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篷是干什么的

如题所述

披用的外衣。用以防风御寒。短者曾称帔,长者又称斗篷。

斗篷,是清代的产物。明代的“斗篷”是指笠帽,清代到民国才是指无袖的外套,而斗篷在民国也叫氅,但氅衣在明代则是指有袖的类披风的衣服。清代的斗篷绝对是无连帽的,穿戴时可以搭配风兜(由明制的幅巾演化而来)。


扩展资料

斗篷式大衣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国家,罗马天主教徒们所穿着上装,之后也成为了部分国家的制服之一。

1917年5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护士衣着制服斗篷,头戴宽边帽子抵达伦敦。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追赶时髦的女性所穿着的斗篷式大衣,厚重且保暖。

上世纪60年代初Yves Saint Laurent 钟情于斗篷这种服装款式,当时很多超模都穿着Yves Saint Laurent设计的斗篷,将年轻俏丽的身影永远定格。

随着女性们对时装造型的不断追求和摸索,斗篷大衣也逐渐成为了大衣样式中特立独行的一条分支。在时尚的历次轮回中,斗篷那带着魔力般的灵气和魅力,至今依然让人爱不释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斗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1

斗篷是有帽子的披风。又名“莲蓬衣”、“一口钟”、“一裹圆”。用以防风御寒。短者曾称帔,长者又称斗篷。其通常无袖,有袖外披一般为明制大袖褙子(也做披风解)。

据传是从蓑衣演变而来,最初用棕麻编成,以御雨雪,名谓“斗袯”。到明清时,才多用丝织物制作,并不限于雨雪天使用,当时叫做大衣,是一种御寒的服饰,有长式和短式,有高领和低领。

凡冬天外出,不论男女官庶,都喜披裹斗篷,但有个规矩,不能穿着这种服饰行礼,不然被视为不敬。清代中叶以后,妇女穿着斗篷很普遍,制作日益精巧,一般都用鲜艳的绸缎制作,上绣花纹,讲究的在里面衬以皮毛。

距今约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已有贯头衣、披单服等披风类服装。在5000年前的古埃及浮雕像中有着披风的人物形象。

披风长期流行于地中海地区,在11世纪前后盛行于欧洲。披风在中国清代主要用作上层社会妇女的礼服外衣,含高贵之意,并有一口钟、罗汉衣、篷篷衣等名称。

扩展资料

在舞台上大部分都在上路、出门的时候穿用,起一个外衣的作用。

斗篷有红、紫、蓝、绿、古铜、香、黑色等,明黄、杏黄为帝王专用色。扮演帝王时若无明黄斗篷,也可以红色代替。

《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所穿的彩绣明黄地凤戏牡丹女斗篷是梅兰芳先生专门设计的,与黄色古装衣及湖蓝鱼鳞甲融为一体,颇具匠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1

披用的外衣。用以防风御寒。短者曾称帔,长者又称斗篷。披风通常无袖。中国古代有虚设两袖的长披风。

斗篷,据传是从蓑衣演变而来,最初用棕麻编成,以御雨雪,名谓“斗袯”。到明清时,才多用丝织物制作,并不限于雨雪天使用,当时叫做大衣,是一种御寒的服饰。有长式和短式,有高领和低领。凡冬天外出,不论男女官庶,都喜披裹斗篷。

扩展资料

披肩和斗篷的区别

一、样式不同

1、披肩:披肩也叫云肩,大多数云肩用四个云纹组成,叫四合如意式,还有柳叶式、荷花式等等,上面都有吉祥命题,例如富贵牡丹、多福多寿、连年有鱼等等。

2、斗篷:立领,对襟,衣身长及踝。领部打襕收小,穿时以领部短带系结,领部以下散开无纽扣,故上部小下部大,形状如钟。

二、作用不同

1、披肩:保暖或装饰,明清的时候流行很多,大多都在婚庆喜宴等社交场合使用。

2、斗篷:用以防风御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斗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3-27
斗篷,读音为dǒu péng,披在肩上没有袖子的外衣,形如斗,故称斗篷。又名“莲蓬衣”、“一口钟”、“一裹圆”。用以防风御寒。短者曾称帔,长者又称斗篷。其通常无袖,有袖外披一般为明制大袖褙子(也做披风解)。
出处:
《红楼梦》第二一回:“﹝ 袭人 ﹞料他睡着,便起来拿了一领斗篷来替他盖上。”《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姑娘﹞因要下地小解,便披上斗篷,就睡鞋上套了双鞋下来。” 萧红 《马伯乐》第一部第一章:“走了不一会,他看见了一大堆 日本 警察披着黑色的斗篷从北向南来了。”
第4个回答  2016-12-25
斗篷是竹子做的,下雨天可以遮雨,农村还是有人在披斗篷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