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学意义和作用

如题所述


何谓国学:

“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太学馆”“玄学馆”相当。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这时的“国学”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

今“国学”之意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

学习国学的意义:


1、塑造和谐的生命。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和为贵的民族,我们的老祖先认为,一个完整的生命是和谐的,包括与自身、家庭、社会、自然、哲学等诸多方面的和谐,这样的和谐思想包含在各类经典作品里。孩子们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诵读,对于一个和谐生命的塑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

国学是一种经过时间沉淀而成的文化,经得起时间沉淀的,才是真正的经典。通过诵读,可以在孩子们的记忆里打下深厚的文化烙印。

3、培养写作能力。

20世纪的两场文化运动把传统文化打击得一败涂地,然而,现代的一些文化大家,不都是受过传统教育走出来的吗?孩子们读了文言文,再写白话文,便像学过美声的人唱通俗歌曲一样轻松。

4、培养演讲水平。

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就是诵读,古代的私塾,孩子们先把文章背诵得滚瓜烂熟,老先生再进行串讲。这样的诵读,对于培养一个人的口齿,有极为显著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7
学习国学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修身、养性、齐家、治天下)。

国学的作用

1、国学形成良好的习惯,“细节决定成败”,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知不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

2、国学可以开发智力。儿童读国学经典运动,就是提倡教十三岁以前的孩子读书、背书。读诵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很基本的一些书,甚至也可以包括一小部分佛家的书。

3、国学可以培养优秀品德,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着孩子们的素养。

4、国学可以和谐社会,国学可以启迪孩子的天性,亦作用于成人。国学,教给了人民群众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

5、学国学
弘扬国学,可以改良社会不良风气。
第2个回答  2022-12-19
国学是什么?很多人听起来感觉很熟悉,可要说起来反而一句话说不上来。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一切中国本土的学术文化都称之为国学,可以把“国学”理解成“中华传统文化”。国学指一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传统是要传承的,文化贯通古今,我们要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就必须保证它能源远流长的继承下来。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着世界上唯一一个经久不衰的文化文明,可随着现代化信息的飞速发展,人们接收到的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多,谁还记得我们的国学文化呢?这些互联网砸给你的信息真的是正确的吗?这需要我们的智慧去辨别,而国学就告诉我们,明辨是非即为智。
《资治通鉴 • 周纪》 有言: “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 暗莫甚焉。 ” 即不辨别事情的是非, 而只喜欢别人称赞自己, 世上的确 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人了。 此言启示我们面对他人的阿谀逢迎, 应 冷静判断, 明辨是非, 不为其悦耳之言所蛊惑和利用。 除了拒绝阿 谀奉承, 面对珍宝之诱惑、 案情之黑白、 为官之原则等, 也都需要 善于判断的明眸和执着于公正的准则。
国学的基本精神是:道、礼、和。道,是内在的根据;礼,是外在的规则;和,是理想的状态,三者互为因果!顺天性而行即为道,各行其道即为礼,各得其所即为和,最终归结为一个“中”字。中华文化是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弘扬中庸精神。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
第一, 因为国学是我们一切文化学术思想的根是我们最本源的东西,抛开国学,所有的一切其他的建树都将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
第二,
我们把国学当为“国家之本”是毫不为过的,而我们的国学经典,蕴涵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是人类最有价值、最高哲学思想的承载。
第三,
为了我们的后代更有礼貌,让我们现在的人更孝敬父母,这也是现今社会比较现实的道德意义,国学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的文化,学习不是表面的去学而是实际的去学习里面潜在的思想,潜在的意义。
第3个回答  2020-11-27
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国学经典的诵读不仅能培养中小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而且会感受到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2.
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国学经典对于帮助中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都有极大裨益...

3.
有利于拓宽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国学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领悟国学精粹,为今后一生铺垫正确的道德基础,厚积人文底蕴...
第4个回答  2020-11-27
呢吧吖5221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