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清书法的成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一、概述
明清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朱明王朝为安抚天下、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网罗文人,特设“中书舍人”,一些文士因善书而成为朝廷所用的书法家。明朝历代帝王重视书法,朝野尊崇法帖,因而帖学盛行,成为元代书风的延续。明代书法家在继承传统上有所不足,意欲创新又无法摆脱赵孟烦书风的笼罩。“台阁体”的流行和冲击,使得明初书坛较为沉闷,直到明朝中叶前后的成化、弘治时期,台阁书治已渐渐走向穷途末路,变得毫无生命力;书法家们也认识到台阁体的危害,转而师法晋唐,以畅情适意、抒发个人情感为目的的书风逐渐成为明朝中后期的主流,书坛重现了几许亮色。清代嘉庆、道光以前乃沿袭元明风规,书坛为帖学所垄断,主要以靠帖学起家的董、赵为宗法对象,疏淡之气、丰圆之风先后一统书坛。这与康、雍、乾三位帝王的个人书法偏好紧密关联。出于清代科举的要求和仕途晋级的需要,“黑大方光”的“馆阁体”泛滥成灾,从而失去了应有的艺术生命。在影响了书法艺术发展的同时,客观上也开阔了书法家、学者们的视野,改变了他们的审美观念,碑学被推到了历史舞台的前沿。嘉庆、道光以后由于碑学的兴起,一方面导致了篆隶的再度复兴,另一方面导致千百年来以二王为主的帖学系统统治地位的丧失。碑学的兴起,几可替代帖学,使审美风尚由风流蕴藉、典雅中和转向了粗犷豪放,雄强质朴。使清代书法在篆、隶、北碑书体上超然不群,终而成就了一代书风。由于文人的主动介人,使明清篆刻再度复兴。自明代中叶文彭发现青田石,为文人直接进行“刻印”找到了最好的物质材料后,篆刻被文人提到了与诗、书、画同等地位,篆刻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艺术,佳作如云,流派纷呈。
二、明代书家
1.明代初期“三宋二沈”
宋克(1327—1387)字仲温,吴(今江苏苏州)人。学书用工颇勤,楷书源出魏晋,克肖前贤,深得钟、王之法,笔精墨妙,风姿卓然。章草方面尤其有建树,将章草、今草、狂草一炉共冶,独具风神。其传世墨迹《急就章》流宕奇特,堪称力作。宋克之弟宋琏(字仲珩)、宋广(字昌裔)均以草书知名。沈度(字民则)和沈粲(字民望)两兄弟号称“大小学士”、“云问(今上海市松江县)--沈”。沈度被明成祖朱棣称为“我朝王羲之”,书法婉丽飘逸,雍容矩度。有名书迹有楷书《敬斋箴》、行草书《镛翁大参巾占》和一些“台阁体”书法作品。沈粲擅长楷书,行笔圆熟,章法尤精。
2.明代中期的“吴中四名家”
明朝中期都城北移,可文化的中心仍在南方,而书法家以苏州籍的最多,形成了地域书风非常突出的“吴门书派”。“吴中四名家”是“吴门书派”中的卓著代表,包括祝允明、文征明、王宠、陈道复。祝允明(1406--1526)字希哲,号枝山。

文征明:滕王阁序因右手大拇指旁多长了一个小指,故自号枝指生。其书法所学广泛,传统功夫深厚,真、行、草诸体皆能,尤精草书,风骨烂漫,天真纵逸,有“明代草书第一人”之称。其代表作有缅赤壁鳓、髂神嬲和(溏人诗卷》等。文征明(147卜1559)初名壁,字征明,以字行,后改字征仲,号衡山居士。19岁时应乡试,因书法拙劣而置三等,故为雪耻而发愤学书。文征明诗文书画俱工。书法:[四体,小楷、行草尤佳。其行书笔法纯熟,姿媚挺拔,有“王版圣教”之称。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滕王阁序》《赤壁赋》、《石湖烟水诗卷》等。王宠(1494--1533)字履仁,后更字履吉,号雅宜山人。号称诗书画三绝,书法上精于小楷和行草。兼具祝允明的奇崛和文征明的和雅,笔法道逸,秀气天成。其楷书代表作有《半岩潘君七帙序并辞》,行草有《自书诗册》等。陈道复(1483--154471482--15397)初名淳,字道复,更字复甫,号白阳山人。他精于书画,书法五体俱工,书迹有《杜诗卷》、《草书诗》、《秋兴诗卷》等。
3.明晚书家
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号思白,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书法由唐入晋,工楷、行、草三体。笔致闲适淡雅,布局疏朗潇洒,书风典雅秀逸。书法风靡天下,从者甚众。传世名作有楷书绢鳓,行草《七言律师册》、《琵琶行诗卷》等。董其昌是明代书坛执牛耳者。
张瑞图: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汉族,晋江二十七都霞行乡人(今青阳镇莲屿下行)人。其行草书笔法独异,起笔势长而露锋,结构重横势,节奏强烈。作品主要有◇吐甫秋兴八首诗卷》、《李白独坐敬亭山诗轴》等
。黄道周(1585--1646)字幼平,号石斋,福建漳浦人。其书骨格苍凝,厉峭劲涩。倪元璐(1593--1644)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其书古劲奇绝,茂逸超迈。黄、倪二人同是为明捐躯的壮士,书因人重,其传世作品似有一股超然浩气(如图)。
王铎(1592—1653)字觉斯,号痴庵,松(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与黄、倪同年进士。书法上乃一卓然大家,有“神笔王铎”之王铎自书诗卷誉。但他因降清作贰臣,多被丑诋轻视。其书法人古出新,举重若轻,用笔收放自如,风神俊迈潇洒。传世作品既多且精,主要有《拟山园巾占》、《琅华馆帖》、舷月馆巾酚、《自书诗卷》等。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号朱衣道人等,山西阳曲人。他精于书画篆刻,一生拒不仕清。草书寓巧于拙,一任自然。其书法主张“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真率勿安排”,可以视为清代碑学的滥觞。

