天的搜救任务中,覆盖了大约330公里的距离,在这片森林中灵敏地找到了大量考拉存在的踪迹。

奥莉薇拉认为,这种类型的搜救犬会在今后保护拯救考拉的工作中“担负起极其关键的任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0
第一点:熊猫的稀少性注定了它的身价的非同凡响。而猪的种群数量之多无法让更广大的人们宝贝它。第二点:熊猫稀少但没到种群随时灭绝的地步,将其定位为国宝一来它的高贵性不会掉了国宝这个词的面子,二来不会因为种群灭绝而使国宝这个词出现空缺,更有利于稳定。第三点:熊猫全身只有黑白两色,做为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宝能够体现中国阴阳二极的传统思想,作为种群特征是其它种族所不具备的。(变异品种不能代表种族特征)第四点:熊猫真的比猪好看啊!
第2个回答  2019-06-05
第一点:熊猫的稀少性注定了它的身价的非同凡响。而猪的种群数量之多无法让更广大的人们宝贝它。第二点:熊猫稀少但没到种群随时灭绝的地步,将其定位为国宝一来它的高贵性不会掉了国宝这个词的面子,二来不会因为种群灭绝而使国宝这个词出现空缺,更有利于稳定。第三点:熊猫全身只有黑白两色,做为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宝能够体现中国阴阳二极的传统思想,作为种群特征是其它种族所不具备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