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都之战”宋辽双方都伤亡惨重,为何宋朝最后还是失败收场?

为何宋朝最后还是失败收场?

宋辽时期发生过多次大规模战争,在宋太宗的北伐之后,宋军元气大伤,并没有了进攻态势,随后转为防守。而到了宋真宗时期,也基本上没有让辽国站到了太多的便宜,双方就这样一直拉锯战,伤亡惨重,但最后宋朝仍以失败收场。这是因为当时辽军的指挥正确,宋军不够灵活,骑兵缺少,将领不服从指挥有关。

宋太宗北伐之时,因为辽军有耶律休哥,耶律斜珍,两员大将,虽然当时辽国略有败绩,但是最后凭借两位老将的优秀指挥,最终击败了宋军的部队,让辽军转危为安。后来,虽然作为两位老将相继去世,但是辽国还因为游萧挞凛这样的主将,其在战斗中发挥出色,并发现了宋俊的弱点,为王继忠所部,于是率众兵围攻王继忠,最后王继忠几乎全军覆没,宋军也因为此遭遇大败,辽国因为其重用汉人学习到了汉族的文化和制度,善于奇袭,于是他们出色的指挥水准,也为了他们胜利的筹码。

其实,宋军方面也有原因,因为当时他们在边境陈列了大量步军,并以阵型的方式迎接敌人不够灵活,虽然非常坚固,但是却缺乏机动性,而辽军是骑兵为主,机动性很强。于是,宋军就只有防守而缺乏进攻。聊均可以四季而动,宋军却非常笨拙,梁军打不过,还可以跑。宋军的大阵却无处可逃。

更为致命的是高阳关的主帅,不服从指挥。主将王超调动不了他的部队,这本来就让已经捉襟见肘的王超更加疲于应付,他只有六万部队去迎战辽国的十余万军队,他又没有多大的本事,于是便陷入苦战。因为兵力消耗过快,宋军的胜算也越来越低了。

多种因素的制约,辽宋战争在白热化之后,仍然失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0
因为当时得宋朝国内腐败,所以说就算是失败了当时得宦官和权臣就一直给皇帝进谗言,就更加得失败,所以说他们更惨。
第2个回答  2019-10-16
史家对望都之战大多诟病王超,曰其“临阵寡谋,拙于战斗”应该说这个评价还是中肯的,但望都之战把责任何原因简单的归结王超却是不严肃的!应该说王继忠被俘并不完全是王超不加援手之故,笔者以为不少人误解了战斗过程,认为是王继忠向前作战,王超逃跑,导致王继忠被俘!但事实并非如此,王继忠应该和王超同列一个大阵,并没有分开,不过是王继忠位列大阵东面,作为高级指挥官王继忠不可能向前远离大阵。宋军大阵也没被击溃,王超何必扔下王继忠逃跑!事实是王继忠因为宋军粮道被切断,所以带着少量轻骑兵前去救援和侦查,但匆忙之间突然遇上了辽军的重兵集团,辽史这样记载的:“宋遣继忠屯定之望都,以轻骑觇我军,遇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等,获之。 ”觇,窥也,也就是说在辽军眼里王继忠是在进行侦察活动,并非要战斗,带的也是轻骑兵。而王继忠被包围后选择了远离大阵方向的突围,这对于筋疲力尽的宋军是很难再派出大量军队救援的!
第3个回答  2019-10-16
主要是宋朝领导层已经怕了辽国。
第4个回答  2019-10-16
宋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买胜"行为,就是用钱来买辽军的退城,实际上城已经被辽军掠夺完毕,然后宋军用钱财去买辽退军,这样辽军又得了财货,宋军又得了假胜,辽军实际得了发展,宋军实际被削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