三、清代书家
1.不落窠臼、别具一格的金冬心和郑板桥在清代前期书坛为帖学所笼罩的情势之下,能不落俗套独辟蹊径者主要有“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和郑燮。金农(1678—1764)原名司农,字寿门,又字吉金,号冬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其书法以隶、楷为佳。所书自号“漆书”,用笔方扁如刷,用墨浓稠似漆,自成一格。郑燮(1693—1766)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其书法隶、楷、行、草四体相参,加入兰竹笔意,自谓“六分半书”。其书体结构时出新意,行款活泼自由,故有“乱石铺街体”的别称。
2.“刘、梁、王、翁”四家
刘墉(1719—1804)字崇和,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其书法浑厚雄劲,得钟太傅、颜鲁公精髓,书法初看圆润软滑,反复回味则骨格分明,内涵刚劲。四家中,他成就最高,康有为认为“石庵集帖学之成”。梁同书(1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浙江钱塘人。工小楷,亦善擘窠大字,其书出人苏、米,论其骨力则稍弱。
王文治(173卜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书法源出于米、董,用笔瘦劲,秀润天民(如图)。他与刘墉用墨相反,喜用淡墨,故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说。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宛平(今属北京市)人。其书法以浑厚胜人,为时人所重。
3.碑学期的书法名家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后以字行,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书法四体皆工,尤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邓石如为清代碑学巨擘,翁方纲、赵之谦称“国朝书以山人为第一”。其篆书能突破玉筋篆的旧规,掺以隶法,开创了清代篆书的新路,影响了众多的碑学书家。行草和楷书亦灵活挺拔,风貌独具。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默庵,福建汀州宁化人。书法以隶书为最,康有为认为其可与邓石如并提,为清代碑学的两个开山鼻祖。其书法端庄大方,宽博俊伟,有一种雍容华贵的风度。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媛叟,湖南道州人。书法尽占时名,曾有人评为清代第一。其书法能博采众长,笔法独具,精磨熟练,卓然成家向有云:“其分蒯皆,皆以篆法行之,如屈铁柱藤,惊雷坠石,真足以凌铄百代矣。”赵之谦(1829—1884)初字铁山,改字益甫,后字伪叔,浙江绍兴人,清代有名的书画家和篆刻家。书法上以二王和颜氏笔法写四体,糅以北魏书笔势,开创别调,影响甚广。

四、明清书法理论
明代书法理论直接继承赵孟烦书论。赵孟烦追求的“雅”,在明人丰坊、项穆的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项穆提出了“中和”的美学观。董其昌将“中和美”进一步推演为“平淡天真”,提出了“淡”为核心的美学观。较著名的书法理论著作有:陶宗仪的《书史会要》、张坤的《书法通释》、丰坊的《书诀》、杨慎的《清河书画舫》、项穆的《书法雅言》和董其昌的徊禅室随锄等。
清代的书法理论,同书法一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傅山的“四宁四毋”理论成为清代碑学源起的前导。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包世臣的纯舟双辑》。刘熙载的《书概》认为碑帖各有其长,碑帖应该互补,才能有益书法的发展。冯武的《书法正传》、蒋和的《书法正宗》、周星莲的妁临池管见》、冯班的《钝吟书要》、宋曹的《书法约言》和梁嵫的《评书『脚锈等都是较好的书法论著。五、艺术特色书家有评:“元明尚态”。元代书坛复古之风盛行,明代书坛的确有崇尚态的明显特征。明代早期的书法以帖学为本,台阁体的小楷,柔媚的行草,所尚的“态”是书法中尤不足取的媚俗之态。后期的书法意欲溯晋追宋,但大多未能摆脱赵书的束缚,只在笔墨问求逞一种妍腴之态,其中也有一些具有清秀俊美仪态的佳作。清代帖学期的书法承继元明书风,实不足以称道者。“碑学”大兴后,掀起了求新求变的热潮。书风一扫帖学卑弱之习,勃兴一股雄茂之风,气度高古,尤以势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