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执行存在的障碍有哪些

如题所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

目前,大多数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不少大学生觉得计划不如变化快,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和内容,也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不了解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技巧和方法。于是,大部分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根据自己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做出判断,缺乏对自己 的正确定位和就业环境的分析,没有长远合理的目标规划。 (二)自我认知不够科学客观 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步骤,也是决定职业生涯选择的重要因素,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在科学的自我认知基础上进行的。自我认知是对个体本身的一些特质进行的客观探索,即发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为进行职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自我认知主要从兴趣、需要、价值观、能力、气质和性格几个方面人手。不少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比较片面,缺乏综合性,多数学生在就业时没有关注到自己的性格适合哪一职业,只关注能否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在上大学选专业时也没有考虑到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基本上考虑哪个专业比较热门且容易就业。在自我认知的方法上主要从主观的角度或者是朋友、同学的评价中获得反馈信息认识自己,缺乏具体量化的评价,很少人掌握并使用标准化的职业测评工具认识自我。 (三)职业社会认知比较模糊 职业社会也就是职业世界,是一个人实现其生涯理想的外部平台。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要对现代职业社会有所认识,了解职业社会的

一般内容、社会用人单位的范围、三大产业的职业状况;了解社会需求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大学毕业生市场化配置的就业体制;了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总体就业状况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大学生进入职业社会的主要途径;掌握职业环境评估、职业信息的获取和 职业信息评估的方法等。然而,很多大学生由于知识技能储备、社会生活经验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对职业社会缺乏清晰的认识,从而导致职业定位模糊,发展方向迷茫。 (四)职业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能够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决策的有效性,在当前市场经济大背景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判断标准出现了明显的现实主义,并带有较多经济利益倾向。很多大学生忽视了职业的理想价值,把对前途和事业的长远追求转化为对经济收入、福利待遇的具体要求。在沈阳农业大学进行的“大学生职业设计和职业选择”的问卷调查中,在“你理想中的职业的相关因素”选项 中,收入占41% ,职务占41% ,权利占7.7% ,声望占13.3% ,就业地区占37% ,发展阶段占40% ,其他占4% 。由此可见,经济因素成为很多大学生毕业生择业的首要影响因素。 (五)规划缺乏可行性。执行力度不足 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使一个人走向成功,华而不实的规划可能使一个人误入歧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