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怎么计算的,几天是一伏

如题所述

三伏天出现在盛夏和酷暑之间,是一年中最高、最潮湿、最闷热的一天。所谓“三伏天”,是指农历的“三伏天”,也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可以这样理解:“跌”就是天气太热,与其动,不如跌。但三伏天被称为“伏”,因为也有许多寒冷的因素。三伏是中原一年中最热的30-40天。三伏是按照农历计算的,在阳历的七月中旬到八月上旬之间。
三天,一伏就是十天,按照天道的十天来算。所以三伏天分为三天,即夏至后的第三个干日,庚日,也就是初一的开始日。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第一天就是辛日。28天后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7月20日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后又是庚日,也就是七月二十九,进入了二伏;十天后,又是一个庚子日,果然是...
三伏天出现在盛夏和酷暑之间,是一年中最高、最潮湿、最闷热的一天。所谓“三伏天”,是指农历的“三伏天”,也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可以这样理解:“跌”就是天气太热,与其动,不如跌。但三伏天被称为“伏”,因为也有许多寒冷的因素。三伏是中原一年中最热的30-40天。三伏是按照农历计算的,在阳历的七月中旬到八月上旬之间。三天,一伏就是十天,按照天道的十天来算。所以三伏天分为三天,即夏至后的第三个干日,庚日,也就是初一的开始日。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第一天就是辛日。28天后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7月20日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后又是庚日,也就是七月二十九,进入了二伏;十天后,又是一个庚日,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八月九日,进入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个庚日,是第一伏(初一伏)的开始;十天后又是庚日,即七月二十五日,进入二伏(中伏);十天后,又是一个庚日,但还没到立秋。再过十天(今年中游还有二十天),又是一个庚日,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八月十四日,进入三伏。也就是说,每年三伏天以后都很热,尤其是初三的十天,最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5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9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且是...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9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个庚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初伏);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进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但是还没过立秋,再过十天(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热的。
展开
第2个回答  2020-09-19

你知道什么是暑伏,什么时候入伏,伏天多少天又是怎么定的吗?

第3个回答  2020-07-07

2020年哪天入伏?很多人只知道三伏天最热,但是却不知道三伏是如何推算出来的?看完视频你自己就会算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