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址

如题所述

千年历史文化遗址——柏山
梅铁山
柏山,又名双羊山,位处宣城市城南梅溪路以南一里许,现属鳌峰街道办事处九同碑村。据史料纪载,此山原有唐大将许绪之墓,后墓毁,仅剩墓前两只石羊长存,故得名。唐昭宗光化年间(公元898——901),梅远(诗人,宣城梅氏始祖)为宣城掾(属官),原居城东州学西街,后子孙移居此山。其五世孙,史称“以诗名家”,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的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即生于斯,葬于斯。时僧人澄展世受梅氏恩德,愿终生守护梅氏家祠会庆堂,并于山上广植翠柏,日久漫山遍野,郁郁苍苍,故后人名之为柏山(见梅氏宗谱附录“梅氏祠墓图景”)。. ?( m ]8 `+ ?0 a: v: t4 Q& F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宛陵先生。虽其“位不过五品”,但开创了一代诗风(见拙文《北宋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梅尧臣诗歌的平淡艺术》等),“名满天下”,受到宋代大家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王安石等人的高度崇敬,尤其是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称其为李杜之后的第一人。在他逝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他的评价仍然很高:“自皇祐至今逾二百年矣,天下所言诗人者必曰圣俞,国人之诵所尊敬者必曰宛陵先生”。因此,梅尧臣不仅是宣城梅氏的文化始祖,更是宣城本地历史文化的始祖与杰出代表。自梅尧臣之后,宣城人文蔚起,涌现了诸如梅氏、贡氏、沈氏、吴氏、施氏等众多文化世家,形成了以梅氏子弟为主体,长达数百年,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宣城诗派、宣城画派和宣城数学派,出现了享有世界盛誉的梅文鼎、梅清、梅膺祚、梅光迪等科学文化大师。清代雍正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这样评价说:“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宣之旧族首梅氏,匪特仕科名甲于遐迩,而文章经济理学名儒,自有宋以来,彬彬郁郁绵亘辉映。”可以说,千年梅氏文化的变迁,演绎了宣城本土历史文化的兴衰。8 B+ c. U: s0 [; j- N+ v
北宋以后,千百年来,尽管历经战乱兵燹,改朝换代,但柏山始终是作为宣城文化的圣地,犹如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妥善地得到保护。每当战乱平息,宣城地方官吏,出于对文化的敬畏与尊重,为了教化人民,都要对这里的文化景观,如双归山、都官墓、会庆堂、宝章阁、景梅亭等进行修缮,举办祭奠活动(见梅氏宗谱附录“历代郡侯修建会庆堂、景梅亭姓氏”);对于侵占这里的产业,以及损毁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行为严加饬查,并以法律的形式于以维护(见梅氏宗谱附录“宗族产业历代案卷”)。这里地处城郊,梅溪环绕,草木葱茏,山川秀美,又文脉厚重,是“宣城梅花遍地开”的梅氏文化发祥地,自古以来宣城的文人雅士,平民百姓也都喜欢来这里游玩踏青,凭吊先贤,接受文化浸染。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一切被炸毁。现存梅氏宗谱附录“赠言”中,所记载的堂记、碑记、亭记及众多的诗词歌赋就是一部以柏山为载体的极其珍贵的宣城古代文化长卷。* J) w5 f G* e# G! k# E2 P3 k
宣城近代经济、文化遭受的最大的一次破坏,是清末的“咸丰之乱”。由于宣城地处南京(太平天国建都于此)外围,战略位置重要,太平军与清军在这里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拉锯战,连年的战乱、瘟疫使本地“士民存者不足百分之一”,屋宇倾颓,田地荒芜。宣城境内的梅氏家族,除了城西四十公里青弋江两岸的一支外(章务望,梅禹臣后裔),余皆死于战乱或迁徙。当时居住在柏山祖居地的梅氏后裔(墨荘望,梅辅臣后裔),迁徙时将存放于宗祠的九具先人灵柩,一字摆开安葬在山腰的一道土埂上,因为坟墓与墓碑形态一致,后移居宣城的居民,就称此地为九同碑(字迹尚清晰的碑体,现作为石桥横搭在已成为污水沟的梅溪上。)% U7 K7 P) t! l) A4 B; e/ M
经过这次战争,古宣城已面目全非,。居民基本上都是战乱后,从河南、湖北等各地迁徙过来的,传统的宣城历史文化也因此而失传,以至湮没了。柏山,这块宣城人民千年的古文化圣地,也再末能恢复昔日的风采。现在这处已遍布民居的文化遗址上,除了还可以找到一些残碑断碣外,只有一只梅氏故居门前历经千年历史风雨的石犼,孤零地蜷伏在山岗上,面对着喧嚣的市区,看着咄咄逼近的商业开发,忧虑着自己的命运,是那样的凄惶与无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